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5月份後,威海市“發熱伴血小闆減少綜合征”,俗稱蜱蟲病,呈現增多趨勢,個别病例病情嚴重甚至出現死亡。提醒廣大市民,尤其是生活在農村、從事農業勞動和野外作業的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避免被蜱叮咬,積極預防蜱傳疾病。隻要我們采取正确的方法,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這種疾病是完全可防、可控的。
什麼是蜱蟲
蜱蟲屬于寄螨目、蜱總科。成蟲在軀體背面有殼質化較強的盾闆,通稱為硬蜱,屬硬蜱科;無盾闆者,通稱為軟蜱,屬軟蜱科。蜱是許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
每年5月—7月,是蜱蟲繁殖的活躍期,這個時候也最容易被蜱蟲咬傷。蜱蟲叮咬可引起的疾病很多,包括蜱癱瘓症、蜱咬熱、新型布尼亞病毒感染、萊姆病、森林腦炎、新疆出血熱等,嚴重的可以引起死亡。蜱蟲更為人所知的是其體内的發熱伴血小闆減少綜合征病毒(也稱新型布尼亞病毒),這種病毒可以通過蜱蟲叮咬而傳播給人,引起發熱伴血小闆減少綜合征,輕則表現為發熱乏力,重則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緻死率為15%。
一旦不幸被咬傷,這樣處理
切記千萬不能自己往下拽,因為蜱蟲咬了人之後,不容易弄掉,它會将自己的整個口器嵌進皮膚裡吸血,同時分泌有害物質。如果自己強行硬拽,很容易導緻口器留在皮膚裡,引發感染。
取蜱的主要方法有:向蜱體表滴碘酊、酒精或乙醇,用煤油、氯仿、松節油、醋或旱煙油等塗于蜱蟲的頭部,使蜱蟲自行脫落;用凡士林、色拉油、液體石蠟、甘油厚塗蜱的頭部,使其窒息,然後用鑷子輕輕把蜱蟲拉出;應用小鑷子夾住近口部,盡量靠近皮膚,向上、向前輕輕提取,緩慢用力,避免将蜱蟲拔斷。蜱蟲越早取出越好,是以就醫不友善時,早期可自行依照上述方法取蟲,但是如果以上方法均不能完整地将蜱蟲取出,或取出後出現發熱、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症狀,一定盡早就醫,由專業的醫生處理,必要時進行手術取蟲。
如何預防蜱蟲病
蜱蟲一般在丘陵地帶出沒,是以大家去野外活動時一定要注意防護。應盡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卧,如需進入,建議穿長袖衣服,不要穿涼鞋,紮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裡,也一定戴上一頂帽子,預防咬傷頭皮。且在當天的戶外活動結束後,要仔細檢查身體和衣物,看是否有蜱蟲叮咬或爬上。
威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