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離家出走進戲班,中年成為影帝,他不是明星,是一位真正的角兒。老戲骨李保田,深受觀衆喜愛,卻一度被圈中人叫做“戲霸”,還有13家公司聯名将他封殺。而去年,高齡74歲的李保田出席頒獎典禮時,無論是中青年實力演員還是當紅流量藝人,全部起立向他緻敬,這是風向變了?還是當年另有隐情?

這裡是閑娛泡泡堂,堂主今天要講的就是一身倔脾氣的怪人影帝——李保田。
2005年,李保田把自己主演和擔任藝術總監的《欽差大臣》片方告了,訴由是:“原定30集的内容被‘注水’到了33集”。他說:“老百姓連‘注水肉’都不吃,為什麼看‘注水劇’?”官司打了兩年多,最終李保田勝訴,獲賠190萬。
擋人财路,自然落不到“好下場”。不久之後,十幾家影視公司聯手聲讨李保田,說他這個人不好合作,還給他扣上了“戲霸”的帽子。面對封殺,李保田隻回複:“就算以後不拍戲,也無所謂。”
翻開李保田的獲獎記錄,原本拿獎拿到手軟的他,從03年到14年整整9年顆粒無收。
這個“倔老頭”說到做到,沒戲拍就沒戲拍,他的“倔”可不是那會兒才有的。
1946年,李保田出生在江蘇徐州。他從小就叛逆,不好好讀書,喜歡逃學去看戲,而且他看戲都不花自己的錢。他在戲院門口盯着,等有些觀衆中途退場,他再拿着他們的票根進去看。
小李保田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地學到國小五年級,這一天中國雜技團到徐州演出,他看完之後大為震動,回家跟父親說自己不上學了,要去學戲。父親氣得把小李保田胖揍了一頓,而小李保田一氣之下竟然離家出走,真的去戲班報名了。
事實上,戲班裡的日子并不好過。小李保田是唯一一個從城裡來的孩子,師兄弟們抱團排擠他。趕上饑荒,小李保田吃不飽,練功卻不能停,終于支撐不住被送進了醫院。
李保田學的是最難的醜角
昏迷不醒的他還不知道,在那家醫院接受治療的還有他的父親。戲班雖然離家不遠,但是小李保田和父親都在怄氣,許久沒有聯系。醒來後,小李保田看到的第一眼就是父親,兩人默默注視着對方,所有怨氣都在那一瞬間和解了。
李保田回憶在醫院與父親相見
小李保田對父親說:“爸爸,你不要瞧不起我,等我将來成了大演員,我要爸爸來接成了大演員的小李保田回家。”但是他的父親沒有等到那一天便離開了人世。
李保田回憶父親落淚
1966年,小李保田已經長成了20歲的小夥子,轉入徐州地區文工團,在這裡一呆就是10年。從學徒到戲班台柱子,再到文工團的演員,晉升副團長,李保田一路走來甚是辛苦,他認真又有原則,曾有上司想把德不配位的人塞到機關來挑大梁,都被他義正言辭地拒絕。
1978年,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幹部進修班招生,國小都沒畢業的李保田壯着膽子報考,居然真的考上了。4年後,順利畢業的李保田又被學校破格留任為教師。
李保田真正在影視圈成名的時候,已經41歲了。在《人·鬼·情》中,他飾演一個長期精神壓抑的倔強父親,固執有争強好勝。這個角色讓他一舉斬獲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
從1990年開始,李保田幾乎每一年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1990年的《過年》,1991年的《菊豆》,1992年的《葛老爺子》,1993年的《鳳凰琴》……
《過年》主創合影
《過年》走上國際,摘得第4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别獎,在一衆演員的合影中,李保田穩坐C位;憑借《葛老爺子》,李保田獲得第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男主角獎;《鳳凰琴》更是讓他斬獲包括金雞、百花在内的三個影帝獎杯。
《鳳凰琴》劇照
而《菊豆》,是李保田和張藝謀的第一次合作。楊天青這個角色,張藝謀兜兜轉轉還是給了李保田,并且在拍攝結束後對他贊不絕口。
《菊豆》,李保田飾演楊天青
《菊豆》成為中國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電影,乘着這股東風,李保田也獲得了國際影評人的高度評價。
有許多人認為李保田在《菊豆》中的演出遠勝于鞏俐
從此之後,李保田成了張藝謀的禦用演員,出演《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時,壓抑猥瑣的楊天青脫胎換骨變成了叱咤上海灘的唐老大;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劇照
到了《有話好好說》,李保田又成了懦弱滑稽的知識分子,風頭蓋過了主演姜文。
《有話好好說》幕後,李保田第三次與張藝謀合作
而前面還有一個巅峰等着李保田。
90年代,随着《戲說乾隆》等港台電視劇在内地熱播,戲說曆史也成了大陸電視劇開拓的題材。
《宰相劉羅鍋》
1995年,《宰相劉羅鍋》橫空出世。已經49歲的李保田是這個劇組裡最大的腕兒了,還是小夥子的張國立、王剛在他面前顯得演技生澀。為了演好劉羅鍋,李保田從頭到尾馱着背,背上還塞了東西,拍了40集。
《宰相劉羅鍋》劇照
《宰相劉羅鍋》聲名大噪之後,作為男一号的李保田卻連電視劇的宣傳都沒參加。後來他自述說:“劉羅鍋和和珅都是封建制度下的産物,都是皇權的爪牙……我覺得這個角色對于推動中國社會進步、走向現代文明沒有任何現實意義,它隻是個宮廷戲說故事而已,大家看着樂一樂就完了……”
男主角這麼不識時務地評價自己的作品,可見李保田除了“倔”,還有點“怪”。
不僅如此,細心的觀衆可能發現,《宰相劉羅鍋》的“鐵三角”不久之後就沒有了李保田,取而代之的是張鐵林,李保田和張國立更是再也沒有合作過。面對外界的質疑,他坦然地說道:“人和人不一樣,有些人不可能在合作的。”
雖然出了名,李保田對演戲卻有自己的堅持——絕對不接同樣的角色,不然觀衆會厭煩。當别人變成了皇帝專業戶、後宮專業戶,賺得缽滿瓢滿,李保田拿出的卻是一個又一個性格鮮明的角色,照樣個個經典。
演《警察李“酒瓶”》時,李保田擔任藝術總監,他認為本子不夠好,跟編劇一集一集改劇本,自己也寝食不安,靠安眠藥才能睡個四五小時。
拍攝《南北大狀》時,有表現全城百姓的場面,片方卻隻雇了20個群演,李保田直接要求增加人數,為了等人齊,自己在烈日暴曬下等上四五個小時。
那些想着靠糊弄多賺點的黑心劇組,到他這全吃癟。
2003年,李保田領銜主演的古裝傳記電視劇《神醫喜來樂》播出,在劇中他飾演醫術高明,為人善良耿直,不屈不饒的滄州神醫喜來樂。
憑借在該劇中的經典表演,李保田獲得第23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第2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表演藝術男演員獎、最具人氣男演員獎、觀衆最喜愛的男演員獎等多個獎項,職業生涯達到了最高光時刻。
緊接着,就發生了李保田狀告《欽差大臣》以及影視公司聯手封殺他的事件。
在沒戲拍的時候,李保田也不去接廣告,他說君子愛财取之有道,廣告弄不好會影響我的角色。這不禁讓堂主想到電影《梅蘭芳》中,十三燕對穿着戲服來請安的梅蘭芳說:“你穿着戲衣來到這個世上,留神把戲裡的人物弄髒了。”
《梅蘭芳》十三燕:“你穿着戲衣來到這個世上,留神把戲裡的人物弄髒了。”
對于“戲霸”這個稱呼,李保田也十分坦然,說:“如今的‘霸’字帶有褒義,帶有品質保證和社會的貢獻,如果說我是‘戲惡霸’的話,那我會罵他……”
雖然格格不入,但這可能就是李保田誓不低頭的原則。作為中戲的老師,如今娛樂圈遍地都是星二代,李保田的兒子李彧報考中戲,卻整整考了6年,他甚至不願意為兒子走個後門。
李保田和兒子李彧
對好劇本的苛求加上“莫須有”的罪名,李保田的戲少之又少,讓很多人都逐漸淡忘了這位老戲骨。直到《李保田作品》出版,人們才發現這位昔日的影帝早就變成了另一個領域的藝術家。
鋼筆畫《自畫像》,李保田作品
張藝謀曾經評價李保田文化層次極高,還是他遇到的所有演員中全面素養最高的一個,在繪畫、雕塑、文學、美學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修養。
沒戲拍的日子裡,李保田也沒閑着。他深居簡出,從不應酬,閑暇時候就躲在自己15平的屋子裡,寫寫畫畫,過着世外桃源的生活。
重達三公斤的畫冊《李保田作品》收錄了他近三百幅繪畫、木雕等作品,創作時間跨度超過三十年。除了自身的天賦,李保田對創作的熱情,多少和早逝的弟弟有關。
鋼筆彩鉛畫《向日葵》,李保田2015年作品
李保田剛剛走紅的時候,弟弟去新疆寫生,為了省錢搭了便車,結果出了車禍。李保田一生内疚不已,他早想着如果當時自己有錢給弟弟,也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他的孜孜不倦,也有些帶着弟弟的遺志創作下去的意思。
其實這些年來,李保田也沒有放棄自己熱愛的表演,隻是他的作品距離“商業”的概念都很遠。“戲好人清高”,依舊是許多人對李保田的第一印象。
2020年,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把終身成就電視藝術家獎授予李保田。他在頒獎典禮上說道:“這些年我為大家服務的少了,并不是機會少了。機會一點也不少,而是角色我不喜歡。這麼多的老頭找我,都是千人一面,沒有挑戰性就不想演。”
言語之間,依然透露着那股子傲氣,那股傲氣曾經帶他走向巅峰,又讓他跌落低谷,他卻仍然不願意磨掉自己的棱角。
現在出不來李保田這樣的演員,是因為沒有純粹的環境,也是因為現在的人少有這樣的心氣兒。追求純粹的藝術家少之又少,保留風骨的更是無幾,我們沒有理由忘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