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奧運會上,中國女足遭遇到慘敗,三場比賽丢了多達17個球創下的曆史最差戰績,并且最後一場比賽2:8輸給了荷蘭隊更是讓人非常無語,因為就在4年前,中國隊還能夠和這些球隊打成平局呢。

在輸給荷蘭隊之後,再授權接受國内媒體采訪之時所說的一番話,引發了不小的争議。當時賈秀全為自己辯護和開脫,他表示,三年以來中國女足一直是在努力地讓球隊不要去掉隊,不要被世界強隊甩開。中國女足千辛萬苦地打到奧運會出線,隻是為了讓這些世界大賽不要離我們遠去,畢竟中國女足的複興不是靠賈秀全一個教練,一個教練組就能夠徹底改變的。教練組能改變的是在短暫的一次比賽當中,一個大賽止住一些下滑,但是從發展規律來講,你要實作真正的複興,真正的崛起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但是對于賈秀全的這一番言論,很多權威媒體都持不同的态度,新華社就在賈秀全說完這番話之後發表了他們的長篇評論文章。這次新華社也是派了前方記者在前方實地采訪女足比賽,新華社在文章當中明确地指出。0比5和2比8輸球,對于中國女足來說都是慘案,三場比賽丢球數來到了驚人的17個。
公平地說,賈秀全确實為這支球隊付出過心血和努力,在他的鐵腕治軍之下,中國女足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競技體育的殘酷之處就是結果決定論,一切的原因都隻能從結果倒推。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支奧運參賽隊最大的問題就是建隊思路本末倒置,各種新人出現在22人大名單當中,甚至是10人國際比賽經驗不高于三場,5個人從來沒有代表中國隊打過任何一場比賽的。多名老将沒有進入到名單當中,使得這支新女足和打南韓隊的那支女足相比,早已經是物是人非,判若兩隊了,我們在戰鬥力上先輸了一籌。
賈秀全的初衷是帶着年輕人去參加大賽積累經驗,如果帶了個别的新人還可以接受,但一半都是新面孔,拿奧運大賽為她們練兵,這個就值得商榷了,畢竟奧運會不應該是練兵場,大家想看到的也是強強對話,而不是新人練級,新人把守的後防線一地雞毛,讓人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