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慧的次元》(91):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

作者:心國牧春

智慧是有傳承的,沒有人是天生的智多星,老子的智慧也是如此。他在《道德經》多次講,他的主張和智慧并不全是他自己的創造和思想,而是來自古人或受教于前輩。

他在《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講:“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為教父。” 意思是說,天下萬物是由陰陽兩面構成的,陰陽二氣互相交沖,由此構成融合和諧的統一體。人們最厭惡的就是“孤”、“寡”、“不穀”,但王公卻将此作為自己的稱呼。這是因為,事物有時會因減損而增益,有時會因增益而減損。古人教導我的,我也會同樣去教導别人。古人說,“強橫的人不得好死”,我也将此作為施教的首要原則和内容。

這段話的核心理念是“強梁者不得其死”,其邏輯基點是“弱者道之用”。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意在闡釋“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故“強梁者不得其死”。“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說明當時的王公們已經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之是以講”柔弱勝剛強“,是因為“柔弱”是“道”的作用方式,“弱者道之用”。但“柔弱”并不是軟弱,不是懦弱,而是一切順從自然,“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是以,做人做事要全面周全、陰陽兼顧,不要主觀自恃、片面偏執,不要逞強好勝,不要以武稱霸,不要走極端,否則,将不會有好的結果。是以,老子最後講“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為教父”。

從老子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強梁者不得其死”,是老子引用的一句前人遺訓,這是别人教給他的,他也要這樣教育别人,并且要以此作為施行其老化、推行其思想的首要原則和主要内容,可見此語在老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據有學者考證,“強梁者不得其死”可能語出《黃帝銘》中的《金人銘》。《黃帝銘》,顧名思義,應是記載黃帝語錄的銘文,共六篇,《金人銘》是其中之一。《黃帝銘》之名在《漢書•藝文志》有記載,主要内容早已失傳,但其中的《金人銘》在西漢學者劉向所著的《說苑•敬慎篇》和三國時魏國王肅收集并撰寫的《孔子家語》中有比較全面的記錄(見本章附錄)。

雖然曆來有學者對《金人銘》的真僞、作者、内容和成書年代持有異議,但“強梁者不得其死”此語在《道德經》成書前已經存在,并且《道德經》作者将此作為重要的指導思想,應當是毋庸置疑的。

《金人銘》的主旨是教人慎言謹行,執雌持下。其中,與“強梁者不得其死”相對應的還有一句“好勝者必遇其敵”。兩句話的意思是,兇暴強橫的人不會有好的結果,恃強好勝的人必然會遇到能夠戰勝他的敵人。總的思想是要求人們謙虛、謹慎、低調、内斂,其精髓與第二十八章所講“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是完全一樣的。

在老子所處的那個戰亂時代,群雄逐鹿,強者蜂起,也許除了最終的勝利者,所有的強者都終将被另一個強者所征服,是以,“強梁者不得其死”可以說是一個常見現象和普遍規律,是以老子特别強調這一古人遺訓在其教育實踐中的重要意義,并将此作為“弱者道之用”理論的有力佐證。道家向來被稱為黃老之術,以《金人銘》對照《道德經》,也有利我們了解老子的思想淵源。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老子也隻是其中的接力者之一。

在世界現代史上,也可以找到許多“強梁者不得其死”的例證,如納粹德國、軍國日本、超級大國蘇聯,他們都過于迷信武力和霸權的作用,結果都在“現代化強國”的崛起中走上了窮途末路。曆史的邏輯就是如此:沒有理想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但憑借武力逞強行霸的民族則必然使自己走向災難。

附錄:《金人銘》原文

(以劉向《說苑•敬慎篇》為主,王肅《孔子家語》為輔)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無多言,多言多敗;

無多事,多事多患。

安樂以戒,無行所悔。

勿謂何傷,其禍将長;

勿謂何害,其禍将大;

勿謂何殘,其禍将然。(《孔子家語》無此二句)

勿謂莫聞,天妖伺人。(《孔子家語》作“勿謂不聞,神将伺人”)

熒熒不滅,炎炎奈何;

涓涓不壅,将成江河;

綿綿不絕,将成網羅;

青青不伐,将尋斧柯。

誠不能慎之,禍之根也。(《孔子家語》作“誠能慎之,福之根也”)

曰是何傷,禍之門也。(前句《孔子家語》作“口是何傷”)

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

盜怨主人,民害其貴。(《孔子家語》作“盜憎主人,民怨其上”)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故後之下之,使人慕之。

執雌持下,莫能與之争者。

人皆趨彼,我獨守此。(前句《孔子家語》作“人皆取彼”)

衆人惑惑,我獨不從。(前句《孔子家語》作“人皆惑之”,“從”作“徙”)

内藏我知,不與人論技。(後句《孔子家語》作“不示人技”)

我雖尊高,人莫害我。

夫江河長百谷者,以其卑下也。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戒之哉!戒之哉!

【摘編自《智慧的次元》,張國春著,人民出版社出版。見本書第257頁】

《智慧的次元》(91):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
《智慧的次元》(91):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