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作者:往事叉燒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1994年,釋小龍以叼着奶嘴的功夫小子形象走紅亞洲,拯救了衰頹的台灣電影市場。他主演的《新烏龍院》僅台灣地區票房就高達2.6億台币。

但很少有人知道,一個四歲的打星面對的是怎樣的生活。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1988年冬末,釋小龍出生在河南登封,離少林寺不足百米。釋小龍家世代習武,父親陳同山是武校的教練。

80年代,李連傑主演的電影《少林寺》帶火了少林寺,當地流動人員很多。陳同山時不時淩晨起床,和弟弟協助警察維護治安。

那天陳同山忙完回家時,釋小龍已經出生,陳同山撲上去親了他一口。妻子袁相雲嫌他身上都是土,不讓他親,也不讓他抱兒子。陳同山說:“拳師的兒子天生剛強哩。”

釋小龍原名陳小龍,他出生那年剛好是龍年,陳同山說:“南方有李連傑、成龍,北方也應該有條龍。”于是為兒子取名陳小龍,“釋小龍”是少林寺賜的法号。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幼年釋小龍>

釋小龍兩歲時,陳同山決定開始教他練武。

每天早上5點半,隻要武校的鈴聲一響,陳同山就拽釋小龍起床,和武校的學生們一起長跑。

剛開始的時候,釋小龍經常跑着跑着就不見了。有一次,陳同山發現釋小龍跑去操場中間玩石子兒,他從身後一腳把釋小龍踢出去老遠。

釋小龍躺在地上大哭,媽媽袁相雲聽到後跑過來,抱起兒子就罵陳同山。陳同山全然不理會,一把揪起釋小龍丢在學生隊伍裡。後來陳同山用繩子栓住釋小龍,拖着他往前跑。

陳同山在武校教學出了名的嚴酷,學生沒有不怕他的。釋小龍的訓練強度一點也不比武校的孩子小,他經常邊練邊哭。

有一次釋小龍連着幾個動作做不對,陳同山沖過來,掄起拳頭就往他臉上推。

釋小龍反應很快,迅速擡手縮脖子,滿臉驚恐地看陳同山臉色。陳同山隻要動作幅度稍微大一點,釋小龍就吓得連連擡手縮脖子。

有一次練劈叉,釋小龍劈不開,陳同山擡手就往下按。釋小龍疼得哭了出來,不單是因為拉筋的疼痛,還有地面上的小石子硌到他的腳脖子了。但他不敢說,訓練完回家一看,兩隻腳的腳踝内側全都破了皮。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釋小龍與父親陳同山>

袁相雲每次看釋小龍訓練,就在旁邊掉眼淚,一回家就和陳同山吵架。後來幹脆不看了。

有一次,教釋小龍練功的是師兄王馬萬,釋小龍又在哭。袁相雲過來說:“小龍還小,今天上午的訓練就算了吧。”

王馬萬不敢答應:“師母,陳老師交代的事,我不敢更改。”袁相雲說:“那我去找陳同山,讓他來跟你說。”

這時陳同山恰好經過,看到袁相雲在,趕緊轉身離開了。

隻有在家裡,陳同山才放下教練的身份,這時釋小龍敢和爸爸打鬧。晚上睡覺,經常是爸爸一脫上衣露出後背,釋小龍擡腳就往爸爸背上踢。陳同山感覺他年齡雖然小,但踢起人來非常疼。

陳同山每天專門留出一段時間,充當“沙袋”,讓釋小龍對着自己又踢又打。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1992年,釋小龍3歲,在鄭州國際國術節上獲得了通背拳和羅漢棍兩項優秀獎。

第二年,釋小龍随嵩山少林寺文化團通路台灣,受到極高規格的接待,引起了當地不小的轟動。特别是四歲的釋小龍,長得好看,功夫又打得漂亮,成了團裡的焦點。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釋小龍随團訪台>

台灣和東南亞的報紙用“神奇的少林小子”、“來自少林的小李連傑”來形容釋小龍。

随團的叔叔陳同川說:“那時候根本不敢随便帶小龍外出,隻要出去他臉上就會印滿口紅印。”

一行人除了吃飯、睡覺和表演,大部分時間都在大巴上。6月的台灣潮濕炎熱,釋小龍不但暈車,還常常感冒,經常吐得一塌糊塗。但隻要一開始表演,他馬上就會打起精神來。

通路團在台灣待了34天,足迹遍布整個寶島。期間,台灣長宏影視公司找上門來,要找釋小龍拍電影,連電影劇本都寫好了。在武校接到電話的陳同山,興奮得一夜沒睡。

釋小龍到劇組第一場戲就要吊威亞。威亞衣太大,釋小龍穿不了,隻能把鋼絲繩用大力膠膠布固定在身上。吊機一起來,釋小龍就哭了。陳同山在下面喊:“小龍别哭,要做個男子漢。”導演說:“才四歲的孩子,做什麼男子漢?”

陳同山在劇組隻待了三、四天就回了河南,留下王馬萬照顧釋小龍。

當時已經是11月份,劇組的從業人員都穿上了毛衣。有一場在抓魚的戲,釋小龍需要跳進河裡。這個鏡頭拍了三遍,釋小龍衣服全濕透了,凍得發抖。他脊背上還有吊威亞時鋼絲繩磨的血泡,一被拉上來就撲進劇組一個師姐的懷裡哭了,師姐也跟着哭了起來。

導演說:“你們這樣做就不好了,小龍需要鼓勵啊。”

起初投資方想過給釋小龍找替身,但陳同山拒絕了:“少林寺出來的弟子都靠真功夫,哪有替身的道理?”而且要找到像他這麼小還身手矯健的,幾乎不可能。所有動作戲都是釋小龍親自上陣。

不但如此,釋小龍還得做戲中搭檔郝邵文的替身。郝劭文比釋小龍小一歲,很調皮,在片場愛鬧情緒,拍戲時經常需要導演和媽媽哄。

釋小龍不一樣,說話輕聲細語,有點害羞,很聽話懂事,從來不會為自己争取什麼。從拍戲到飲食起居,劇組怎麼安排他都沒有二話,而且特别會看大人臉色。在片場有大人送零食給釋小龍吃,他也要擡頭看看師兄王馬萬。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釋小龍和師兄王馬萬、喬紅亮在片場>

在釋小龍印象中,與吳孟達、郝劭文搭檔多年,他們倆永遠在旁邊吃東西,或者躺着。而自己總在一旁拍打戲。

拍戲期間再苦再累,功夫也不能荒廢。隻要沒有釋小龍的鏡頭,師兄王馬萬就在片場教他練武。“不要因為小龍年齡小就放松對他的要求。”這是陳同山的囑咐。

跑劇組帶過釋小龍的師兄中,王馬萬特别嚴厲,要求的動作不熟練或沒完成,小龍屁股就得挨棍子。

拍戲經常很晚才回飯店休息。有次天還沒亮,王馬萬醒來沒看到釋小龍,吓出一頭汗。一出門看見釋小龍在門外,王馬萬一把拉住他說:“你不睡,在這裡幹什麼?”釋小龍說:“我在練功,聲音這麼小也把你吵醒了……”王馬萬眼眶紅了。

釋小龍偶爾回家,媽媽袁相雲什麼活都不讓他做,隻使喚姐姐,姐姐覺得不公平,袁相雲總說:“小龍在外邊太苦了,你就幫他一下嘛。”

媽媽給釋小龍五千塊帶着零花。釋小龍說,師兄和經紀人都帶有錢,自己沒必要帶。媽媽袁相雲說:“他們帶是他們帶,你帶一點用着比較友善。”後來釋小龍一分也沒動,又全退給了媽媽。

袁相雲說:“小時候小龍想要什麼東西,會用力拉一下我的手,暗示一下。但如果我不給他買,他也從不說什麼,從來不會哭鬧。”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釋小龍與媽媽>

釋小龍第一部電影《笑林小子》上映後,菲律賓華裔蔡黃黃看到電影中的釋小龍,以為他是沒爹媽的孤兒。

蔡黃黃專程從菲律賓跑到河南登封少林寺去找釋小龍,想要收養他。得知是誤會後,蔡黃黃認了釋小龍做幹兒子。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釋小龍快到入學年齡時,陳同山對媒體說,為了不耽誤兒子的功課,他決定實行“減産計劃”。可到1995年釋小龍上國小,不但沒有減産,反而接連拍了四部電影,這還不包括一些電視片。這一年釋小龍在學校隻待了兩個月,之後每一年在學校平均也隻能待兩三個月。

釋小龍最紅的時候,票房成績與李連傑、成龍不相上下。在資本的裹挾下,釋小龍成了人人哄搶的童星。港台地區,新加坡等地都想找釋小龍拍戲。甚至包括瓊瑤在内,她曾多次向長宏影視要人未果。

當時許多人對陳同山說,小龍已經拍了三部在台灣最賣座的電影,現在放棄太可惜,可以讓他一邊拍戲一邊學習。陳同山請了文化課老師成紅軍,就像師兄一樣常年跟在釋小龍身邊。

釋小龍自四歲出道以來,絕大部分時間都在片場度過。和家裡聯系就靠電話,打電話幾乎都是找媽媽袁相雲,和說媽媽說的最多的話是:“我沒事,忙完就回去了。”

釋小龍有時也會對陳同山發牢騷:“爸爸,拍戲太苦了,有家也不能回。”陳同山說:“你要是實在不想拍戲了,咱就回家吧。”但置身演藝圈,很多時候自己說了不算,釋小龍也明白,對陳同山說:“如果不受傷的話,拍戲還是很好玩的。”

但釋小龍的師兄喬紅亮說:“将來自己有兒子了一定不讓他當演員,尤其不要當武打演員。”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釋小龍與郝邵文>

在上海拍《十兄弟》時,釋小龍很少睡覺,有次連續拍攝了40個小時,把導演李力持感動得眼淚都流了出來。

13歲時,釋小龍有兩部電視劇同時拍,經常在無錫和橫店往返奔波,趕進度連續拍20個小時是常有的事。釋小龍連病都不敢生。有次他半夜發燒,文化課老師成紅軍要打電話給劇組送他上醫院,但釋小龍怕麻煩劇組,硬是讓老師去藥店買退燒藥。成紅軍在空無一人的橫店街頭急得大哭,跑了很久才找到一家藥店。

這樣兩邊來回跑,就是成紅軍都有些吃不消,總勸釋小龍多擠時間休息。釋小龍反而開玩笑說:“我要是有個雙胞胎弟弟就好了,我在這個組拍,他去那個組拍。”

有次忙到半夜,早上4點半就得開工。成紅軍和導演前後喊了釋小龍半個小時才醒,這讓釋小龍有點不好意思。

導演說:“全劇組你的年紀最小,戲份也最重最累。但你是紅花,大家都是綠葉。我們實在沒有辦法,無錫那邊天天打電話催你回去,這邊劇組又不敢放假,是以隻能拼命趕時間……你受苦受委屈了,我代表老闆,代表全劇組感謝你。”釋小龍一聽就哭了。

除了超負荷工作,流血受傷更是家常便飯。釋小龍幾乎每拍一部戲都會受傷,碰破頭、撞傷腿、流血縫針是常有的事。比較嚴重的一次是拍《新烏龍院》時,撞到鼻梁骨,劇組的大人哄哄就繼續拍。他太小也不懂,加上性格隐忍,耐着疼痛拍了下去。等多年後在美國檢查身體,醫生才發現他鼻梁骨軟組織畸形的問題。即使動了手術,對呼吸還是有影響,是以釋小龍說話一直有鼻音。

有一次爺爺陳成文到劇組探班,看到孫子被鋼絲吊在空中蕩來蕩去,後面還有炸彈在爆,眼淚就下來了。從業人員找借口把爺爺支出去,繼續拍攝。陳成文一回家就罵陳同山:“你怎麼那麼狠心。”

陳同山每次去片場,都有人勸他找制片方加片酬:“小龍是個小孩子,但他幹的是大人的活,他們根本沒把小龍當人對待,你做爸爸的怎麼這麼狠心?你應該問他們要錢,小龍實在太辛苦了。”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1999年回内地拍《少年包青天》時,釋小龍的片酬每集隻有幾千元,遠遠低于釋小龍當時的身價。陳同山認為劇本最重要,片酬可以不計較。在《少年包青天》之後,釋小龍接了很多戲,爛片占了多數。

有人說:“陳同山把兒子當搖錢樹,整天逼釋小龍拍戲。”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2003年,陳同山準備送釋小龍到美國上學,這招來了很多非議,有來自資本方的,也有來自影迷的。

有影迷寫信說,陳同山把小龍送到美國上學,中斷了他的演藝生涯,等于給影迷判了四年刑;也有人擔心釋小龍小龍出國後會被觀衆遺忘,十多年辛苦經營的演藝基礎會白白浪費;還有人質問陳同山,上個高中用得着去美國嗎?

但事實上,釋小龍在國内根本就沒法安心學習。上學門口有人堵,放學也有人堵,上課時也有學生時不時圍在教室門口。甚至連上廁所,他後面也老跟着一大群學生。除此之外,人在國内,拍戲很難停下來,經常有戲約的幹擾。

爸爸陳同山頂着壓力,執意送釋小龍出國讀書。

幹媽蔡黃黃因病去世後,她在美國的妹妹蔡菁菁也和釋小龍以母子相稱,留學期間釋小龍一直住在幹媽蔡菁菁家裡。

在美國上學那五年,大概是釋小龍最快樂的時候。不用到處趕場拍戲,也不用整天練武,第一次體會到自由的感覺。他說:“出國讀書讓我成長了許多,變化也很大。這個時候才意思到,自己沒有發小,沒有同學聚會,各種朋友,是以我覺得我的經曆特别少,特别單一,就是劇組,就是國術。”

釋小龍在國外留學雖然變得開朗了很多,但仍然很腼腆,話很少。隻有在媽媽袁相雲身邊,他才非常自在。每次一回家,他都先往廚房跑,因為媽媽準在那兒忙。

聯系家裡時,釋小龍大多是和媽媽說話。陳同山給釋小龍發資訊,他每次也隻回三四個字或者就一個“好”。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釋小龍與父親>

有人問釋小龍對父母有抱怨過嗎?他回答:“我确實比同齡人要承受得更多,但其實我并不覺得失去了什麼,後來也彌補上了。”

陳同山幾乎不敢看小龍小時候拍過的電影和照片,一看到那些眼淚就出來了。他說:“現在看到小龍總想去抱抱他,好好地親親他,可是年齡大了也沒法再抱了。”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釋小龍畢業回國時已經20歲了,很多見過他的人都覺得和想像中的不一樣。在某次綜藝節目上,張鐵林說, 釋小龍特别柔和、謙遜、客氣,想像中的他應該是有點棱角的。還有次上節目,釋小龍一走出來,就有嘉賓說:“你幹嘛那麼拘謹,可以放開一點。”

離開五年的釋小龍已經沒有之前的熱度,參演的影視劇大多都是三、四線制作。人們唯一較有印象的就是他在《葉問2》中的龍套,在片中他還沒機會出招,就被甄子丹打趴下了。

去年,釋小龍和趙文卓主演的《大俠霍元甲》開播,豆瓣評分隻有5.7分。

有影迷說,釋小龍沒有童年,一直在不停地拍戲,是以很了解他現在沒什麼事業心,能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就很好。

從四歲開始,釋小龍在影視劇中的形象幾乎都是光頭,偶爾有頭發也是貼的發套。在劇組他每天都要刮頭,遇上曬傷脫皮,晚上就自己用手撕。

12歲拍《少年包青天2》時,釋小龍找導演商量,想讓自己扮演的“展昭”留長發,導演說:“觀衆就喜歡看你光頭。”釋小龍為此哭了一場。

直到出國留學,他才蓄起了長發。

釋小龍從小到大都很聽爸爸的話,蓄發是他少有的堅持自己想法的事。他形容蓄發的感受:就像《阿凡達》中雙腿殘廢的主角,突然之間行走在土地上,把腳趾伸進土裡,那就是我手指伸進頭發裡的感覺。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長發展昭>

2006年,釋小龍利用暑假的空檔回國拍《少年包青天3》,他說自己隻有一個要求——不刮光頭,制片方同意了。

釋小龍:比肩李連傑的功夫小子去哪了

有一年釋小龍放假回國,家人從河南趕到北京機場接他。他與媽媽、姐姐挨個擁抱,父親陳同山在旁邊轉圈,不知所措。

終于,陳同山還是湊了過去,伸手在釋小龍頭上摸了摸,撥亂了他的長發。

部分參考資料:

[1]、《畫說釋小龍》,嶽曉鋒

[2]、《流金歲月》

[3]、《三十而立釋小龍專訪》,1988人物影像志公益展

[4]、《釋小龍:練武的人大多愛安靜》,科學新生活

[5]、《成長的煩惱,功夫童星釋小龍》,最佳現場

[6]、《功夫小子釋小龍》

-END-

作者 | 馬槽(知識星球學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