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茜:17歲令陳毅一見傾心,36歲驚豔外交圈,52歲遺憾離世

作者:悅悅侃曆史

“小箭含胎初出崗,似是欲綻蕊露黃。嬌顔高雅世難覓,萬紫千紅妒幽香。”這首将一個男子對他心愛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描寫得淋漓盡緻的詩,是中國革命的早期上司者之一、後來的十大元帥之一,曾任上海市市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的陳毅寫給他的夫妻張茜的情詩。那張茜,何許人也?她跟陳毅元帥之間又有着怎樣不為人知的愛情故事呢?

張茜:17歲令陳毅一見傾心,36歲驚豔外交圈,52歲遺憾離世

張茜,原名張掌珠,出生在中國武漢的一個普通家庭,但是和那個時代相比對的是中國大多數家庭的重男輕女思想,她本來也會跟無數湮滅在曆史塵埃裡的普通女性一樣,直接結婚生子,但是由于她的母親比較開明,送她上學了。張茜不隻是沒有辜負她母親的殷切期望,而且還做出了很多離經叛道的事情:她沒有規規矩矩地待在課堂裡之乎者也的,而是很早就走上了為國為民的道路,她頻繁的參加街頭的抗日活動,讓她的母親不禁為她的安全擔心。在幾次苦口婆心地勸說未果的情況下,張茜的父母将她關了起來。但是,張茜并沒有是以就認命,她趁人不注意,找了個機會,溜了出來,投奔了那支她朝思暮想的抗日隊伍新四軍。

由于張茜長得漂亮,又有文化,是新四軍隊伍中的“寶貝疙瘩”,組織上就沒有安排她到抗戰的第一線去,而是将她配置設定到新四軍的一個戰地服務團。這個服務團條件差了一些,但是對于張茜這些知識分子還是十分珍惜的,他們給她安排了一個表演的老師,專門教她表演。張茜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學習能力自然比一般人強得多,是以很快就成長成了一個能獨當一面的表演藝術家。從此以後,皖南抗日宣傳第一線上,人人都知道有一個叫做張茜的大美女。

張茜:17歲令陳毅一見傾心,36歲驚豔外交圈,52歲遺憾離世

張茜,不隻是是一個對國家民族有着高度使命感的女性,也是一個對未來有追求、有講究的女性,因而在對于人生的另一半的選擇問題上,她既沒有服從父母的安排,也不會輕易的接受别人的追求。但是凡事都有意外,都有打亂你所有計劃的意外。

那是在陳家祠的一場演出,張茜遇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的人,你們知道他是誰嗎?沒錯,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陳毅。這時候陳毅因為上司新四軍抗擊日軍的軍事成就已經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人,但是張茜和陳毅的愛情并沒有像偶像劇那樣進展得順利,陳毅在追求張茜的時候,還遭遇過不少“小小的挫折”。

張茜:17歲令陳毅一見傾心,36歲驚豔外交圈,52歲遺憾離世

陳毅在看過那次張茜的演出之後,對張茜一見傾心,久久都不能将她的影子從自己的腦海中揮去,後來他就去找戰地服務團團長朱克靖,想了解了解張茜的情況。朱克靖見到陳毅動了心思,主動想幫忙,想幫他介紹介紹,可是陳毅不願意以上司的姿态逼迫張茜就範,表示追姑娘的事情隻能親力親為,不能以權勢逼迫。而如果朱克靖非要做一點什麼的話,那就給他和張茜創造多一點接觸的機會。但是,朱克靖的确為陳毅跟張茜創造了接觸的機會,可是他又怕陳毅“好事多磨”,于是他就把陳毅對她有意思的事情直接告訴了張茜。張茜呢?不知道自己對陳毅的感情是崇拜還是其他的感情,一時間沒了主意,也就沒有給陳毅一個正面的回答,晾了我們的陳老總好長的一段時間。

張茜:17歲令陳毅一見傾心,36歲驚豔外交圈,52歲遺憾離世

陳毅

而天不怕地不怕的陳老總這時候也沒慌,因為他不僅知道抗日戰争将是一場持久戰,他在追求張茜的這條路上也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他沒有被挫折吓到,而是繼續向張茜發動愛情“猛攻”——不斷地給她寫信,但是我們的陳老總愛情的道路上注定是要“好事多磨”了。因為張茜因為不想别人說閑話,就找到團上司,希望團上司給她向陳毅轉個話,就說現在還很年輕,還沒有做好戀愛的打算,希望陳毅同志以後不要再來打擾她。事後,她将她拒絕陳毅的事情告訴了一位好友,該好友勸她再深思熟慮一下,于是她才肯跟陳毅好好聊了一次。

據說,那次他們一共聊了長達8個小時,陳毅跟她交代了自己的革命往事和私人感情生活,漸漸打動了張茜,張茜也變得不像以前那樣抗拒陳毅了。但是,如果沒有革命同志的幫忙,陳毅在追求張茜的路上估計還有一段彎路要走,特别是那次兩個人感情升華的“軍大衣事件”。有一次演出,需要用到軍大衣,而張茜他們暫時沒有,于是團上司就“無奈”叫她去陳毅那兒借,陳毅當然一口就答應了他的請求,将大衣給了她。等張茜整理大衣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軍大衣的一個口袋裡漏出來的紙條上寫了“贊春蘭”三個字。有人要問了,“春蘭”是何許人也呢。其實“春蘭”就是張茜的小名,是隻有跟張茜關系親密的人才稱呼她的。

隻見紙上寫到:小箭含胎初出崗,似是欲綻蕊露黃。嬌顔高雅世難覓,萬紫千紅妒幽香,也就是我們開頭的那一幕。陳毅同志的這一“失誤”徹底地打動了張茜的芳心,這首詩也成為了陳毅與張茜的定情之作。為了鞏固“革命勝利果實”,一代儒将陳毅并沒有就此停下他的“進攻”,不但又寫很多情詩如:春光照眼意如癡,愧我江南統銳師。豪情廿載今何在?輸與紅芳不自知,還給自己取了個文雅的筆名“绛夫”,讓張茜感動不已。

愛情追逐戰雖然好看,但是才子與佳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結局才更是人心所向,1940年春,辦過一個簡單的儀式之後,陳毅終于抱得佳人歸,與張茜結為連理,結束了他在愛情馬拉松上長跑的過程。婚後,由于陳毅要東征西戰,張茜跟陳毅是聚少離多,直到陳毅擔任上海市市長,張茜才得以與陳毅團聚,後來陳毅兼任外交部長,張茜因而又被人戲稱“中國第一外交夫人”。

張茜:17歲令陳毅一見傾心,36歲驚豔外交圈,52歲遺憾離世

說到這兒,我們不禁唏噓,因為說張茜是“第一外交夫人”的人大部分都是因為張茜是外交部長陳毅的夫人,可是她後來真的放棄了表演事業而搞起了外交事業,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正當張茜準備去北京圓自己年輕時候的話劇夢的時候,陳毅覺得她特别适合去搞外交,于是就建議她放棄話劇的夢想,專門搞外交。但是張茜還沒有想通,因而跟陳毅起了“沖突”,陳毅一時無法說服她,于是他走曲線救國路線,請來宋慶齡夫人來勸說她。可能是張茜終于想通了,也可能是女性之間的交流溝通要比男性有效,總之在跟宋慶齡夫人的一方交談之後,張茜終于答應了“改行”,從此為中國的對外交往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8年,陳毅作為外交部長第一次與各國大使會見,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會見前夕陳毅卻病倒了。無奈之下,他隻好請他的夫人張茜出山,代替他去會見各國大使。此時的張茜不僅在戰争年代洗禮下來的強大的心理素質,而且之前她為了準備外交而自學的英語、俄語等外語能力也幫了很大的忙。最終她落落大方的舉止、滿口流利的外語以及巾帼不讓須眉的姿态,都讓外賓眼睛一亮,新中國的國際形象得到了進一步的維護,張茜也正式走上了中國外交的舞台。

1958年7月,中國與高棉王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8月份,高棉首相西哈努克親王訪華,而接待他的正式我國戰火中的“神雕俠侶”陳毅與張茜夫婦。陳毅外長與夫人張茜的熱情款待讓西哈努克親王對中國印象極好,并向陳毅外長與夫人張茜發出邀請,邀請他們在送水節,即11月25日至27日期間通路高棉。陳毅外長愉快地接受了邀請,并承諾到時候将會由張茜全權代表中國通路高棉。

張茜:17歲令陳毅一見傾心,36歲驚豔外交圈,52歲遺憾離世

1958年11月23日,張茜率來自不同行業的11名傑出中國女性代表到高棉,展開了長達八天的國事通路。1961年5月,張茜還全程陪同陳毅參加了第二次日内瓦會議。這次會議期間,有一個小插曲,不但考驗張茜的外交智慧,也反應出了當時的外交走向。

那是發生在本次會議的一次酒會上的故事,當時正忙于跟各國代表夫人交談的張茜突然發現,美國代表團的哈裡曼夫人朝她走來,可是就當時的中美關系,中國代表團的任何人員都是被禁止跟美國代表接觸的,是以面對美國人的主動示好,張茜陷入了兩難:如果與其交流有違規定,但是要是不理不睬的話,又顯得很不禮貌。于是靈機一動,裝作聽不懂外語,趁着哈裡曼夫人找翻譯的時間,張茜轉移了話題,跟另一群代表的夫人聊起天來。這件事充分說明了張茜外交的敏感性,也展現了她沉穩、機智的性格。

張茜:17歲令陳毅一見傾心,36歲驚豔外交圈,52歲遺憾離世

1962年,印尼總統夫人哈蒂尼訪華,陳毅與張茜陪同其遊覽頤和園,張茜為哈蒂尼講解着其中的一景一物,赢得哈蒂尼的對華好感。可以說張茜對我國的外交事業,尤其是對東南亞國家的外交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而在陳毅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時候,張茜也一直堅定地支援着自己的夫妻,在陳毅因結腸癌去世以後,張茜也在明知自己也身患絕症的情況下日以繼日地工作,終于将她的夫妻也是她革命的伴侶陳毅的心血之作——各類型的文章整理成稿,完成了一部《陳毅詩詞選集》。而她自己由于積勞成疾,于1974年3月20日與世長逝,終年52歲。

縱觀他們二位的一生,我們不禁能感受到同甘共苦、生死與共的感人愛情,還能看到那個時代張茜作為“中國第一外交夫人”的所謂巾帼不讓須眉的才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