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駐印度大使孫衛東:中印應走互利共赢的陽關道,而不是走你輸我赢的“獨木橋”

作者:環球網

來源:中國駐印度大使館

駐印度大使孫衛東:中印應走互利共赢的陽關道,而不是走你輸我赢的“獨木橋”

9月23日,駐印度大使孫衛東應邀以視訊方式出席四川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中國南亞研究中心和印度國防研究分析所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印進階别二軌對話開幕式并緻辭。中國前國務委員戴秉國出席開幕式。

孫衛東大使的緻辭如下:

尊敬的中國前國務委員戴秉國先生,

各位中印與會學者,

女士們,先生們,

下午好!

很榮幸出席第四屆中印進階别二軌對話。首先我想感謝戴秉國先生一直以來對中印關系傾注大量心血。您對中印關系的深邃見解總是令我們深受啟發,有助于我們撥開“迷霧”,找到中印關系正确方向。感謝活動主辦方四川大學和印度國防研究分析所為對話會所做的精心籌備。今天與會的是有分量的專家學者,很多人此前都在兩國外交、軍事、經濟領域承擔重要工作。我願借此機會同各位坦誠深入交換意見。

去年以來,中印關系面臨多年未遇的困難,至今仍在低谷徘徊。目前,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全球經濟複蘇乏力,阿富汗局勢突變,給地區形勢帶來重大影響。中印作為最大的開發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應該加強協調合作,共同抗擊疫情,共謀發展振興,共同維護亞洲團結,共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中印關系的現狀顯然不符合雙方的根本利益。兩國很多有識之士主張中印應改善關系,推動雙邊關系重回正軌。我願就此分享幾點看法。

一是中印作為兩個東方大國,要避免掉入西方陳舊思維的陷阱。按照西方所謂的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理論,中印這種相鄰大國必然視彼此為威脅和對手,競争、對抗是主要互動模式,勢力範圍、零和博弈、争奪霸權是口頭禅,你得我失、你赢我輸是必然結果。西方那套奉行強權政治、叢林法則的思維方式與21世紀和平、發展、合作、共赢的時代潮流背道而馳,不得人心。就算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如果肆意對他國進行軍事幹涉,企圖将自己的價值觀和社會制度強加于人,也注定要失敗。阿富汗就是最新例證。

中印作為文明古國,曆來追求“天下大同”、“世界一家”,崇尚包容和諧、求同存異。我們應當共同走和平發展的道路,讓兩國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是重蹈曆史的覆轍,走兩個發展中大國對立沖突的邪路。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的邏輯,我們的曆史智慧是“國霸必衰”。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一些印方人士認為中國已成為印度“主要威脅”和“戰略對手”,這是一種嚴重的戰略誤判,如果這種判斷成為印外交政策,可能變成“自我實作的預言”,這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二是要從全面的而非片面的角度看待兩國關系。中印關系是多層次、多元度的,有沖突和分歧,更有共識與合作。雙邊關系各方面應該互相促進,而非互相掣肘。我們要避免以偏概全,因小失大,隻見樹木不見森林。比如說,邊境地區和平安甯很重要,但這并不是雙邊關系的全部。

中方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中印關系,為此作出不懈努力。在印方遭遇第二波疫情嚴重沖擊時,中方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克服困難保障對印醫療物資供應暢通。中印務實合作契合雙方需求,互補性強。面臨疫情沖擊,兩國經貿合作逆勢而上,今年上半年達到575億美元,增長62%。兩國在國際地區問題上有廣泛共同利益。就在本月,兩國上司人共同出席了金磚國家上司人會晤和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共同探讨應對目前國際地區面臨的突出挑戰。搞壞關系隻需要一方,而搞好關系需要兩國一道努力。中印關系應是互相尊重、互相照顧彼此關切、合作共赢的雙車道,而不應該是一方提要求、開條件,另一方作出回應的單行線。

三是中印要堅持戰略自主,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印上世紀中葉赢得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實作國家發展,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力,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像中印這樣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發展隻能靠自己,不能靠别人。雙方的首要任務是實作發展振興,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目前,一些國家出于意識形态偏見和冷戰思維,大搞封閉排他、謀求遏制第三方的“小圈子”,鼓動集團對抗和地緣博弈。事實上,遏制别國不會讓自身發展得更好,拉幫結夥也不會讓自己更加安全。一旦上了别人的船,就由不得自己掌舵了。20年前,美國發動阿富汗戰争,不少國家登上美國的戰車。20年後,這些國家又得到什麼好處了?我們應當堅持真正的戰略自主,不光是在表态上,關鍵要展現在行動上。

朋友們,

今年我們隆重慶祝中國共産黨建黨一百周年。習近平主席莊嚴宣告,我們實作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曆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印度也在朝着自己的發展目标邁進。中印都需要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特别是周邊環境。我們要從兩國根本利益出發,探索兩個相鄰大國和睦相處、共同發展振興之道。

首先,中印要增進互信,把握雙邊關系正确方向。中印要打牢互信的基礎,堅持互不構成威脅、互為發展機遇,兩國是合作夥伴而非競争對手的戰略共識;要精心維護互信,不利于互信的事,再小也不做,有利于互信的事,再難也要努力去做,希望印方尊重中方在涉藏、涉台、南海等問題上的核心利益,謹言慎行,恪守承諾。要排除互信的幹擾,不幹涉對方内政,不要被懷有惡意的第三方挑撥離間,不加入針對另一方的“同盟”或“準同盟”。要培育互信的氛圍,官方人士、智庫學者、新聞媒體應當多發出理性和建設性的聲音,而不是相反。

第二,中印要加強對話,促進合作。今年以來,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同蘇傑生外長多次會面和通話,幾天前雙方還在杜尚别舉行了雙邊會見。我們要加強各層級、各領域溝通對話,推動兩國關系逐漸改善。兩國經貿合作潛力很大,但去年以來雙方合作受到一些印方人為的限制。我們應多架橋而非壘牆,多互補而非脫鈎。希望印方為中國企業在印投資營運創造一個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如果把中國企業都轟走了、擠跑了,對印方有什麼好處?這個問題值得印方認真想一想。此外,中印還應該就多邊事務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應對疫情、防災減貧、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維護開發中國家共同利益。

第三,中印要妥處分歧,避免分歧上升為争端。我們應該将邊界問題置于雙邊關系的适當位置,通過平等協商尋求公正合理和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中方始終本着積極态度妥善進行中印邊境問題,目前兩國邊境局勢總體向緩和方向發展。希望印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局勢持續趨穩并逐漸從應急處置向常态化管控轉變,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甯。對于其他方面的分歧,也要着眼縮小而非擴大的目标,坦誠溝通,尋求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

目前中印關系處在重要關口,需要我們作出正确抉擇。歸根結底,中印應當共同走互相尊重、對話合作、互利共赢的陽關道,而不是走互相對抗、猜忌消耗、你輸我赢的“獨木橋”。希望各位開誠布公地談中印關系面臨的現狀,負責任地提出建議,為中印關系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建言獻策。最後,預祝此次對話會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