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陷阱相機拍攝到極其罕見的小犀牛

導語:一段新視訊拍攝到了爪哇犀牛幼崽(Javan rhino),讓這種極度瀕危的物種數量增加到了60頭。

陷阱相機拍攝到極其罕見的小犀牛

印度尼西亞烏戎庫隆(Ujung Kulon)國家公園裡安放的一台陷阱相機拍攝的一段視訊中,有一頭極度瀕危的爪哇犀牛和一頭幼崽。©烏戎庫隆國家公園

撰文:Rachel Becker,國家公園

一頭小犀牛從灌木叢中鑽了出來,扇了扇大耳朵。在它後邊不遠處,它的媽媽也跟着出來了,警覺地望着四周。

這個小家夥可不一般。它是印度尼西亞烏戎庫隆國家公園裡的陷阱相機拍攝到的三頭新爪哇犀牛之一。該國家公園是爪哇犀牛這一極度瀕危亞種的最後栖息地。

如今,地球上僅有60頭爪哇犀牛,而且這一數字還是過去50年裡逐漸恢複起來的。

連年的偷獵、栖息地慘遭破壞,使許多爪哇犀牛死去。現在,剩下的這些犀牛都聚集在這座國家公園裡面。

負責維護陷阱相機的是世界自然基金會,該組織的物種保護項目負責人Barney Long稱,這份拍到新幼崽的錄像就是我們重拾希望的一個理由。

這是因為,“它證明了爪哇犀牛正在野外進行繁殖”,自從圈養之後,這樣的情況從來沒有發生過,是以,這頭小犀牛尤其稀罕。

Long說:“我認為,最值得紀念的事就是犀牛數量開始恢複了。這段視訊證明,有了正确的保護措施,你就會得到更多幼崽。”

尚未渡過難關

然而,這一物種的命運仍然懸而未決。

一方面,烏戎庫隆國家公園距離Anak Krakatau活火山的距離非常近,一次大噴發就能把犀牛種群毀于一旦。另一方面,60頭犀牛,差不多已經達到這座國家公園所能供養的最大數量。

據Long介紹,雌性犀牛每隔三到五年就會産下一頭小犀牛,但是,當犀牛種群密度變大時,其生育頻率就會降低。

為了讓這個犀牛種群一邊緩慢恢複,一邊不降低生育率,世界自然基金會正在為它們尋找新家園。

此外,他們還雇傭了巡邏員,并鼓勵當地人保護這些犀牛免受偷獵者傷害。2010年,越南的偷獵者曾将本國的最後幾頭犀牛殘忍殺害。

Long說:“我們需要對這個物種給予更多的關注。我們會讓它們恢複的,我們知道怎麼做。但是,我們需要全世界都來關注它們。”

(譯者:mike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