天天看點

關停年化利率最高産品,中郵消費金融還好嗎?

作者: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呂棟 編輯/周遠方】

前4個月淨利潤超去年全年、關停貸款年化利率最高的産品、遭大股東清倉轉讓股份、連續被使用者投訴暴力催收,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中郵消金)近期屢次成為市場的關注點。

事實上,遭使用者投訴也是消費金融行業的普遍現象。除中郵消金外,中銀消金、興業消金、北銀消金、湖北消金等公司,也曾被大量使用者投訴利息過高、暴力催收、不放款等違規行為。

目前,有關消費金融行業的監管政策正持續收緊。今年2月,央行曾明确強調,要堅持擴大内需,激發國内消費潛力,但不依靠發展消費金融來擴大内需;要堅持金融創新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關停高利率“郵你花”

财務資料顯示,過去3年,中郵消金的業績增速呈快速放緩趨勢。

2018-2020年,中郵消金淨利潤增幅分别為199%、71.92%及15.17%,營收增幅分别為228%、78.23%和30.5%,總資産增幅分别為75.42%、29.5%和10.9%。

進入2021年,中郵消金淨利潤增速出現大幅改善。具體來看,2021年1-4月,中郵消金實作營收16.33億元,淨利潤為5.72億元;而2020年全年,中郵消金營收48.63億元,淨利潤為4.02億元。

對比資料不難發現,中郵消金2021年前4個月淨利潤已經超過2020年全年淨利潤。

截至2021年4月,中郵消金總資産為332.70億元,淨資産為42.88億元;2020年全年,中郵消金總資産為340.05億元,淨資産為38.36億元。

有行業觀點認為,去年新冠疫情對消費金融行業影響較大,消費金融機構逾期率都有所上升,侵蝕了部分淨利潤。随着今年來疫情好轉,一季度消費需求旺盛,消費金融機構也開始加大放款力度。是以,消費金融公司業務有所好轉。

關停年化利率最高産品,中郵消費金融還好嗎?

中郵消金财務資料

業務結構上,中郵消金主要有“郵你貸”、“郵你購”、“郵你花”三大産品體系。

其中,“郵你貸”為無抵押信貸産品,包含循環貸、極速貸、業主貸、加郵貸等産品;“郵你購”為分期商城;“郵你花”為場景消費類貸款産品。

令人意外的是,在業績猛增的背景下,中郵消金卻選擇關停貸款年化利率最高的産品——“郵你花”。

根據中郵消金官網披露的《自營貸款業務定價及收費項目公告(2021年版)》,“郵你貸”循環額度類産品年化利率為10.8%~23.76%(按照單利方式計算,下同),非循環(一次性)額度類産品年化利率為14.04%~23.76%;“郵你購”貸款年化利率為14.04%~25.36%;“郵你花”貸款年化利率最高,為14.4%~32.4%,該産品已于2021年3月8日關停。

關停年化利率最高産品,中郵消費金融還好嗎?

中郵消金官網截圖

這背後與消費金融的監管政策持續收緊不無關系。

2021年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釋出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首次明确定調,要堅持擴大内需這個戰略基點,激發國内消費潛力,但不依靠發展消費金融來擴大内需;要堅持金融創新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2月20日,中國銀保監會釋出《關于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業務的通知》,明确将數十家信托公司及消費金融公司納入監管新規之下。從内容來看,《通知》主要包括嚴禁風控外包,在出資比例、集中度和限額管理方面明确三大量化名額以及限制異地經營等。

2月26日,中國銀保監會釋出《銀行保險機構恢複和處置計劃實施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要求銀行、保險、信托、AMC、消費金融、理财子公司等金融機構,制定恢複計劃、處置計劃,以備重大風險事件發生時,有預定好的方案,促使機構恢複持續經營能力。

雖然監管呈趨緊态勢,但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數量也在增加。2020年,重慶小米消費金融、北京陽光消費金融、重慶螞蟻消費金融、蘇銀凱基消費金融、唯品富邦消費金融等5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籌建。

即便是沒有直接獲批成立消費金融公司的網際網路巨頭,也在借道入場。例如,度小滿2019年入股哈銀消費金融,持股比例30%;玖富數科于2020年5月獲批入股湖北消費金融,持股比例24.47%。

2020年12月,中銀消金首席營運官章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如果說“嚴監管、規範化”是2020年消金行業的主旋律,展望未來,消費金融牌照的審批将成常态化,全面監管體制下,行業穩步發展可期,有望迎來合規有序的發展新時代。

遭大股東清倉轉讓

雖然高管認為未來行業未來可期,但大股東卻沒用行動表達支援。

和平相處5年多,海印股份最終還是選擇與中郵消金分道揚镳。

6月15日,海印股份公告披露,拟通過公開挂牌方式轉讓所持有的中郵消金1.1667%股權,本次股權轉讓的挂牌價格不低于股權對應的經審計淨資産,按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郵消金經審計淨資産38.36億元計算,轉讓價格為不低于4475.46萬元。

本次挂牌交易完成後,海印股份将不再持有中郵消金股權。

關停年化利率最高産品,中郵消費金融還好嗎?

海印股份公告截圖

中郵消金全稱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經中國銀保監會準許成立于2015年11月,總部設在廣州,是一家為個人提供消費金融服務的全國性金融機構。

成立之初,中郵消金注冊資本為10億元,郵儲銀行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61.5%;星展銀行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2%;其他股東渤海信托、拉卡拉、廣百股份、海印股份、三正集團,持股比例分别為11%、5%、3.5%、3.5%和3.5%。

作為中郵消金發起股東之一,海印股份曾對中郵消金寄予厚望。

海印股份曾表示,發起設立中郵消金加快了該公司建構以服務商娛為核心的金服平台—“海印金服”的步伐,同時還拓寬該公司業務範圍,推動了多元化戰略的發展和實施,提升該公司的盈利能力。

除此之外,海印股份認為,借助“中郵消費金融”平台,可以與郵儲銀行等衆多知名優質企業形成異業聯盟,實作資源互補,提升該公司的品牌形象。

關停年化利率最高産品,中郵消費金融還好嗎?

然而,2018年,中郵消金注冊資本增至30億元,海印股份并沒有參與增資,持股比例降至1.167%,另外渤海信托和拉卡拉也沒有參與增資,持股比例出現下降。

中郵消金增資完成後,郵儲銀行持股70.5%,星展銀行持股15%,廣東三正集團持股4.5%,渤海國際信托持股3.666%,廣百股份持股3.5%,拉卡拉持股1.667%。

關停年化利率最高産品,中郵消費金融還好嗎?

中郵消金股權結構 海印股份公告截圖

以當初入股時投入的3500萬元資金計算,海印股份此次轉讓中郵消金股權獲利将不少于975.5萬元。

持股5年多,海印股份選擇此時清倉,可能主要有兩方面考慮:

首先是自身業績問題。

官網介紹稱,海印股份創立于1991年,于2008年在深交所整體上市,是廣州市為數不多的民營控股商業類上市公司,是中國500強民營企業,廣東省、廣州市百強民營企業;2015年,該公司啟動“商業+金融”的雙輪驅動戰略,建構“商業營運+金融服務”的發展格局。

最近幾年,海印股份營收、淨利潤整體均呈現下降趨勢。

2020年,海印股份實作營收13.02億元,同比下降46.56%,降幅較上年同期擴大;實作歸母淨利潤3187.86萬元,同比下降77.13%;每股收益為0.02元。

進入2021年,海印股份業績頹勢仍未扭轉。2021年一季度,該公司實作營收2.61億元,同比下滑8.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09.76萬元,同比下滑45.18%。

觀察者網還注意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海印股份賬上貨币資金為3.07億元,相比2020年末下滑4%,而其短期借款達到3.47億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達到16.1億元。

談到此次轉讓中郵消金股權的目的,海印股份在公告中表示,該交易有利于該公司盤活存量資源,優化該公司資産結構,集中優勢發展主業。

關停年化利率最高産品,中郵消費金融還好嗎?

海印股份最近5年業績資料

但市場上有觀點認為,除自身業務需要外,海印股份轉讓股權或許還與消金行業的前景有關。

有業内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政策的不斷加碼和完善,消費金融已經告别快速擴張階段,業績增速已然放緩。對于一些想要靠入股持牌消金公司短期獲利的企業來講,這張牌照價值并沒有那麼大了。再加上消金平台增多,競争更加激烈,消金平台的利潤也不可避免受到一定影響。

中郵消金方面則就此回應稱,海印股份轉讓為股東方戰略調整展開的正常商業行為,該股東為财務投資者,出資金額為3500萬元,股權占比為1.167%,不會對該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産生影響。

司法裁判文書近3萬

近兩年,消費金融逾期形勢嚴峻,中郵、中銀、興業、北銀、湖北消金等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起訴借款人的司法案件數量驟增,大量裁判文書背後是持牌消金公司積壓已久的壞賬。

企查查顯示,目前持牌消金公司涉及的司法案件超過90%以上屬于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其中,中郵消金的司法催收較為典型。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以“中郵消金”為關鍵詞進行搜尋,顯示27494篇文書。其中,2020年裁判文書高達17647篇,大多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多家媒體報道,中郵消金将司法催收作為主要催收方式,一旦借款人逾期,就将逾期借款人批量告上法庭。如果借款人逾期不履行法院判決後,法院可對借款人采取罰款、拘留、限制高消費、納入失信被執行人等信用懲戒手段。

在罰息方面,“郵你貸”、“郵你購”、“郵你花”三款産品的罰息利率均為借款利率的1.5倍。

不過,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期披露的多則裁判文書顯示,法院認為中郵消費金融與借款人雙方約定的罰息利率過高,酌定按最後本息全部還清時止的本金和利息合計金額的5%計算。

關停年化利率最高産品,中郵消費金融還好嗎?

中國裁判文書網截圖

在一些網絡投訴平台上,有關中郵消金的投訴也不在少數。

6月23日,有使用者投訴中郵消金稱:本人、妻子及家人均遭到自稱中郵消費金融客服的持續騷擾,強硬要求當天歸還,當天如未歸還,威脅将聯系家人、同僚(所謂承擔的後續影響);當天下午,在未得到當事人授權,且能聯系到當事人的情況下,聯系家裡老人,并不停的進行騷擾,直至還款。中郵消費金融的惡意舉動,嚴重影響本人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關停年化利率最高産品,中郵消費金融還好嗎?

黑貓投訴平台截圖

據另一借款人描述,其2020年1月在中郵消金借款30000元資金周轉,目前已還款15期25836元,如需提前還款還要還13958元。目前應該還款第16期,由于資金周轉不過來逾期4天,中郵消金電話騷擾家人,暴力催收,目前為止核算中郵消金借款利率已經超過32.5%。

關停年化利率最高産品,中郵消費金融還好嗎?

在另一投訴平台上,有使用者投訴稱: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4月28日,在逾期20265元,實際逾期本金16914元的情況下,10天的罰息竟然高達201元,年化利率居然高達43.4%,赤裸裸的高利貸。

關停年化利率最高産品,中郵消費金融還好嗎?

易投訴平台截圖

而關于中郵消金非法洩露個人隐私、盜取資訊的投訴也時有發生。

例如,某位客戶表示,其沒有在中郵消金貸過款,但查個人征信報告的時候,發現征信報告顯示,2020年11月8日中郵消金有限公司向其發放17549元其他個人消費貸款,到2022年4月8日到期,截至現在餘額10907。其從未在平台填寫過個人資訊,也沒有收到哪張銀行卡有過金額到賬資訊,現在卻直接上了征信,希望平台盡快出面處理,否則會向更進階别部門進行投訴。

關停年化利率最高産品,中郵消費金融還好嗎?

遭到使用者投訴的還有中銀消金。有使用者投訴稱,在中銀消費金融中借款1000元,年利率高達35.77%,這已經遠超中銀消費金融在官網中披露的年化利率;還有使用者在網上訴苦,年化利率從一開始的8.5%,等手續辦理完後年化利率變成了17.117%。

除了高利率的投訴,在黑貓投訴中還有大量關于中銀消金惡意催收、高利息率的投訴資訊。有借款人投訴稱,在結算期間,其家人收到中銀消費金融的惡意催收,并诋毀捏造事實以微信電話等方式進行騷擾,威脅恐吓不予以協商解決。

關停年化利率最高産品,中郵消費金融還好嗎?

在消金公司和使用者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持續增加的背景下,中國銀保監會6月7日發通知稱,決定組織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内控合規管理建設年”活動。

其中提到,要緊盯涉衆型金融産品的設計開發、定價管理、協定制定等環節,加強産品評估及合規審查,強化關鍵資訊披露,防止以金融創新為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要強化消費者資訊安全保護,建立健全客戶投訴處理機制,促進争端解決,對投訴量大、風險突出的機構和業務推進投訴溯源整改,将消保工作從後端投訴處理逐漸擴充至經營全流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