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形目(Cypriniformes)是淡水魚中最大的一目,有超過4250個物種,除南極洲外的各大洲均有分布,代表物種就是鯉魚,我們常見的鲫魚和四大家魚(青草鲢鳙)都是鯉形目的。鯉形目中很多品種都可作為食用魚,是以鯉形目給人的印象就是能吃,而且好吃。但作為淡水魚豪門,鯉形目中也不乏大魚,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鯉形目中的那些大魚。

首先就是大名鼎鼎的巨暹羅鯉(Catlocarpio siamensis),分類為鯉形目-鯉科-印度鯉屬。原産自泰國、寮國、高棉、越南的湄公河水系中,由于過度捕撈和栖息地喪失,在2011年被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估為極危。巨暹羅鯉在網上的出鏡率很高,經常在一些講述“亞洲鯉魚入侵外國”的網文中出現,因為它長得大,而且有幾分常見鯉魚的模樣,是以就常被拿來吸引眼球。
巨暹羅鯉的體型保守紀錄是1.5米120公斤,不保守的紀錄就是3米300公斤,3米的紀錄上世紀40年代就有了,真實性未知。《河中巨怪》的主持人傑瑞米·瓦德也在節目裡說過“據說巨暹羅鯉最大能長到3米長,270多公斤”,但他加了個“據說”,說明傑瑞米也不确定。2018年有消息稱越南漁民捕獲了一條重達125公斤的巨暹羅鯉,賣出約3.12億越南盾(約9萬元人民币)。
巨暹羅鯉長得大,但卻是吃素的,以藻類、浮遊植物和泛洪陸地的植物為食。
鯉形目當中,體型能和巨暹羅鯉一決高下的隻有犬梭鲃(Luciobarbus esocinus),分類為鯉形目-鯉科-梭鲃屬。這種魚分布在神秘的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它在路亞界的名氣越來越大,不少人湧入兩河垂釣這種大魚。由于過度捕撈使數量下降,犬梭鲃在2014年被IUCN評定為易危物種。
犬梭鲃大個體的圖檔不少,但是體型實測資料很少,估計是這幾個國家垂釣業發展不成熟。
犬梭鲃的體型紀錄是2.25米123公斤,也就是上面這條,看起來真不小。Wikipedia裡面描述的最大體型為2.3米310磅(約140公斤)。
僅憑可靠的體型紀錄,巨暹羅鯉和犬梭鲃相當,但巨暹羅鯉更粗壯些,不過犬梭鲃可不是吃素的,它是兇猛的食肉魚,浮遊生物、無脊椎動物、魚、鳥都是它的食物,魚約占其食譜的一半。
鯉形目當中能達到上百公斤的還有四大家魚中的青魚(Mylopharyngodon piceus),屬于鯉形目-鯉科-青魚屬。2004年9月19日南京金牛湖水庫捕獲一條特大青魚,重106千克,2005年7月13日金牛湖捕魚隊又捕到一條114公斤的大青魚,這兩條巨型青魚的體長都在1.8米左右。
青魚為肉食性,主要以小河蚌、螺蛳等底栖動物為食,是以也叫螺蛳青。雖然大,但是性格溫和,算不上猛魚。
我國的頭号鯉形目猛魚當屬鳡魚。
鳡魚(Elopichthys bambusa),分類為鯉形目-鯉科-鳡屬,大江南北均有分布。
鳡魚的體型紀錄非常龐雜,《中國經濟動物志》淡水魚類第二版描述,鳡魚最大個體有記載的為116市斤(58公斤)。但網傳比這大的有不少。
曾經在電視上傳得沸沸揚揚的福建泰甯大金湖水怪,大金湖裡200多萬魚苗離奇失蹤,漁業公司的網被撕破,後來使用更專業的漁具,經過一個多月的圍捕,撈上來上百條1米以上的鳡魚,最大的一條有1.72米70多公斤,大金湖裡的魚苗就是被這些大鳡魚給吃掉了,漁網也是被大鳡魚給撕破的。
▲2008年1月大金湖的漁民們抓到一條大鳡魚,據稱體長1.97米,重達82公斤。這魚看起來不像是1.97米的樣子。
▲2012年5月湖北鹹甯金桂湖漁民捕獲一條巨型鳡魚,經測量1.66米重65.5公斤。
▲2017年1月8日南昌建立區象山鎮隆慶村漁民捕獲一條35公斤的鳡魚。
▲2018年有報道稱贛州市于都縣貢江河防疫站附近捕獲了一條重72.45公斤的魚。
▲2019年10月湖北丹江口水庫裡捕獲一條長1.7米重52.05公斤的鳡魚。
網上還有很多大個體鳡魚的圖檔,不過破百怕是沒希望了。
鳡魚是不折不扣的猛魚,遊泳力極強,性格兇猛,善于襲擊和追捕其它魚類。30斤的鳡魚就能吞食8-9斤的鯉魚和白魚。鳡魚和犬梭鲃一樣,沒有鋒利的牙齒,但是咽齒也很給力。
鳡魚和犬梭鲃都是兇猛的大型淡水魚,但鳡魚的極限體型不如犬梭鲃,是以鯉形目之王就是犬梭鲃了。
此外,鯉形目當中體重能達到50公斤的還有鯉、鳙、鯮、黃鳍結魚、馬休結魚、穗須原鲃等,扁吻魚據記載有2米的個體,或許也能達到50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