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前佛法無邊的玄奘法師,死後舍利竟然被争搶至世界各地,太痛心

作者:紅星新聞

自古以來,高僧的舍利便是各僧院和信衆推崇的聖物。玄奘法師身故後,便留下骨舍利。時至今日,全世界尚有九處寺廟供奉着玄奘舍利。

生前佛法無邊的玄奘法師,死後舍利竟然被争搶至世界各地,太痛心

高僧的遺骨為什麼被分成九份供奉在不同的地方呢?這些舍利又被供奉于哪個國家呢?

今天,我們便來聊聊玄奘法師圓寂後舍利的去向。

舍利,是印度佛教的說法,意為高僧的遺骨。有些高僧的遺體在火化後會形成結晶體,這種結晶體亦被稱作舍利子。今天我們要談的玄奘舍利,從類别上來看屬“骨舍利”。以佛家的角度來看,唯有功德無量的高僧才能修成舍利。

佛經中稱,隻有修行者通過在戒、定、慧三方面的修持,加上他前生積累的大願力,才能形成舍利。因為達到這種層次的高僧少之又少,是以每個舍利都是異常珍貴的。用凡俗的價值去衡量舍利,是一種不正确的做法。舍利的内涵,在于文化。

據說佛陀涅槃時,火化總共産生了一石六鬥的舍利。當時印度的八個國王,紛紛争搶佛陀的舍利,每個人都争取到一塊佛骨。這些國王将佛骨舍利帶回自己的國度,興建寶塔并加以供奉,讓佛陀庇佑治下的子民。

自此之後,供奉高僧舍利便成為佛學界的慣例,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虛、章嘉等知名法師,他們在圓寂後均留下數量不等的舍利,這些舍利均被完好地供奉在僧院中。玄奘法師在佛學界的聲譽非常高,是以玄奘舍利始終是佛教僧院推崇的對象。

麟德元年二月,大唐高僧玄奘于長安玉華寺圓寂,與世長辭。同年四月,按照聖僧玄奘生前所立的遺囑,其骨殖被安葬于白鹿原。唐高宗對于玄奘法師的葬禮十分重視,斥巨資于白鹿原修建興教寺。在随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玄奘的骨舍利都是被供奉在這處寺廟中的。

生前佛法無邊的玄奘法師,死後舍利竟然被争搶至世界各地,太痛心

興教寺挺過了安史之亂,卻沒能挺過黃巢之亂。在這場舉國動蕩中,興教寺被起義軍焚燒殆盡。幸而寺廟裡的僧人将玄奘法師的骨舍利帶走,安放在終南山紫閣寺中。五代十國的大動蕩,使宗教一度蕭條。終南山紫閣寺在亂世之中鮮有香火,沒過多久便蕭條了。

到了北宋時期,紫閣寺已成為無人問津的荒山古寺。寺裡的和尚,走的走逃的逃,留在寺裡的僅剩幾個垂暮的老僧。若是這些老僧過世,恐怕這座寺廟便會徹底頹廢,消失在塵煙中。《金陵梵刹志》有雲:

“古迹三藏塔,唐時建在寺内左,宋天禧寺僧可政往陝西紫閣寺得到唐玄奘頂骨,歸塔于此。”

天禧寺的住持方丈可政,不忍見玄奘頂骨無人看護,于是,他便請求紫閣寺的住持移交玄奘頂骨。随後,天禧寺住持親自将玄奘頂骨請到香火鼎盛的南京天禧寺,設塔供奉。自此,玄奘的骨設立與南京這座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北宋到明初,已更名為長幹寺的天禧寺依舊保持着鼎盛的香火。金陵的信衆很多,是以寺廟經費不愁,後來更有居士出資在南崗修建佛塔,将玄奘頂骨重新安置。可惜的是,明初經濟蕭條,沒過多久南京的長幹寺也頹廢了。

到了成祖永樂十年,為了促進佛教發展,朝廷出資于天禧寺原址翻修大報恩寺,并建造了堪稱“中世紀第七大奇迹”的琉璃寶塔。玄奘三藏塔墓前,一座高聳的三藏殿拔地而起,成為大報恩寺的标志性建築。

生前佛法無邊的玄奘法師,死後舍利竟然被争搶至世界各地,太痛心

我們雖然無緣窺見大報恩寺的香火鼎盛,但在清人所繪的《大報恩寺全圖》中,依舊能看到位于大報恩寺東側的三藏佛塔。寺廟向來是與香火收入直接挂鈎的,越是香火鼎盛的寺廟,僧人對佛骨的看護也就越周全。在幾百年的時間裡,玄奘佛骨受到了時人的保護。清聖祖時期,大報恩寺又迎來全面整修,三藏佛塔煥然一新。

世事無常,鹹豐六年,大報恩寺面臨毀滅性打擊。太平天國的戰火席卷南方,金陵亦被反賊所奪。由于大報恩寺與太平軍信仰不和,遭到太平軍的摧毀,古刹與佛塔毀于一旦,三藏佛骨亦被深埋地下。時人以為三藏的佛骨已經随着大報恩寺的毀滅不複存在,是以世人逐漸将其淡忘。

1942年,中國正面臨最慘痛的一段時光。當時駐守在南京中華門外的軍國主義分子高森隆介,率軍隊和民夫前往大報恩寺舊址,企圖在此地修建神社,供奉日本的鬼神。(另說高森隆介修建的是飛機場,也有人說當時日本人修建的是軍事倉庫)民夫在破土動工時,從土裡挖掘出一個石函,石函的上面雕刻着文字,記叙着玄奘舍利輾轉的來龍去脈。

玄奘乃何許人也?東土佛教的創始者。

我們知道,日本佛教便是從中原傳播過去的,是以玄奘亦在日本享譽盛望。狡猾的日本人發現這石函中有可能是玄奘的佛骨之後,立即“請”來南京地區的文物工作者,指令他們辨識佛骨。經過文物工作者的判斷,佛骨果真是玄奘法師的。意識到舍利的價值之後,日本人立即封鎖消息,殺掉了參與挖掘的民工,企圖将真相掩蓋,神不知鬼不覺地将佛骨輸送回日本。

類似的文化掠奪,在曆史上頻繁上演。

日本人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在中國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将玄奘佛骨送往日本,然後編造出一段玄奘東渡的傳說,将玄奘打造成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生前佛法無邊的玄奘法師,死後舍利竟然被争搶至世界各地,太痛心

幸而日本人的詭計沒能得逞,日本兵雖封鎖了消息,但仍有不少知情的民工将消息走漏了出來。這件事被披露之後,迅速在輿論上掀起軒然大波。

1943年2月3日,關于玄奘佛骨出土的消息刊登在《國民日報》上。幾天後,中央廣播電台,《中報》等媒體也争相報道了此事。由于各方記者都在密切跟蹤,是以日軍迫于輿論壓力不得不承認玄奘佛骨出土的事實,并對外展示了發掘報告。

高森部隊将佛骨轉交給汪精衛政府,期間包括佛骨舍利在内,共有許多出土的文物被移交。玄奘法師聲名卓著,以至于當時的社會各界紛紛請求供奉佛骨。最終,南京汪精衛政府策劃了一場分送典禮,将佛骨一分為三,分别由汪精衛政府、北京、日本各得一份。

後來,汪精衛政府将盛放佛骨的石函重新安葬,地點選在南京的普德寺,再後來,又變成玄武湖畔的小九華山。南京的這份佛骨舍利,後被一分為二,一份被供奉在小九華山的佛塔中,另一份則由雞鳴山文物保管委員會保管。

中央文物保管委員會的這份佛骨,在1949年後幾經轉手,最終來到南京博物館。1953年,南京博物館又将佛骨送往南京毗盧寺供奉。1963年,時值玄奘法師圓寂一千三百年,栖霞寺準備召開紀念法會,特請來這份佛骨。1973年,南京靈骨寺修繕完畢,佛骨又被轉移到玄奘紀念堂附近的佛牙塔裡。

生前佛法無邊的玄奘法師,死後舍利竟然被争搶至世界各地,太痛心

北京迎請的這份舍利就比較特殊了,早先這份佛骨被送往中南海團城。後來佛骨被一分為四,一份被送往天津大悲院的佛塔中,這份佛骨後來因外交活動被贈予印度總理尼赫魯,至今仍被供奉于爛陀寺裡。另一份被供奉在北海觀音殿,後來又相繼被迎請到法源寺、法濟寺。遺憾的是,這份佛骨經文革的動蕩後不知所蹤,疑似被毀。第三份被送往成都文殊院,至今尚在。第四份原被送往廣州六榕寺,同樣在文革期間不知所蹤。

被日本人帶走的玄奘佛骨,先是被送往東京增芝上寺,後來又被送往埼玉縣的慈恩寺。1947年,日本佛教協會于慈恩寺集資修建了佛塔,專門用于供奉聖僧的骨舍利。兩年後佛塔竣工,經一場納骨儀式後舍利正式被供奉在慈恩寺佛塔中。1955年,我國台灣的佛教學會向日本當局申請,于是慈恩寺的這份佛骨舍利被一分為二,其中一份被移交到台灣儲存。現在,這份佛骨舍利被供奉于台北日月潭玄奘寺。

以上,便是佛骨舍利于上世紀中葉的歸處。

生前佛法無邊的玄奘法師,死後舍利竟然被争搶至世界各地,太痛心

再後來,一些玄奘舍利被繼續分割轉送,但并沒有出現遺失的情況。南京靈谷寺的那份佛骨舍利被一分為二,一份被送往台灣新竹市玄奘大學。

1997年,台灣佛教協會創立了玄奘人文學院,創辦人了中法師來到大陸,向靈谷寺提出申請,希望能分一顆舍利供奉在玄奘人文學院的校園裡。為了達成這一目的,了中法師與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相繼奔走,争取到國務院的準許。

最終,在海峽兩岸人民的熱望中,佛骨被護送到寶島台灣。這次的佛教盛世,促進了兩岸關系,實乃國之幸事。

參考資料:

【《玄奘佛骨舍利之謎》、《續高僧傳》、《酉陽雜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