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更深的孤獨,是遇不到高貴對手

更深的孤獨,是遇不到高貴對手

昔日重來

文/沃得

越活越孤獨的感受,是否向你襲來?

對孤獨的一般了解,是缺少相知的朋友。而更深的孤獨,是遇不到高貴的對手。

“以外表選朋友 以智慧選對手。”

這是電影《天堂電影院》的一句台詞。最初觀影時,頗有些費解。直到一次偶然間,在網上欣賞到了該片主題曲在波士頓交響樂廳的一次美妙演奏。

童年的老電影,遠去的舊時代,再也不能相見的人們……30年前,意大利影片《天堂電影院》甫一公映,就橫掃奧斯卡、戛納和金球獎将諸多獎項,更成為文藝片必被膜拜之作。和影片的格調一樣,主題曲清新隽永,悱恻婉轉,揮之不去。

光影流轉中,多少人攬起一簾心事,流淌一行清淚。

2008年9月,在波士頓交響樂大廳舉行的音樂會現場,兩位頂級的音樂家在此相遇,呈現了一次完美合奏。著名小号演奏家克裡斯·波提和著名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演繹的《天堂電影院》主題曲,另有一番韻味,柔腸寸斷,動人心魄。

聆聽欣賞中,我感覺清晰明白了,那句費解台詞的含義:以品質來選擇朋友,以智慧來判斷對手。。一如影片中的小鎮少年多多和放映師艾費多,亦師亦友,回憶中有歡樂時光,也不乏鬥智鬥勇,成就一段忘年交的深厚情誼。

判斷一個人的品質,看他的朋友;判斷一個人的能力,看他的對手。

大提琴遇到小号,是朋友,亦是對手。全然迥異,且各自張揚,彼此獨立,又互相成全,呈現一曲千千阙歌。

更深的孤獨,是遇不到高貴對手

完美演奏

“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

《天堂電影院》主題曲,由配樂大師埃裡奧·莫利康内作曲,柔美傷感,貫穿整部影片,傾訴着懷舊和感傷之情,堪稱是電影音樂靈魂之作。

當馬友友遇到克裡斯·波提,以完美的音樂之聲,讓聽者不禁潸然淚下。

馬友友是全球最偉大的古典音樂演奏家之一,與格萊美結緣次數最多的華人音樂家。他的大提琴演奏,令喬布斯感動不已,不相信一個凡人能做到這樣。他的琴聲被贊歎為有催人淚下的力量,心裡湧動着愛和無邊的思想,他的音樂讓世界連在了一起。

克裡斯·波提(Chris Botti)有着音樂家少見的俊朗迷人。他曾被美國《人物》雜志評為“全球五十大美男子”,明明可以靠臉吃飯,他卻憑音樂才華成就斐然。在樂迷們看來,他不僅在爵士圈内,且是美國所有器樂演奏的音樂家當中外型最好的。

“以外表選朋友 以智慧選對手”,是影片中老人對多多的教導。如果既是朋友又是合作對手,既有外表又有智慧,那是多麼幸運有趣的人生際遇啊……

銀幕内外,台上台下,我們分明看到了,完美的合作,你的對手一定同樣高貴迷人。

因為有愛,往事并不如煙

更深的孤獨,是遇不到高貴對手

多多和老人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應當更加堅強放得開,結果隻是回到了原點,仿佛從來沒離開過……”

曾經的小鎮少年多多,離家30年後,聽聞忘年交的影院放映師離世,他一朝歸來,昔日像老膠片一樣曆曆在目,感傷不已……

《天堂電影院》鏡頭描述的是上世紀50年代,生活在意大利南部偏僻小鎮的多多,從小就特别愛看電影,是以總盯着放映師艾費多看電影,并建立起亦師亦友的感情。他孤單貧窮的童年,因膠片上的絢爛人生作伴才有歡樂和回味。

更深的孤獨,是遇不到高貴對手

童年往事

放映師的個人生活并不如意,他以一個“失敗者”角色卻一直帶領着多多的成長,在他怯懦時給予鼓勵,失戀時給予安慰。

真純的初戀無疾而終,多多跌入低谷。老人說出了一生最重要的“台詞”,不是學說銀幕上賈利庫伯、亨利方達的,而是内心的原創。

“離開這被詛咒的地方。”他勸多多離開小鎮,實作自己的遠大前程:“每天在這裡,會把這當成全世界,會相信所有的事情一成不變。你得出去闖一闖。不要回來,忘記我們。”

最後告别後,多多看到了艾費多生前留給自己的一份特殊禮物。那是當年被要求剪掉的各種愛情片吻戲串起的一盒膠片。曆經情感坎坷的多多,勾起了無限回憶,似乎也明白了很多很多。

最好的相伴,是内心安甯中尚有無限盼望。最好的成長,是即使出走半生,歸來後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