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輔導員隊伍的職業榮譽感與歸屬感,提升輔導員專業素養,10月14日下午,湘潭理工學院學工黨支部組織開展“立德樹人守初心,不負青春擔使命”集中觀影《守望青春》輔導員主題活動。
電影《守望青春》是我國首部聚焦平凡而偉大高校輔導員題材的電影,它把“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範”“最美奮鬥者”大連海事大學教授曲建武的事迹搬上熒幕,突出了輔導員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诠釋了輔導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

湘潭理工學院全體輔導員參加了觀影活動,大家深受教育,一緻表示要“立德樹人守初心,不負青春擔使命 ”。
他們說
輔導員 餘楊楊
這部影片完美地诠釋了高校輔導員老師的責任與擔當。影片中的輔導員信念簡單而偉大,把學生帶向人生的正途,為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老師與學生的交流是學生青春時代的一個重要部分,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學生,溫暖、親切的老師形象會在學生默默産生強大的力量來促使學生進步。
影片很好地概括了青春期學生産生的問題,以及正确的處理方式,很有感觸,我感受到了為師者的責任和力量,也期望自己作為一名輔導員能以自己的學識、胸懷、理想抱負以及關懷感染學生,帶領學生一起為自己的前途不懈奮鬥,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奮鬥。
輔導員 李思維
歌頌老師的電影已經有很多,而《守望青春》把鏡頭對準大學輔導員這一群體,可謂角度獨特;我們熟悉的故事是國小中學,聯考前師生間的互相激勵,仿佛考上大學就是萬事大吉,卻往往忽略了這往往是年輕人最迷茫的關口;就像片中的老輔導員劉威所言:射出去的箭需要找到靶心。目标不再是單一的考試成績,而是多元化價值觀的交錯碰撞,這是比起聯考更加影響一生的關鍵路口,是以大學輔導員肩負起了比尋常老師更重的擔子。
電影以劉威作引,一開頭就提出了孔子孝道與現代平等思想的沖突,串聯出幾十年來形形色色具有代表性的學生:有人從自卑走向自強,有人從不學無術變為國家棟梁,也有人迷失在金錢與權力之中……片子通過劉威這個角色展現了大學輔導員海納百川的包容性,最終把迷途羔羊們都導向正軌;某種程度上他更像是個父親,所有學生的父親,這是一種中國人傳統仁義精神的傳承。
于我而言,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也希望自己将來能像片中的劉老師一樣,對學生無私奉獻,傾心關愛,能拉一把是一把,希望将來我的學生健康成長,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做好了也不枉此生了!
輔導員 餘佳佳
電影主要講述了五個學生和輔導員的故事。在影院裡很多輔導員們都是流着眼淚看完電影,故事不僅感人,而且真實。其實這些幾乎都是我們輔導員的日常工作,自己隻是做了日常應該做的工作,但卻收獲了學生許許多多的愛。看了電影以後,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自己工作的意義。我覺得再瑣碎的事情,都是學生的大事,我們辛苦一點也都值得。有時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專業心理知識和技能,于是我考取了心理咨詢師證書,還學習了更多實用的心理咨詢和心理療愈方法,就是希望能夠多幫助一些心理困境的學生,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我要用愛心、耐心做好輔導員工作。守望青春,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