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發售的大作遊戲有很多,其中關注度最高的莫過于由CDPR出品的《賽博朋克2077》,而鑒于其他諸如《最後生還者2》、《對馬之魂》等作品的宣傳力度不是很大,僅次于《賽博朋克2077》關注度的當屬日本Square Enix出品的《最終幻想7重制版》。
雖說此前由卡普空出品的《生化危機2重制版》重新整理了人們對于“重制”二字的認知,再見到《最終幻想7》時已并沒有那般震撼,但對于該系列以及這部作品的粉絲來說,《最終幻想7》在這些人的心目中有着無可取代的地位,當見到這款遊戲以全新的姿态再度回到玩家的視野當中時,依然會感到激動與熱淚盈眶。

《最終幻想7》不僅在玩家心目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或許對于SE來說這也是他們絕對無法輕視的存在,衆所周知《最終幻想》系列每一部正統作品都有着不同的劇情與背景,但在部分設定上會始終保留某些相同元素,而縱觀整個《最終幻想》系列,貌似唯有《最終幻想7》的相關作品與衍生作品是最多的,SE方面用了極大的篇幅去講述與補完《最終幻想7》的劇情,甚至下血本為其打造了一部品質出色的CG大電影《聖子降臨》,使其成為系列當中廣受贊譽最多的作品。究其根本,為何《最終幻想7》在SE的心目中這般重要,為何唯有《最終幻想7》獲得了完全重制的資格,一切還是要從這部作品所獲得的成就開始說起。
<h1 class="pgc-h-arrow-right">走向國際的JRPG</h1>
衆所周知,由Enix出品的《勇者鬥惡龍》第一次奠定了日式角色扮演遊戲的風格與概念,成為了日本首屈一指的“國民級遊戲”,而此時的Square還隻不過是一介小小廠商,在此之前推出的一衆作品均沒有獲得最好的成績,系列制作人坂口博信将一切希望傾注在了一款效仿《勇者鬥惡龍》的RPG遊戲身上,并且直接将其命名為《最終幻想》,并表示做完這款遊戲就改行,但沒成想得益于RPG遊戲在日本的盛行,加上本作本身不俗的品質,收到了玩家們的廣泛贊譽,以此為契機拯救了公司并挽留住了坂口博信,而後成為了如今這般龐大的系列作品。
坂口博信
到了90年代後期時,Square已經不再為遊戲的開發資金而感到煩惱,甚至也不再考慮遊戲的開發預算需要多少,此時的坂口博信也更加傾向于更大的團隊與更加先進的開發硬體,以打造出他理想當中更加出衆的作品。這俗話說得好,人一得意就容易膨脹,此時的坂口博信多少有些近乎瘋狂的追求者“高精尖”,但卻不會在乎眼下的條件究竟能否滿足他的設想,而他也不在乎過程,隻需要一個結果,雖說從表面上來看這個人好似失了智,但實際上一切都還在他的掌控之中。與此同時正是3D技術在遊戲領域開始盛行的時期,起初由于對技術的不熟悉一再讓公司對于《最終幻想7》是否要做成3D遊戲感到猶豫,而最終确定本作采用3D畫面,自然也是坂口博信的提議。
SFC平台的《最終幻想6》已加入些許3D元素
《最終幻想》系列一直以來以引人入勝的劇情而聞名,而遊戲能夠擁有出色的劇本也是要歸功于坂口博信的功勞,而《最終幻想7》的劇情同樣由坂口博信操刀,并且這一次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技術支援,Square選擇離開一直以來的合作夥伴任天堂,轉而投靠硬體機能更加強大的索尼,将《最終幻想7》搬上全新的次世代平台。《最終幻想7》為系列首次脫離了日式異世界幻想風格的作品,将故事背景放到了高度文明與科技化的一個全新的“星球”(沒有名字)上,淡化了“國”、“城”日式遊戲當中常見的固有概念,加上遊戲中的人設本身也并不太具備JRPG的風格,因而能夠更加被其他國家的玩家所接受,加上索尼PS主機在全球範圍的熱賣,讓具“國際化”特點于一身的《最終幻想7》順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原版《最終幻想7》
<h1 class="pgc-h-arrow-right">重制</h1>
說道《最終幻想7》,某些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主角克勞德背後那标志性的大劍,也有可能是克勞德那宛若賽亞人一般的“殺馬特”發型,亦或是女主角蒂法那女神般的樣貌與身姿,而不可否認的是,也正是由于這些标志性元素的存在,才使得大多數的玩家願意對這部作品提起些許興趣。《最終幻想7》可以說是Square旗下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同時也是日本的第一款3DRPG遊戲,遊戲當中無論是劇情的刻畫、人物的塑造以及音樂的搭配都可謂是大師之作,尤其是遊戲當中的反派角色薩菲羅斯更是被玩家評為遊戲史上最出色的反派角色之一,而遊戲中後期的水葬艾麗絲的橋段也成為遊戲曆史上的經典名場景之一,即便是後續推出的《最終幻想8》與《最終幻想9》也未能獲得如此殊榮。
這個片段有太多玩家哭成了淚人
《最終幻想7》無疑是整個系列發展史上的一個巅峰轉折點,其地位幾乎等同于《生化危機》系列的第四代或者《刺客信條》系列的第二代,而在整個系列功成名就之後,Square接下來的一系列“騷操作”卻是差點讓公司陷入破産危機,得益于遊戲與3D技術的成熟,Square轉而開始跳出遊戲圈開始進軍影視圈,意圖将《最終幻想》系列搬上大螢幕,并且采用最頂尖的CG技術制作3D動畫電影,然而卻由于成本的高昂與電影口碑的崩盤導緻公司經濟陷入赤字,在與制作《勇者鬥惡龍》系列的Enix公司合并之後經濟才有所好轉。
而在公司經濟緩和之後Square能夠想到最快的回血方式便是繼續推出此前聲譽最高的《最終幻想7》的系列作品,比如在好評度最高的前傳作品《核心危機》和好評度最低的《地獄犬的挽歌》,在手機平台上推出了前傳的前傳《危機之前》,當然也包括大名鼎鼎的CG電影《聖子降臨》以及相關動畫OVA《最終密令》,甚至還圍繞《最終幻想7》而撰寫的兩部劇情小說《通往微笑之路》以及《塔克斯側記》,依稀記得當年《最終幻想15》推出時就曾宣傳過“遊戲、動畫與電影的三重複合體驗”,而殊不知在距今15年之前的《最終幻想7》就已經早早做到了四重體驗。
《最終幻想7:聖子降臨》
而其實有關《最終幻想7》的重制版本早在PS2時期就早有傳言,而對于玩家們的質問,SE方面則是既沒有确定也沒有否認,畢竟由8代開始遊戲的風格已經開始向寫實風轉變,加上SE方面的3D技術已經逐漸成熟,這部系列的巅峰之作自然是由理由獲得重制的待遇。要知道,當《最終幻想7重制》真正出現在大衆的視野當中時,時間已經是2015年,細節更加豐富畫面更加出色的克勞德出現在大熒幕上時可謂是引發了台下的一片歡呼,其反響之熱烈絲毫不亞于《最後生還者2》公布時的景象。然而這一等就是又一個五年,當人們再次見到克勞德時已經是2019年,并且據官方表示,這次的重制版還僅僅是整個劇情的其中一部分。
熟悉的“兇斬”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h1>
2020年,《最終幻想7》即将迎來自己誕生的第二十三周年,而這款遊戲可謂是見證了遊戲主機整整四代的更疊,鑒于有前作打下的優秀基礎,或許這一次遊戲的品質在各個方面已經有所保證,這款遊戲是無數人年輕時的美好回憶,如今見到它以這般煥然一新的姿态再度回歸着實是一個天大的驚喜,或許那些從2015年就開始等待的玩家們,現在甚至孩子都已經長大了,但不變的是一如既往的回憶與感動,希望這一次的《最終幻想7重制》能夠再度重制23年前的奇迹,不要再走《最終幻想15》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