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隔離的重症醫學科,他們成為患者的暖心依靠

作者:三湘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10月27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琪 通訊員 王曉花 谷梅)重症醫學科往往令人感覺十分神秘。在隔離的空間,家屬無法在身邊陪伴照顧,患者時常感到孤獨無助,長時間卧床,導緻日常清潔都成了現實問題。

湖南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黨支部開展“我為群衆辦實事,小小舉動暖人心”系列患者服務工作,有效提升了患者就醫體驗,讓患者在隔離空間裡感受到了醫患間的溫暖。

被隔離的重症醫學科,他們成為患者的暖心依靠

化身“專業發型師”

27日,明媚的陽光透過玻璃窗,投進來一絲絲暖意,護士們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3床劉叔叔的頭發油了,我們給他洗個頭發吧。” 說罷,兩位美小護撸起袖子就開始幹活了。她們耐心地跟叔叔溝通好洗頭發的相關事宜,便有條不紊準備用物。試過水溫,墊好專用洗發盆,小心翼翼地托起叔叔的頭,打濕頭發,上洗髮乳,按摩,沖水,吹幹……整個過程中,動作溫柔而娴熟。

洗完頭發清清爽爽的叔叔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你們不僅醫術高,洗頭發都這麼專業,謝謝你們了!” 在這裡,每天都會有這樣“專業的發型師”,主動給患者洗頭,他們為能給病人做點小事,感到幸福而滿足。

在黨員同志的帶領下,重症醫學科湧現了很多這樣“專業的發型師”。支部制定了詳細的洗頭登記表,每兩天給患者洗一次頭,成為了長期的一項特色服務,小小的舉動,卻讓患者感到幸福而滿足。

被隔離的重症醫學科,他們成為患者的暖心依靠

化身“暖心美甲師”

重症病房,大部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家屬又不能陪在身邊,指甲長了容易藏污納垢,皮膚幹燥容易起皮。黨員同志帶頭開展“美甲護膚”活動,切實解決患者急難愁盼的問題。

每天晨交班後,大家都會分頭細心檢查患者指甲、胡須,熱心地為他們擦洗、修剪,保證清潔;有黨員同志自發從家裡帶來潤膚乳,為皮膚幹燥的病人泡腳、塗抹護手霜、潤膚乳。兩個因病情需要長住重症監護室的病人,面對醫護人員的細心照料,家屬都紛紛豎起大拇指,欣慰地說:“在監護室住了這麼久,不僅沒有壓瘡,皮膚都比入院前嬌嫩了很多。”

在患者家屬眼中,這不隻是一群能打針、換藥、緊急搶救、減輕病人痛苦的醫務人員,更是一個個會為患者設身處地着想的親人。

化身“臨時小家屬”

18床爺爺是個氣管切開的患者,不能正常地進行語言交流,隻能依賴文字和體态語言,加之多重耐藥菌感染被隔離在單間,他很是焦慮。

黨員護士黃登了解情況後帶頭充當起他的“小家屬”,隻要一有空就會到床邊陪他聊天,耐心地看他在紙闆上一筆一劃吐露心聲,并适時的疏導。就這樣認真的聆聽,靜靜的陪伴,爺爺的心态漸漸有了好轉。

出院的時候,爺爺在紙闆上寫道:“ICU大門緊閉,看不到家人,很孤單,還好有你們這些可愛的小家屬,我才一點不害怕。”這裡的醫護人員,是身着盔甲的戰士,每天都在經曆着急診救治,生死時速的考驗。他們也是一群身着白衣的天使,用關愛和陪伴,溫暖着每一個渴望活着的人們。

“我為群衆辦實事”,是铿锵号召,也是精神傳承。為群衆辦一件實事不難,難的是在于堅持。重症醫學科黨支部跟緊黨的步伐,将“我為群衆辦實事”烙在每個從業人員的心底,讓大家時刻想着自己可以做什麼,還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