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h1 class="pgc-h-center-line">宜昌小吃名錄</h1>

<h1 class="pgc-h-center-line">博雅微文君</h1>

(謝謝您的關注、閱讀。本文共計1810字,閱讀全文大約需要1分鐘。)

宜昌,古稱夷陵,其得名于“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此地山水相會、西接川渝、南連荊湘,故得有物産豐饒、吃食多樣。

閑話暫且不表,列位但看此宜昌、宜居之城裡宜商、宜食的美食就是人間樂事了。

此不啻極視聽之娛,更能盡口腹之欲,有詩為證:

自笑平生為口忙,吳姬壓酒勸人嘗。

縱是清貧廉太守,好竹連山覺筍香。

宜昌小吃名錄如下:

1、 峽口豆花:

俗名豆腐腦,為陵峽之特有小吃。

因其取良水、用好豆,并以石磨精研、石膏點治,做工精細。

故該豆花以潔白如乳、細膩似脂而遐迩聞名。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2、 香辣蝦:

或取材于近鄰潛江,或采料于本地江澤。

其蝦孔武,活力十足;其肉鮮嫩,汁水豐厚;其味香辣麻鮮,引人飽啖,不舍投箸。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3、 雞泥桃花魚:

名為魚,實非魚也,藻類也。其生于桃花時節,遊于碧溪之間,形如桃花。

或潔白無瑕,或淡抹紅妝,或色呈乳黃。其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與兩岸桃花交相輝映、可亂真僞。

暮春時節,桃花杳然,桃花魚亦随之無行迹,不知所蹤。其味雅淡、其色嬌豔,望之尤有昭君浣衣、明妃初妝之韻。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4、 長江肥魚:

長江風情,宜昌土菜。名為肥魚,蓋回(鮰)魚之音謬也,并與肥膘共蒸也。

其魚肉鮮嫩、湯汁肥美,菜肴清淡、風味純正,于酒樓上、在江船中,溫酒食此。

若複聽夜雨潇潇灑江天,遙望明月迢迢出鬥牛,更别有一番風味。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5、 風味臘肉:

精選本地土豬好肉,承傳土家古法腌制,尤且迎合現代工藝。

其以松柏為炭、刨花為薪,慢烘精烤。加之以冬陽之曝、嚴霜之露;迫之于礦鹽之鹹、漬料之香。

其色绛、其味鮮、其品純、其香特。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6、 蘿蔔餃子:

内含秋蘿蔔絲,又有秋蘿蔔餡,以菜油炸制,炸至金黃,形如餃子。

食之外酥内軟、辣而尤香、味鮮可口。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7、 夷陵春卷:

以雞蛋、面粉攤為薄皮,将韭菜、臘肉、豆腐幹、香菌等稍加煸炒卷入,炸至金黃色,即可食用。

此菜外酥内嫩、香軟可口。若逢春冬荠菜新出,洗淨剁餡做食,辛棄疾“春在西江荠菜頭”之言不虛也。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8、 涼蝦:

以大米、玉米等為原料,以紅糖水為調料,夏日放冰、冬可加熱,飲之清涼解渴,風味尤佳,深為此地居民所喜。

其于尋常巷弄、時尚餐廳皆有,價廉物美,還可據食客自身所好添些佐料入味、施點果品為綴。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9、 涼拌魚腥草:

又名節節根、節兒根,實為草藥,此處并做涼菜,古之藥食同源,不虛也。

此菜可配以蔥姜蒜、醬醋、味精、麻油,其味脆嫩、清香、爽口,有清熱、解毒、消炎之功效,為鄂西人所喜,常做火鍋配料、桌上小菜。

然于外地食客而言,對此不可大嚼,謹遵此言,當無悔疚。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10、 炕洋芋:

肇自土家,澤被鄂西。“炕”出于煎炒焖炸之外,而“洋芋”則尋常普通,即洋芋、馬鈴薯也。

其需将洋芋煮至半熟,撈起,放入鍋内,以菜油炕熟,待色至焦黃,複放鹽、蒜末、辣椒粉,拌勻即可。

客至人來,奉上一碗,不亞于“當浮一大白”之好客也。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11、 三遊神仙雞:

元白足迹在,三蘇逸興長,此語不虛。

此菜系以仔雞為原料,經宰殺治淨後,将其置于砂缽,以調料腌漬,複加以高湯、香料、冰糖等燒沸,後轉小火,至汁濃雞熟裝盤。

其色亮香醇,汁鮮味正,此精純之品格,實鑒學士文章之高古也。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12、 踏豆餅:

宜昌名吃,歲尾年貨,各家必備。

其先将大米、綠豆、黃豆以水浸泡,磨制成漿,複取之攤作薄餅,待稍涼即疊折兒切細,複晾幹。

此可即食,可長儲。

雖是豆米之粗糧,無遜粉糜之精細;味盡稻菽還多緻,形如粉面别有情。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13、 土家蒸肉:

時維臘月,序數三冬。為備年貨,特殺年豬。

此時即以鮮肉為主料,佐以南瓜、辣椒、洋芋、玉米面少許,輔以調料入味,攪拌至肉表色澤均勻,則以大鍋、猛火蒸熟。

其色如醬,其香奇醇,其味絕美。蘇東坡雲:“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14、 頂頂糕:

以大米粉、糯米粉、紅糖為原料,放于特制之木格内,置于火上蒸熟即可。

其得名于取出時由木頂頂出,此地另有一雞名曰“嘎嘎”,取其鳴聲自咲也。

此糕松軟帶糯,其味清甜不膩,老少鹹宜。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15、 蕃薯幹:

本地诨名“苕果子”、“苕幹”、“苕酥”。取材純粹,工藝簡單,口味香甜。

先将蕃薯洗淨、蒸熟,切為條狀,爾後曬幹,即可使用。

或以油炸制,或以沙烘炒,皆不減其味,反增其香。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16、 紅油小面:

小面,方言也,即素面;紅油,辣湯也,實川渝口味。

然入鄉變俗,渝中素面在此則可加肉湯葷食;川内麻辣在這則一變為鹹辣鮮香。

或有蔥花作綴,如白玉有翠;常得紅湯相圍,猶丹霞近月。

小吃食,大景觀,院裡乾坤,洞中天地,大抵如此。

以古白話寫湖北宜昌尋常巷陌裡的小吃:文字裡色香情味、做法俱全宜昌小吃名錄博雅微文君

此名錄或有缺殘、抑或遺漏。列位慧眼如炬、知微見著,定能查缺補漏,若看君不定賜教,我心則夷。

謝謝您的關注、閱讀。如果您有什麼所思所想,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也歡迎點贊,歡迎關注@博雅微文君,以便檢視更多優質文章。謝謝![玫瑰]

往期文章:李白杜甫遊過的宜昌你來過沒有?坐船遊宜昌三峽,相伴品美景美食

說烤肉:關于貼秋膘、宴賓客、品美食、長知識的一篇小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