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醫治療更年期潮熱汗出的三種思路(其三)

相信很多女性朋友,到了50歲左右,或多或少會有“更年期”表現,先看看您中招了嗎?

中醫治療更年期潮熱汗出的三種思路(其三)

更年期綜合征常見表現

1.月經紊亂:月經周期不規律、經期持續時間長,及經量的增多或減少。

2.血管舒張相關症狀:主要表現為潮熱,可反複、短暫的在面部、頸部、胸部等部位出現,伴有出汗。

3.自主神經失調症狀:心悸、頭痛、頭暈、失眠、耳鳴等。

4.精神及神經症狀: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情緒波動明顯,如緊張、易激動、焦慮、抑郁等。

中醫治療更年期潮熱汗出的三種思路(其三)

更年期綜合征産生原因

西醫認為體内激素變化引起,而中醫認為是陰陽失調,我們來看看《黃帝内經.上古天真論篇》中的相關論述:

“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堕。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道地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解析:女子到了七歲,腎氣盛旺了起來,乳齒更換,頭發開始茂盛。十四歲時,天癸(促進和維持人體生長發育的精微物質)産生,任脈通暢,太沖脈旺盛,月經按時來潮,具備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歲時,腎氣充滿,真牙生出,牙齒就長全了。二十八歲時,筋骨強健有力,頭發的生長達到最茂盛的階段,此時身體最為強壯。三十五歲時,陽明經脈氣血漸衰弱,面部開始憔悴,頭發也開始脫落。四十二歲時,三陽經脈氣血衰弱,面部憔悴無華,頭發開始變白。四十九歲時,任脈氣血虛弱,太沖脈的氣血也衰少了,天葵枯竭,月經斷絕,是以形體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

接下來我們重點介紹潮熱汗出的治療,因為這是更年期女性最常見的表現。很多女性朋友都有類似的經曆:心中煩亂,然後周身烘熱,最後汗出而熱退,如此循環,一天可發作數次,嚴重影響生活。

劉渡舟《經方臨證指南》:“此乃陰不制陽,陰陽失調的病理反映。診治之法,以調和陰陽為原則,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從腎調治,凡見舌質紅绛少苔,心煩而不得眠者,用黃連阿膠湯滋陰降火,交通心腎;二是從脾胃論治,凡見舌質淡而苔白,納食不香者,用桂枝湯調和脾胃以滋營衛陰陽;三是從肝膽調治,凡見舌苔白膩,心悸膽怯,頭暈嘔惡者,用溫膽湯清利肝膽以化痰熱。”

中醫治療更年期潮熱汗出的三種思路(其三)

前面我們學習了前二種情況的治療(沒有看過的朋友,可以關注本頭條号,翻閱前文),今天學習從肝膽調治,用溫膽湯治療。

飲食不調、情緒失調、外感邪氣将會導緻痰氣火郁之證。痰熱擾心,故見心中煩熱,周身烘熱,伴頭目眩暈或疼痛,失眠,心煩,惡心嘔吐,心悸,胸肋脹滿或疼痛,膽怯易驚,舌苔白膩。

中醫治療更年期潮熱汗出的三種思路(其三)

溫膽湯

組成:半夏、陳皮、茯苓、炙甘草、枳殼、生姜、大棗

方解:方中半夏、陳皮、竹茹化痰降逆;茯苓、甘草、生姜、大棗健脾化痰;枳實理氣和胃降逆。

愚按:此方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因肝膽之氣應如春氣之溫和,溫則膽氣條達,痰熱去則膽氣自和而溫,故名溫膽湯。

中醫治療更年期潮熱汗出的三種思路(其三)

病案

50歲,1周前因飲食不節和生氣後出現口苦,自訴平時口臭,易生潰瘍,潮熱汗出,外陰瘙癢,白帶多,微黃膿。

中醫治療更年期潮熱汗出的三種思路(其三)

濕熱郁滞氣機,小柴胡湯合溫膽東加減:

柴胡 黃芩 法半夏

茯苓 薏仁 竹茹

枳殼 白果 黃柏

車前子 澤瀉 地膚子

防風

4付後口苦,潮熱,白帶明顯好轉,外陰仍偶瘙癢,新增睡眠欠佳。

柴胡 黃芩 白術

茯苓 薏仁 法半夏

陳皮 炒栀子 淡豆豉

白果 黃柏 車前子

澤瀉

5付後口苦,白帶痊愈,外陰瘙癢明顯好轉,睡眠明顯好轉,仍感微熱,仍自覺口中火氣大。上下均有濕熱,從中焦調之,甘草瀉心湯主之:

炙甘草 甘草 幹姜

黃連 黃芩 黨參

法半夏 浮小麥 澤瀉

杏仁 大棗

5付後痊愈

關注@遠行中醫,讓我伴你健康前行!@快問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