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也就是一個月前,國内知名HIFI品牌“頭領科技”HIFIMAN推出了一款型号為HM802S的便攜無損DSD播放器(國磚),售價5999元(配平衡耳放卡)/4399元(配power耳放卡2代)。
HM802S的價格依舊沿襲了HIFIMAN曆來的奢侈氣,先不說傳統的HIFI播放器市場,它能否有強競争力。假如錯位競争,把它拉到高端手機市場中,拼音質,這價格……估計也有壓力,畢竟現在不少品牌型号開始注重音質表現。從價格上相仿的iphone6s到最近火爆的準HIFI級步步高VIVO X6Plus(約3000元),諸多型号都可能會讓HM802S陷入泥沼。
太多人希望用更輕薄的手機,一手解決所有事情。即便是稍有缺陷。是以,傳統的便攜HIFI播放器制造出來後,要PK的不僅是同行,還要在操作體驗和音質表現上完勝各路手機。形式可謂相當嚴峻。

話說回來,這也是型号名為“802”的第三個産品了。它們分别是2013年的HM802、2015年的HM802U和這次評測的最新型号HM802S。
此外,這也是筆者接觸的第三款HIFIMAN産品。依次是售價500元檔次的HM700超便攜随身聽、HM901S旗艦以及這款HM802S.其中HM700讓我多少感到了HIFIMAN獨特的音色處理,對人聲口型和韻味的表現比較好。但粗聽會覺得很像N年前的普通MP3。而HM901S,或許是由于工程機的緣故,我對它的好感根本談不上,聲音不穩定,總的感覺是太硬,太沖,論壇裡常提的軟、甜,我是完全沒感到。就在我懷疑自己的聽力時,發現論壇裡,那些同時聽HM901S和HM802的人,也和我一樣對HM802好感更多些。不知這是不是真的說明802相對更讨好耳朵?
HM802U和HM802S相隔時間也就幾個月。主要變化如下
可見HM802S相比HM802U最明顯的是音質提升(聲場擴大),開機速度變快。另,據悉外殼頂部的設計,似乎也有點不同。
關于“開機”,說明書上有比較詳細的說明,我認為這是一種設計還不成熟的表現。待機、開機、關機、完全關機。四個詞在我腦海反複盤旋,也許這顯得很專業,但對于日常使用,實在有些繁瑣。不簡約。不直接。需要一定時間的适應。
此外,3秒開機速度也并不值得興奮。因為索尼的高端播放器開機都是相當快速的。更别提HM802S還要在開機按鈕推3秒後,再過約10秒,才出現操作界面了。
待機下7、8小時的耗電速度,可能會讓使用者更在乎“完全關機”的重要性(省電嘛),是以,HIFIMAN還需要在啟動速度和待機時間上再用心提高下。增強日常使用體驗。
包裝盒明顯的高端。視覺,質感,手感都沒的說。新年送禮絕對合适。
打開後,有一張透明塑膠紙覆寫,裡面是說明書,播放器,電源線、資料線、線路輸出(紅、白)和數字同軸設計在一起的專用連接配接線。
配件光是看着就有一股高水準的發燒味道。有那麼點當年看到黑莓手機配件時的感覺。
顔色是标準的灰。光線不同,會有或深或淺的變化。整體看上去還是比較好看。當然,我也相信會有不少手機發燒友們會覺得這東西醜爆了。
顔色和飛傲X7的底座有些接近。
上圖是步進式電位器(音量旋鈕共8格,每格音量3個檔),這似乎是HIFIMAN産品的一大特色了,據官網介紹是要比傳統的數字音量電位器音質上要更純淨。這定是經曆了不少測試做出的結論。此外這種電位器在低音量區針對高靈敏度耳塞做了一定優化,可避免一些音量較突兀的情況發生。確定聽感順暢。這是非常細緻的設計,欽佩。
缺點是,無法将音量降低到“特别”小的水準。之是以這麼說,是因為不少人喜歡臨睡前在床上聽歌,尤其是淩晨,漸入夢鄉時,會把播放器的音量調到“無限低”。反正,手機是做不到這一點的。飛傲X7、COWON PLENUE 1這類數字音量格很密集的播放器可以。還有一些播放器原本的最低音量就很低很低。而HM802S最低音量,我在淩晨測試時,感覺還是太清晰了點,影響睡眠,音樂作為陪睡的此時最該柔和、細小,我是不是太作了。總之,如果可以,建議再小點聲。飛傲X7是可以做到極小音量,比半米遠的蚊子聲還低的水準。
對于HIFIMAN,我很欣賞的是他們很注重音樂味。尤其是旗下的一些平闆耳機,似乎有種柔和的光澤感,确實有毒性。但播放器,我聽的三款裡面,目前HM802S不錯,其餘兩個沒好感的。
技術參數
D/A 轉換晶片 : WM8740
低通濾波晶片 : OPA2107AU
頻率響應 : 20Hz-20kHz
失真 : 0.008%(線路輸出時)
信噪比 : 106±4dB
續航 : 約9小時
SD卡最高可支援 : 256G
支援的音樂格式 : 16、24Bit:WAV, FLAC, APE, AIFF (44.1kHz-192kHz) 支援MP3, WMA, ALAC, AAC, OGG等檔案, 支援DSD64(DFF、DSF)檔案
上圖為HM802S摳出電池後的power耳放卡2代,據說HM801是Power耳放卡1代。官方網頁說的是可伺候好多數較難推動的耳機。且發熱量比以前的更低。筆者實際使用時,也确實感到熱度控制良好,與飛傲X7接近。不過,熱量控制上,我覺得FIIO X7還是更好些。
power 2代耳放卡的名額如圖。相比平衡卡有一定差距。但不是極端挑剔的話,足夠足夠的了。
電池部分。好吧,我是看不到這些數字元号的意義。但官方聲明這個高電壓電池組也是性能優化的一個重要部分。
聽來聽去,有時也會聽傻。時常會迷糊,到底哪一個聲音才是最真實又最動人的。這裡面确實有搭配的學問,音頻檔案的學問,還有種種聽音心理學在作祟,是以HIFI是門玄學這個段子并非空穴來風。人的感覺是很難明确的說清一個道理,一個事件的。
音質和造型上對比的主要對象是FIIO X7和SONY D100。粗略的說這三個聲底素質确實接近。并沒有出現誰可以完全碾壓誰的情況。(題外話,飛傲的設計已經有洋品牌的感覺了。HIFIMAN是比較複古點的感覺。索尼錄音筆則是陰差陽錯的打入了HIFI圈子。)
除了FIIO X7稍薄一些,D100和HM802S都比較厚重,厚度也非常接近。大緻是X7厚度的2倍。
HM802S和索尼D100錄音筆
側面。X7比較先進的感覺。看着也冷豔(聽着也有點冷豔)。HM802S造型和音色也有些像,厚實、飽滿、溫暖。802S是側面有三個部分在這介紹下,分别是最頂部的hold,和下面的開機(壓住上推的模式)以及最底下的一個小孔(複位鍵)
X7的操作有些弄巧成拙,它兩邊都有相似的按鍵,容易出現混淆。且手指、手掌在一側壓按時,另一側也會因用力而不小心觸碰,不是太人性化。說白了工業設計方面,國内産品還是距離索尼等歐美日産品有那麼點差距。盡管國外的産品也并不一定就是完美操控體驗,但“失誤率”特别低。這是目前國内廠商都更該注意提高的部分。
HM802S的聲音經過幾個小時的對比和安心體驗(搭配耳塞主要以達音科DUNU TITAN5為主這塞子完成度相當高!),确實是有着一股“松軟”,“柔潤”的感覺(這是第一次在HIFIMAN播放器上感到),我的一張32GB SD卡裡,存了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無損WAV檔案、張信哲的DSD檔案以及各種mp3格式、FLAC格式的散歌。單純比較硬素質,比如動态,解析,聲場,這三方面相比索尼D100錄音筆似乎沒有差距,感覺是旗鼓相當,隻是在高頻的表現方式上不同,比如樂器齊奏時,泛高頻部分D100更規整,有距離感,廳堂感,但音樂味的确不是那麼好聽。而HM802S同樣表現這種音樂,會顯得格外有滋味,是那種包着一層透明的油狀物,沖擊出來的。耳神經會很自然的去享受那種原本尖銳的高頻聲響。這是個樂趣。在聲場方面,索尼D100監聽準确的莊嚴感,是時不時透露出來的,HM802S不論表現人聲還是大編制交響,都會更有音樂的那種流動感,毛刺被抹掉很多。在力度與銳度的平衡上做的很不錯。動态起伏也可以非常厲害。這對那些比較刺激的電影原聲樂來說是個好事。
相比X7。HM802S也有優勢。樂感和素質兼具,在真實與美感之間相當講究,脫離了傳統的大部分中檔次國磚常見的中性,平淡。有了更進階的音樂呈現方式,X7在解析力上盡管很難聽出兩者差距。但在高頻表現力上,更為柔美的HM802S确實更有吸引力,這同樣展現在一些流行歌曲上,人聲方面802S是真的要比X7更容易讓我聽進去,我可以做到淩晨睡覺前也能享受。X7卻不适合夜裡聽,總之,X7的聲底還是偏硬了。飛傲一直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就在這。有些遺憾。在解析,聲場之類的硬素質都可以做很好的國内HIFI大環境下,樂感,尤其是中頻和高頻的柔和度做好,目前似乎還是個難題?盡管飛傲的機器在一代比一代更暖一點,但杯水車薪的是,還沒徹底搞定。X7具有安卓系統和HIFI屬性的玩法和音質,但遺憾在音色上還是欠缺點味道,是以更考驗搭配耳塞/耳機。
而HM802S,在我這幾天搭配的四五款耳塞/耳機(1000元左右)中,都可以呈現不過度刺激的,中正而溫暖的聲音,可以久聽。這不僅要比飛傲X7更好點,也要比HIFIMAN旗下的頂級型号HM901S更讓我耳朵舒坦。
最後,再說下搭配吧。飛傲X7适合搭配低頻較厚的,中高頻不凸顯的耳塞/耳機,例如達音科T5就是這種。T5也适合D100,可緩解前端播放器的冷硬剛猛,呈現細膩的解析和優良的樂感底蘊。不建議搭配中高頻很明朗的,比如鐵三角CKR9,除非你把音量調很低。
HM802S,我覺得這東西可以說是不挑剔後端。這也是我第一次對HIFIMAN的播放器音質稱贊。但要論音質的脫胎換骨,我覺得能用PC-FI方案還是更好。電腦+一千多的台式解碼器+耳放,比幾乎所有的便攜無損播放器,包括D100都要明顯的好很多。大耳機、小耳塞的深層次功力都可以完全釋放。那體驗是無與倫比的爽——就到這吧。
全文完。
——————————
新浪微網誌:大person
微信公衆号:person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