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玄幻小說中都時常出現道祖、佛祖、魔祖、妖祖,無論是是他們的實力還是出身背景都時常讓讀者大呼過瘾,不過他們在小說中的能力可謂是五花八門,那麼傳統神話中他們又是如何被人們所傳誦呢?
01
魔祖羅睺
羅睺在古印度神話中曆來都是以邪惡的形象出現,素有“黑暗星”、“蝕星”等稱号。不過他的出身卻正好相反,作為神仙的後代,卻因為不守規矩而偷喝不死神水獲得了不死之身,東窗事發之後怨恨日月雙神的告密,便以吞噬太陽和月亮的方式加以報複,這才有了“蝕星”的外号。不過流傳到中國後,他的身份也逐漸被本土化。黑暗魔君搖身一變成了九曜星君中的一位,相比印度神話中的地位可謂一落千丈。
02
佛祖如來
如來佛祖在民間不可謂是如雷貫耳,不僅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主宰也對天下衆生了若指掌。除了坐下十二品功德蓮外,還擁有三十二相,其防禦能力及法術在很多藝術作品中幾乎都是無敵的存在。據說坐下蓮花具有提升修為的功能,是以民間創作中大多都是坐佛的形象。
無論是曆史上佛祖的原型還是小說中無所不能的神仙,其主要任務都是傳道,幫助身邊的人棄惡趨善、破迷得悟、斷惑證真,他傳經誦典被世人認可,人們争相前往,遠在千裡之外的東土玄奘也不畏艱險前往取經。《西遊記》是以誕生,相比書中設立的八十一難,玄奘所經曆的顯然更加艱險。
在各類藝術創作中,佛祖的法力毋庸置疑,在《西遊記》中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也難逃其手心,雖然原著中尊道抑佛,但也從側面反映了他在人們心中無所不能的形象。而他的手下雖然大多在聞經悟道,但他們的身手我們也在民間也多有所聞,相傳魔祖羅睺之子,在十大弟子中,被稱為“密行第一”,如此一來,魔祖的實力與佛祖顯然有天壤之别了。
03
道祖老君
許多洪荒小說中都對太上老君的法器大書特書,其中“太極圖”更是包羅萬象、神鬼莫測、威力無窮。相傳此圖是盤古開天辟地後其斧頭幻化而成,類似的傳說還有家喻戶曉老君紫金葫蘆乃是昆侖山上摘取等等。他的法器之多無窮無盡,而且大多都是吸收天地精華而自然形成,可以說他的強大與這些法器是密不可分的。
孫悟空當初前往西天請佛祖幫忙對抗青牛精,佛祖派了十八羅漢前往協助,結果不僅各自的武器被收,就連佛祖金丹砂也是以被收。而佛祖自己并不親往,想必是知道其背後玄機,多少是了解老君的手段,是以後來老君出手降伏青牛卻并沒有歸還金丹砂佛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絕口不提。這樣的實力卻在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饒了孫悟空,估計和孫悟空的師傅有很大的關系。
04
妖祖混鲲
妖祖混鲲在傳統神話中其實并不存在,不過随着時代的發展,創作者的思維不再局限于前人的珠玉。其名取自于莊子名篇《逍遙遊》中的北冥鲲鵬,稱其是真實存于北冥的上古神獸,而妖族混鲲之稱便是其幻化人形後所得的名号。
由于其翺翔于天地的本性,他在收徒上也從來是不拘一格,隻看資質不論種族,無論是海陸空的物種,隻要資質過人他都是來者不拒,但如此一來使得人類的數量遠不如其他物種的數量,使得其手下多是飛禽走獸妖魔精怪,故而才稱其為妖祖。
關于他的本事隻需知曉他衆多弟子中的一兩個得意弟子便可窺見一二,這便是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前者便是後來的如來佛祖,後者是孫悟空的授業恩師菩提祖師。就連本事強大的太上老君也與混鲲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因為他的師傅正是混鲲的師兄鴻鈞老祖,作為師侄其實力自然要低了許多。
05
小結
不難看出,在各類小說中這些大神的實力高低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的神話故事在道教産生後有了很大的變化,出于西方的神也是以曆來先降一級,而道教三清都是從老子的形象中衍生而來,是以老君無疑是天宮的創世神,如今洪荒小說中創作者天馬行空,将上古神話與曆代神話結合,混鲲就成了與鴻鈞老祖、女娲娘娘和陸壓道君齊名的第二代神仙,作者無疑是将其塑造為高于傳統道教諸神之上的角色。其實,在傳統經典中的記載,他們或有神迹但微乎其微,更多的都是以智者、長者、師者的形象言傳身教罷了。
參考資料:《西遊記》《封神演義》《莊子》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