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鳕魚漢堡裡的鳕魚,并不是真正的鳕魚,你知道嗎?

相信很多人知道“鳕魚”這個詞,大概都是源于肯德基的“鳕魚漢堡”。不知何時,鳕魚走入了大衆的視野,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推薦,各種鳕魚的副食品應運而生。鳕魚排、鳕魚漢堡、鳕魚柳、鳕魚丸……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食物真的都是用鳕魚做的嗎?

超市裡時常會看到出售冷凍鳕魚肉,也許你喜歡吃“鳕魚排”,但實際上你可能從未吃過鳕魚。聽海寶從頭說起,魚類中有個鳕形目,鳕形目裡有個鳕科,鳕科裡有個鳕屬,鳕屬裡有三種魚。它們分别是大西洋鳕魚、格陵蘭鳕魚和太平洋鳕魚。這三種魚才是名副其實的鳕魚,其餘的都算不上鳕魚。

我們最常見的是大西洋鳕魚。這是一種生活在大西洋北部的冷水魚,最大體長将近兩米,肉質細嫩,魚骨粗壯,無小刺,産量高。一千多年前,北歐的漁夫們就開始捕撈大西洋鳕魚了,它們把捕撈的大西洋鳕魚制作成各種鹹魚和魚幹,與其他國家交易。

後來随着工業革命的發展,人們可以儲存新鮮的鳕魚供貴族食用。掠奪者的胃口越來越大,大量的鳕魚被捕撈宰殺,自然惡性循環,終于在1970年,鳕魚産量急劇下降,就快要變成瀕危魚種。近些年随着保護意識的增強,大西洋鳕魚逐漸恢複正常數量。

太平洋鳕魚分布于太平洋北部沿岸海域,産于我國黃渤海及東海北部,是一種較為名貴的深海魚類,它個頭較小,口感和大西洋鳕魚沒有差别。膠東地區的漁民又叫它“大頭腥”,正因為關注少,是以每年産量比較穩定。由于廉價,更多的太平洋鳕魚被制成冷凍魚片銷往世界各地。

最後是鳕魚中的貴族——格陵蘭鳕魚。在我國的市面上幾乎見不到它的身影。

市面上産量最大的“鳕魚”其實是黃線狹鳕,它是全球商業捕撈規模第二大的魚類。包括鳕魚漢堡、蟹肉棒、魚丸、魚排等等在内,幾乎都是黃線狹鳕為原材料制作的。 此外,還有裸蓋魚(藍鳕)、油魚、庸鲽等也喜歡冒充鳕魚。

無論是哪種鳕魚,隻要味道好,品質有保證,消費者就不會計較。盡管不同的鳕魚之間所含的營養物質可能會略有差别,但總歸來說,大家都是海魚,又都是深海魚,隻要價格公道,根本不需要冒充“鳕魚”,消費者也是會購買的,您說是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