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作者:LAOWA老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網上看到這種微距圖檔,與普通的照片不同,它們看上去更加高清,銳利,被拍攝物的紋理也更加細膩,清晰。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例如下圖這隻螞蟻,經圖檔放大,我們還能看到它身上的絨毛、甲殼上的紋理甚至是複眼的結構。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老蛙 25mm F2.8 Ultra Macro 2.5-5.0X 拍攝

而它,僅僅是一隻比小拇指指尖還要小的,需要以毫米作為計量機關的小螞蟻。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頭部細節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尾部細節

當然不僅僅局限于動物、昆蟲,植物也有表現出同樣令人驚歎的紋理。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鸢蘿松花蕊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細節放大

圖檔放大後能看到花粉上的細節,像一顆顆“小地雷”吸附在植株上。

這類圖檔似乎看不到“景深”這個概念,物體全面清晰,它們純粹而又簡潔,旨在表現生命的鬼斧神工。那麼這些照片又是如何拍攝的呢?

景深合成!

每張“無景深”的微距照片并不是單張拍攝而成,背後是由幾十或者幾百張照片拼合而成。

例如下面這張圖檔: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這是一隻全異盲切葉蟻。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圖檔放大後,螞蟻頭部的“溝壑”、絨毛依然清晰銳利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為了得到這張圖檔,筆者拍攝了70多張照片,并通過後期堆棧合成的方法,方才實作。可為什麼一張簡簡單單的圖檔需要如此龐大的工作量?

原因在于每支鏡頭的最佳畫質需要在特定的光圈下才能實作。這張照片的拍攝鏡頭為老蛙的 25mm F2.8 Ultra Macro 2.5-5.0X 。它在光圈F2.8或F4的時候表現出最佳畫質,雖然随着光圈變小,它的景深會變深,但由于光學的“衍射現象”會使得畫質變“肉”很多,如下圖所示: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F4光圈拍攝

F4光圈下景深雖然很淺,但圖檔能經得起放大的考驗。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F8光圈拍攝

F8光圈下的景深變深了一點,但放大之後發現畫質有所下降,雖然并不明顯。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F16光圈拍攝

F16光圈下,螞蟻的整個頭部都清晰了,但經放大,明顯能感覺到畫面“肉”了不少。

是以為了讓最終的成像呈現出最好的效果,就需要在畫質較好的較大光圈下,拍攝每個焦平面的照片(如圖例所示,采用F4的光圈)最後進行合成,換句話說就是:讓鏡頭的最佳畫質覆寫每一寸焦平面。而畫質較好時,往往景深很淺,是以需要進行大量的拍攝,實作焦平面的全覆寫。

器材準備及介紹

一、鏡頭選擇

要拍攝銳利清晰的微距大片,首先需要的便是一款高素質的微距鏡頭!筆者常使用的是兩款微距頭:老蛙的100mm F2.8 CA-Dreamer Macro 2倍放大微距鏡頭與老蛙的 25mm F2.8 Ultra Macro 2.5-5.0倍放大微距鏡頭 。為什麼選擇這兩款?因為老蛙鏡頭有更豐富的放大倍數選擇,也在高倍數的放大下保持了不俗的畫質,給了作者探索更多生命奇觀的可能。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再簡單說一下什麼是放大倍率,或許對想涉足微距領域的朋友購買鏡頭有一定的幫助。

比如一倍的放大倍率,是指物體投射到傳感器上的大小與實際尺寸的比例是1:1。

尺子的刻度可以很直覺地反映這個概念,全畫幅相機傳感器尺寸為35.9*24mm,如果用1倍放大比例來拍,尺子在畫面中的刻度正好是36mm(因傾斜角度等影響,會出現細微偏差),正好滿足1:1。如下圖所示: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圖檔無裁剪)

但如果用2倍放大倍率來拍的話,因為将刻度放大了兩倍,拍攝的最大寬度也變成了一半,畫面最多隻能拍到18mm(由36/2=18mm),如圖所示: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二、堆棧平台的選擇

所謂微距堆疊就是,由外到内,每拍攝一張,機器就往前挪動一步,進而實作焦平面的向前推進,拍攝若幹張之後,實作焦平面的全覆寫,最後用後期軟體合成一張全景深,也就是物體全清晰的照片。如下視訊所示:

我們在拍攝風景的過程中或許接觸過景深合成,但在微距領域,單張照片的景深極淺,隻有幾毫米,有些甚至一毫米都不到,是以這如外科手術般的精準操作我們需要借助工具來實作。這少不了堆疊平台的幫助。

手動操作可以選擇千分尺:借助刻度尺碼的幫助,手動擰環,實作機身一點一點向前的推進。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如果你想省去這耗費精力的一步,就可以選擇電動的疊疊樂,依靠手機操控,設定步長距離,“躺”着完成堆疊的步驟。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疊疊樂(電動滑軌)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手機操縱界面

如筆者的相機是a7r3(全畫幅),拍攝時光圈選擇F4,放大倍率選擇1倍,按照下表參考,可以選擇步長464毫米,進行設定操作。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三、燈光的選擇

微距堆棧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在室内完成的,僅僅依靠室内的光線必定會捉襟見肘,是以我們在拍攝時需要額外的打光。這有多種選擇,可以選擇恒定光源也可以選擇閃光燈。恒定光源的好處是在于光線的穩定,選擇閃光燈友善之處在于可以随時帶着它轉戰戶外,也能為我們節省一筆開支。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筆者所用的閃光燈型号為狂人808雙頭燈。它八爪魚一樣的觸手可以很友善地調節打光的位置,兩個光源的強度也可以單獨控制,友善打出立體的光線效果。

四、其它好用的配件

▪ 柔光闆、反光兜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 微距升降台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圖源瓜哥)

在微距視角下,任何的移動回報在畫面中都是非常明顯的,但微距升降台可以進行很細微的擡高,下降,大大降低了構圖難度。同時你也可以利用升降台打造各種背景,增添拍攝的趣味性。

▪ 快門線

以千分尺作為堆疊平台的朋友可以使用快門線來避免快門按下時産生的震動對最後成片造成影響。

五、關于布光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這是正常情況下,筆者的布光方式:雙頭燈左右打光,用反光兜來反射光線照亮甲殼底部較暗的部位。同時借助左側的白色包裝殼和右側的白牆反射光來保證昆蟲左右甲殼受光均勻。這幾者的合力作用下,讓整個标本保證受光均勻。圖檔由老蛙 100mm F2.8 CA-Dreamer Macro 2X 拍攝。

以下是幾個錯誤案例: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沒使用柔光闆的情況下,光線過硬,非常不美觀。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沒使用反光兜(當然也可以在标本下加個a4紙來增大反光面積),标本的中間部分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反光。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沒使用一側的擋光闆,左側并沒有反射到光線,标本左右甲殼明亮不均勻。

對于布光并沒有絕對正确一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更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朋友們可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布光方法。

六、合成軟體及後期操作

當我們拍攝完素材,就需要後期合成。相對于ps的冗雜算法,HeliconFocus更為強大友善。

推薦使用算法C,數值設定為1,足以應對90%的情況。如視訊示範:

這是筆者的微距工作台,雖然簡陋了一點,但這并不妨礙我在這探索生命的豐富多彩,也是在這小小的方寸之地,見證了很多平時肉眼所不能見的精彩。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當我們脫離了景深的限制,微觀世界的大門也由此打開,身邊的細微的生命開始變得陌生與神奇。借此我們可以拍攝很多東西:身邊的昆蟲、花卉、金屬紋理。它們必定會以一種你從沒見過的形态展現在你面前。

微距堆棧不僅僅局限于死的昆蟲,你可以想辦法讓模特們安靜下來,來嘗試活堆: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僞裝高手——枯葉蛱蝶

老蛙 100mm F2.8 CA-Dreamer Macro 2X 拍攝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像精靈一般的撲棱蛾子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可愛的大眼睛豆娘

身邊随處可見的昆蟲“屍體”也在微距堆棧中變得有意思起來,你可以拍攝它們整體的形态,當然也可以網購更多色彩斑斓、形态各異的昆蟲标本進行拍攝,打造自己的昆蟲博物館。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樹上掉下來的知了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地裡的蝗蟲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打造自己的昆蟲收藏冊

除了昆蟲,身邊的小花小草也能在微距堆棧後帶給你非凡的視覺體驗。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阿拉伯婆婆納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藍花琉璃繁縷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五星花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上圖三花的拍攝實物

你還可以把拍攝的目光轉向其它地方。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它們可以是一粒味精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一根頭發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一片樹葉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亦或是一根羽毛

如果你覺得拍風景、人像或者是掃街有些倦意,不妨來嘗試下微距堆棧。它能時時刻刻讓你保持對攝影的新鮮感,即使是一隻非常小的昆蟲、一朵有點好看的小花,甚至是一片落葉。

每一次微距堆棧也是一場自己與自己的對話,關上房門慢慢探索,不需要跟模特溝通,也不需要看老天爺的臉色,就在一個小小的微距工作台裡,聆聽自己的心跳,與這些生命的奇觀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共鳴。

希望朋友們也能在微距堆棧中找到快樂收獲驚喜。

(本文最後感謝瓜哥提供微距升降台、微距千分尺與疊疊樂的圖檔)

微距之小,于生命是恢弘

作者:九重葛

視覺中國簽約攝影師,老蛙鏡頭合作攝影師。浙江舟山上班族一名,愛好航拍,微距,風景。個人公衆号:小九的攝影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