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作者:高能E蓓子

此文為【高能E蓓子】原創,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轉載請背景聯系,但歡迎你們轉發到朋友圈。

最近經常在外面跑活動,時不時翻出一些之前播過的節目來看。刷到之前的《我們的歌》,沒想到林子祥唱《那些年》,真的…第一句開口就給我整破防了。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鏡頭拉近的時候,你可以清晰看到他臉上脖子上的老人斑,還有他的助聽器,可一首年輕人唱的情歌啊,他竟然全唱下來了,還唱出了不一樣的故事感。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而很多網友還在讨論林子祥真唱,連有沒有耳返這樣的細節也拿來争執……我想說,這些東西,對一位前輩歌手來說,重要嗎?

曾幾何時,心中存有“信念感”,用心将最好的表演呈現給觀衆,是藝人應有的本分;但如今,藝人表演的“舞台”花樣越來越多,觀衆的要求卻越來越低,快低到塵埃裡去了。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他們的表演那麼碉堡,有的人卻在摳細節

看林子祥唱歌,我的表情就和楊千嬅一樣,眼淚都憋不住了……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你很難想象七十多歲的老牌歌手,能再學唱一首流行歌,詞全背下來了,唱的時候狀态特别松弛,還給歌加上不一樣的表達。

他改變了歌的速度,令“那些年”有了娓娓道來的故事感,感染了在場所有人……明明是個帶有競技性質的節目,其他人都甘願“敗”給林子祥。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而上一次林子祥征服所有歌手和觀衆的名場面,還是他在中秋大灣區的晚會上演唱,《敢愛敢做》那麼難唱的歌,林子祥居然可以用原key唱……

重點是,很多網友發現,他的耳朵上戴着的,似乎不是耳返,而是助聽器?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早在2003年,林子祥也說過,自己自從跌落舞台受傷,上台演唱就一定要戴助聽器,不戴的話音樂會不平衡,未必能唱到位。平時說話倒不用戴,因為另一隻耳朵能聽到。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而看他早年的演出,耳返這種東西基本是不存在的。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這成為許多網友心目中林子祥“封神”的象征。

隻是當有網友說他戴着助聽器唱歌時,另外一些“考究黨”也來發聲了。

有人覺得,林子祥耳朵上戴的東西有線,助聽器是無線的,是以他戴的應該還是個耳返;其他網友回敬:“誰會在聾的耳朵上戴耳返啊?”……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而同樣沒戴耳返,同一個晚會表演的大灣區哥哥們,卻慘遭網友質疑:他們沒戴耳返,是假唱麼?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後來大家看到他們的彩排花絮,才知道彩排的時候幾位都是不戴耳返在唱的,甚至彩排效果還比實際播出更好……

是以,看耳返鑒假唱可還行?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說起來,大灣區哥哥裡陳小春也是“無耳返達人”,平時在TVB的演出上就經常不戴耳返;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最碉堡的一次,是2003年的演唱會,因為第一趴的時候耳返被蹦沒了,暴脾氣的小春幹脆摘掉耳返,唱完了整場演唱會……

感受一下妖娆的小春在嘈雜的環境裡也能無耳返演出: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但論最能“抗幹擾”的神級現場,還是早年羅文和甄妮的《鐵血丹心》。

這個現場絕了,歌詞長度完全不同,兩人你唱你的,我唱我的,竟然誰都沒有被誰帶歪;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同樣沒有耳返,甄妮的轉音,羅文長長的麥距……每一樣都讓網友歎服,大家覺得,錄音師隻要把裝置帶到現場一錄,就是完美的cd了。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隻是彈幕區也同樣有網友因為“耳返”吵了起來,有網友指出,底下一排全是返送音響,雖然歌手沒戴耳返,但返送的效果是一樣的,沒有耳返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道理是沒錯。縱觀很多歌手,早年演唱都是不需要耳返的;

像徐小鳳一個人就可以撐起一台晚會,耳返這種東西可有可無;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搞樂隊的黃家駒,也不怎麼用耳返,後來黃貫中在演出上,也常常拿掉耳返;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對音樂要求挺高的張學友,很多演出還是會戴耳返的,但是2002年也貢獻了一個全程無耳返的演唱會,被奉為神級現場。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事實上,不戴耳返不是什麼稀奇事。有些場地比較小,有樂隊伴奏,可以不用耳返。像大灣區哥哥在《哥哥》裡用耳返,到大灣區晚會上不用,也是有樂隊伴奏的差別。

當然,專業的歌手隻要對歌曲足夠熟悉,就可以不用佩戴額外的裝置,而在現場演繹的過程中,也有更多可以“臨場創作”和發揮的空間。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隻是這樣就要求歌手有更好的音感和音準,需要對歌爛熟于心,對現場有更好的駕馭能力。

别的不說,總不能連哪裡起調都找不到吧……某節目玩過一次模拟KTV現場,讓大家背對着KTV螢幕盲唱,結果還真有幾位藝人起錯頭、搶拍、漏拍……

也正因為這樣,那些敢于不用耳返,還能唱得完全不車禍的歌手,才會被樂迷視為“神”。

但以往屬于“正常操作”的東西,如今卻被大家當作某種标準線。

标準的最底線,是從“你不戴耳返還能唱得好聽”來聽出是不是真神,難得開麥了,就值得粉絲一頓猛誇;

要是遇上那種唱跳掉了耳返,還能繼續表演的,那不得了了,熱搜安排彩虹屁狂吹一波,實力大旗扛起;

再有一些膚淺的,僅僅從“戴了耳返“就能鑒定是假唱,仿佛抓住一個假唱的,就中了什麼福爾摩斯大獎似的,歡天喜地到處宣告。

沒必要,真沒必要,每個歌手都有不同的演唱習慣,不同活動也有不同的表演需求。人家在台上用心唱歌,是給觀衆帶來情感共鳴,不是用來給你鑒定是不是假唱的。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還有人會單純地為“歌聲”買單嗎?

問題來了,既然耳返這種東西,本身其實沒那麼重要,那為什麼林子祥那樣的歌手唱歌的時候,許多人會為之感動,莫名有一種被戳中的感覺?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那是因為,在他身上,許多人看到了信念感,看到了可以叫做“藝德”的東西。

你說娛樂圈缺會唱歌的人嗎?不缺。但别說年輕一代唱不好歌,就是老歌手,這些年倒嗓的,唱功倒退的也不少。

而林子祥呢,不是到“七十歲還在唱歌”那麼簡單,在他身上,你可以看到專業素養,還有長期的自律。

節目錄影間隙,讓他吃個酸辣粉,他是不吃的;對于身形,他也是多年如一日地keep fit,是以穿了很多年的西裝他也能穿;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類似的還有林志炫,上節目開始就因為太強勢引發争議,但到後期很多人被他圈粉,是發現他的确對自己的專業有要求,日常也足夠自律。除了專業之外,對其他事情他也沒有那麼強勢~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但是現在,像這樣的歌手,可以說是“買少見少”。

如今沒有林子祥這樣的人,根本上是因為時代在不斷消解着歌手的專業性。

總有人說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過去了,正如“音像店”這個名詞消失在時間潮水中,“樂壇”的邊界其實也在不斷模糊。

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是:新生代的歌手裡,你認為誰是專注的歌唱者?

回答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以“唱”為主業的藝人扒拉不出幾個。除去國家隊的歌唱家,除去周深、毛不易這樣醫學界支援過來的寶藏人才,再除去搖滾、rap這樣自成體系的文化,樂壇的核心區屬實是沒什麼人了……是以大綜藝總來來去去幾個熟面孔,真不怪節目組。

能夠支撐起商業體系的單曲和專輯,要麼是周董這樣情懷和話題度都夠的“大人物”作品,要麼是頂流愛豆多栖事業的一部分。

我們當然可以了解,在多媒體時代,歌聲隻是“大娛樂”中的一個次元,但不可否認,歌壇确實也存在着目的、有組織地“去專業化”。

傳統上,公衆對非專業歌手很寬容的,像很多演員跨界唱歌,演唱就算有很多問題,也會被贊“很有風格”。人們會習慣性地去贊賞非專業歌者的情緒表現力、舞台設計,而忽略許多技巧性的問題。

隻是當下的娛樂圈,最大化利用了這種心理——

放眼望去,很多明明該是專業歌唱者的藝人,千方百計不認這個“專業”的身份。歌手不叫歌手,叫“團隊VOCAL”;演唱不叫演唱,叫“舞台”,僅僅是因為換了名字更潮嗎?

不,這其實是避免“專業化評判”而設計了一整套規避系統。它将表演的價值轉移到了許多“雜物”上——絢麗感人的舞台設計、動聽的編曲、團隊中的拼搏與汗水……這些都很好,但是在這些元素的掩護下,舞台可以“半開麥”了,唱歌可以墊音了,票數高就是正義了。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有假唱墊音還有假跳的,當然,這個具體内情網友還有争議

很大程度上,人氣、技術手段,正在代替“人的歌唱”。歌唱這種藝術的主體性在不斷降低。

專注刻苦,都是反人性的東西,看到别人輕松賺錢又多,很難不動心。

“黃金時代”末期活躍的歌手們,如今也以上綜藝為主要收入,對新晉愛豆們的表演鼓掌叫好,可能這就是為什麼不再有林子祥——時代變了,如此而已。

電子時代,人們買情懷、買顔值蘇感、買潮流、買跨界的新奇感……這都是消費者的自由。可如果沒人再為單純的歌聲買單,它會消失的。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E姐結語:

可能你會說,這就是時代變遷,專職歌手的消亡是潮流的一部分。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不是時代不需要歌唱者,隻是某條造星流水線不需要。你看到林子祥歌唱的時候面部凸起的青筋、耳朵裡的助聽器……能忍住不噓唏感慨嗎?

身體終究會老去和枯朽,專注和熱愛使人的精神永遠年輕。

流行歌裡說:“我想我很适合,做一個歌唱者”,曾經有許多人用歌唱占滿了青春,為它傾注了熱血。而現在,我不相信新的時代不需要純粹的歌唱者了,這隻是個借口,讓他們可以再遵循那些落滿灰塵的規矩。

環境如此,當刷榜的熱曲隻代表了粉絲的愛,當專業歌手拿倒了話筒歌聲依然飄蕩,當曾經震撼人心的“藝大過天”,變成了多金就好……不再敬畏的從業者們,當然也不再專注。

——可這真的對麼?

現在靠着偶爾發掘的天賦型人才、工科遺珠,樂壇一派後繼有人的風光。可如果連“歌唱”本身都不再重要了,未來想要追尋音樂夢的孩子又靠什麼出頭呢?

或許我們該想想嚴肅的問題了:上一個時代留下了林子祥這樣的歌唱者,然而以後呢?

以後誰是歌手,歌手又是什麼?以後我們聽誰唱歌,他們又如何歌唱,為何歌唱?

這個世界可以沒有CD唱機,專輯可以全面電子化,觀衆可以擁抱日益精美充滿故事的舞台,這都可以。但“歌唱”不該隻是個圈錢的借口,音樂不該成為集資的載體,因為許多人依然熱愛流行音樂,依然對它有敬畏和期望。

時代不會抛棄那些專注和熱愛的人,時代永遠需要歌唱者。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今天的話題是:

你覺得時代需要“歌者”嗎?

來評論區說說吧~

做有深度的心靈SPA和有格調的故事!

喜歡請分享哦!麼麼哒!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為什麼我們聽林子祥唱歌會破防?

都市男女的心靈SPA

以學術的嚴謹看貴圈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