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聲音到現在,很明顯的感到她在進步,唱功越來越誇張,爆裂舞台上的單依純瘋狂轉音,轉得其它歌手都目瞪口呆,有人說唱功甚至能媲美袁娅維,是中國好聲音繼袁娅維之後,又一個唱功魔王誕生了.....

袁娅維是單依純很欣賞的歌手,是她的偶像之一,我一直認為袁娅維是一個技術性的歌手,唱歌時候的轉音,氣泡音,怒音,滾喉音,海豚音等歐美靈魂樂裡的各種技巧在她一首歌裡面層出不窮,一波接一波,一浪接一浪,一首歌裡的花式技巧多到令人發指,而且每一種技巧品質都極高,在中國之星上其中一首歌表現出來的高難度和水準,劉歡都看傻了。
花式技巧和超高海豚音技巧連林憶蓮都說:“我見過的當代所有歌手當中,袁娅維唱功最強。”
而且,袁娅維她不是隻會排山倒海,花裡胡哨,震撼人心,她也能将情歌的絲絲入扣演繹到細膩到一個令人汗毛直立的一個驚人的地步,她最強的就是靈魂樂式苦情歌...她的苦情歌,仿佛每一個字都帶有絲綢般的柔滑和柔美,是一種說不出的靈魂樂,功力深厚。
細膩也是袁娅維最擅長的東西,劉歡相容袁娅維的唱歌絲滑如水,細膩如棉,絲絲入扣,風情萬種。
袁娅維是單依純崇拜的偶像,對單依純的影響很大,這點單依純在填詞和為歌兩節目中都講過,這點毋庸置疑,單依純私底下也對她進行學習。
我們也知道單依純以前唱歌的時候很少使用太多技巧的,依靠的是對歌曲的了解和情感的共鳴進行表演的,實際上不唱什麼準音,她本來不唱這種專業玩技巧的歌曲的,中國歌手唱歌一般技巧都很少的,不玩這種花式唱法。
她曾跟袁娅維學習過這些技巧的運用,當時她一度學得很委屈,唱不出這個效果,袁娅維連續教了好幾次,她才慢慢掌握方法,也從袁娅維在R&B學到了很多。
但是單依純現在呈現出來的對唱歌的了解和技巧的實際應用和袁娅維還是有很明顯的差別,并不是一種簡單的模仿和複制,可以對比單依純唱的旅行中忘記和袁娅維現場唱的差別,還是比較直覺的。
從單依純現在演唱的歌曲我們可以看出,她正在努力探索的方向是抒情與R&B/Soul融合,也能看出她試圖将衆多歌手、前輩的優秀的東西,吸收後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的歌手,意圖讓歌好聽,讓我們普通觀衆聽歌更有律動、更能入耳、更能入心,但是身上依然有着濃重的袁娅維風格。
這就不難了解為什麼有人抱怨她跟袁娅維學技巧,然後唱歌也越來越袁娅維,炫技也越來越明顯,認為她跟袁娅維學了以後,,唱歌炫技越來越明顯,感情到時越來越少。
其實兩人的風格走向不一樣,袁娅維更黑人化,技巧更娴熟。轉音是袁娅維R&B的特點,聽袁娅維的R&B歌,轉音很多,你會覺得是在炫技,會有點膩。
單依純的轉音有自己特點,結合了大量流行唱法,,她已經走出了自己的路,在芭樂歌曲中加入律動,在soul風格中加入芭樂的煽情。
用袁娅維來為單依純設限,對單依純是不公平的,好像無論怎麼唱都是象與不象袁娅維的問題。而不是從歌曲本身來聊,這種風格不叫袁娅維風格。
但是單依純這樣的轉變真的好嗎?真的适合自己嗎,好聲音裡單以純的幾首歌技巧不強,感情豐富,共鳴很強,簡直就是原唱的克星,唱一首紅一首,那個時候單依純唱歌的特點是情感特别飽滿,而将技巧隐藏在情感之中。像是一顆包了糖衣的藥一樣,讓病人樂意服用。
而如今她幾乎唱的所有歌曲都給我一種憋着沒釋放出來的感覺,這跟她的唱法和自身條件不夠有關。我們都知道單依純的低中音是她的舒适區,也是自己最能掌控的,壓着嗓子唱,給人一種渾厚的感覺,就像播音主持也會用壓嗓播報,壓嗓出來的聲音和不壓嗓出來的聲音不一樣,聽單依純早期和李健同台唱歌時就聽的出來,那才是她的本嗓。
這或許就是跟着袁娅維學習後造成的她這種唱法,這種唱法有優點也有缺點,缺點就是給人感覺都是一個味,聲音沒放出來就總感覺憋得慌,袁娅維和她不一樣,袁娅維嗓子音質厚重,唱歌大氣蓬勃自帶宏厚音響。
單依純學這種她唱法個人認為有點毀嗓,另外她高音也上不去,聲音壓着放不出來,就導緻她歌曲演繹非常局限,是以感覺有的時候就都像唱苦情歌。
她這種唱法和音區是比較适合唱R&B、爵士的,但上限也很明顯,她隻能在比較低的音區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聲音,一到較高的音就轉假音且發啞,品質很差,在整首歌的聽感上就會斷層斷味,要想在這個領域出人頭地,袁娅維還真就是她的上限了。
用袁娅維來為單依純設限,對單依純确實是不公平的,但是這不是她擅長的領域,在這個領域,袁娅維确實是他的上限。
在最近的歌單中《破襯衫》還不錯,《别問很可怕》壓着嗓子,憋着唱不出來的感覺很明顯,聽原唱男聲的舒暢和真音感,确實是單依純這首歌沒有的和不足的地方。
李健告誡過她要保持特色,争取在她的擅長領域做到極緻。但是現在呢,她情歌還沒唱出名堂來就要走出來。
當然了有人說,單依純是在突破,要走出他的舒适圈,但是所謂的走出舒适圈,是要有舒适圈,她還沒有舒适圈,為什麼要走出來,在她的擅長領域做到極緻了嗎?
有人問單依純的導師李健,為什麼不唱饒舌搖滾之類的。
她的導師李健是這樣回答的:“能在音樂一個領域做到優秀已經是非常難了,不要成了挖井的人和丢西瓜的猴子,最後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