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說中國的殲-16落選伊朗戰機招标,這個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中國的殲-16很牛,包括在今年的珠海航展,電子戰型的殲-16D頭次亮相,讓世界更是刮目相看。中國既然擁有如此強大的殲-16家族,為什麼會落榜伊朗的戰機選擇?
首先和大家要說一說,就是殲-16家族戰機究竟性能如何?
一句話評價,很牛!
殲-16戰機是由601所研制、沈飛公司生産的新一代雙發雙座多用途戰鬥機,該機是在殲-11系列戰鬥機基礎上改進研制的具有“三代半”戰機特征的新型戰機,作戰效能要比殲-11、殲-11B/BS有大幅度的提高。殲-16戰機針對殲-11系列戰鬥機的弱點,采用第四代戰鬥機研制中積累的成熟技術對其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改進。

一是換裝了以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數字化航電系統為代表的第四代航空電子裝置,具有作用距離遠、模式多、抗幹擾能力強、隐蔽性強等特點,有效提升了飛機的作戰效能。二是加強了機體結構,并加裝了空中受油裝置,機體的外挂能力也有顯著增強。三是采用了新一代國産空空、空地武器系統。由于雷達、航電系統的改進,殲-16戰機具備了使用國産最新一代武器的能力,在對地攻擊武器方面可使用目前已知的全部國産精确制導飛彈和炸彈。對空武器中,不僅可使用PL-15和PL-10等第四代空空飛彈,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其機體挂載能力強的優勢使用最新型的國産超遠端空空飛彈。戰時,殲-16可與殲-20配合,對敵方的預警機造成緻命的威脅。在空戰對抗中形成不對稱的優勢。殲-16戰機通過多種技術的更新和創新,其作戰效能有了質的飛躍,和殲-20、殲-10C一同形成了人民空軍新時代的空中“三劍客”。
既然這麼牛的戰機,為什麼會落選伊朗戰機招标?
首先,消息還需要進一步證明,一是殲-16是否去參與投标,二是伊朗最終選擇的是哪款戰機。
但退一萬步講,殲-16就算是落選了,也是因為傳遞時間而不是戰機性能。道理很簡單,中國現在在抓緊時間進行戰機的換代,在2000年前後購買了大批的殲-11、蘇-30戰機都已經到了壽命期。由于頻繁訓練使用,蘇-30等戰機已經不能夠承載更多的戰鬥任務,加之蘇-35戰機引進的數量非常有限,這樣就存在包括從俄羅斯引進的殲-11、蘇-30等等這些戰機處在換裝的重要階段。
那用什麼來換裝呢?當然是用殲16、殲-10C戰機來換裝蘇-30、殲-11系列戰機,這就會導緻一個問題。現在無論是解放軍空軍還是海軍航空兵,都迫切需要擁有強大的對地對海攻擊能力的戰機。殲-16正是這樣一款實至名歸的戰機,但産量有限,畢竟殲-16需要大量的換裝,如果現在再開辟一條生産線來為伊朗提供戰機服務,那解放軍換裝的周期将會被大大推遲。
目前中國面臨軍事鬥争的全面準備,尤其是來自于美國的壓力,天下不太平,中國急需換裝,在換裝的巨大壓力之下,殲-16不可能按照伊朗的合同周期來盡快傳遞戰機,但如果按照我們的時間表傳遞,伊朗也不願意,伊朗确實作在也面臨美國和以色列的巨大壓力,非常迫切盡快列裝新一代的戰鬥轟炸機,而俄羅斯提供戰機的周期相對來說要短,畢竟俄羅斯擁有蘇-30多條生産線,并具備很強的對外出口能力,而且俄羅斯本身換裝戰機的壓力相對來說有限,這樣就會讓俄羅斯能夠有足夠的産能來提供蘇-30或蘇-35戰機給伊朗換裝。可見,不是中國的殲-16戰機不好,而是中國的戰機太先進,更多需要服役于解放軍,這才是最主要的考量。
随着中國戰機産能的不斷釋放,屆時也就到了殲-16戰機出口的好日子。當然,從中國的角度來講,我們也希望把殲10C、枭龍等這些戰機作為主力出口産品,這就需要看對方有沒有購買的意願,中國戰機總體性能優異,必然會博得國際市場的青睐。
由于中國戰機的實戰案例相對來說少,這也就制約了中國戰機對外出口的市場,而叙利亞軍事沖突恰恰成就了俄羅斯戰機,俄羅斯幾百件武器裝備,包括空天軍的武器裝備都在叙利亞戰場得到了極大的檢驗。對俄羅斯戰機,包括其他武器裝備的出口,這可以說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也是一個難得的市場推廣的平台和視窗。
不管怎麼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國戰機必然會被更多國家認可,中國戰機走向世界隻是時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