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科
1 血虛腹痛。微汗惡風。加官桂(七分)、倍芍藥、
2 嗽痰。加桑白皮、杏仁、麻黃、貝母( 各等分)。
3 大便秘。加桃仁、大黃、麻仁、枳殼(減半餘各等分)。
4 血虛頭眩。加天麻、防風、荊芥穗(各一錢)。
5 虛寒脈微。氣難布息。不渴。便清。加幹姜附子(各一錢)。
6 中濕。身重無力。身冷微汗。加蒼術、白術、白茯苓(各一錢二分)。
7 筋惕肉瞤 。屬血虛也。加天麻、人參(各一錢傷寒筋惕肉 自有本條)
8 轉筋屬熱。加酒芩、 紅花、木瓜、蒼術(各等分)。
9 兩脅脹滿。加枳實、半夏(各八分)、白術(一錢)、去地黃、
10 身上虛癢。加黃芩、防風、 煎調浮萍末(一錢)。
11 小便秘澀。屬血虛。加茯苓、澤瀉(各八分)、牛膝(一錢)、甘草梢(五分)。
12 盜汗屬陰虛者。加麥門冬、知母、黃 、浮麥、麻黃根(各等分)。
13 自汗。加人參、黃 、麻黃根(各一錢)、桂枝(五分)。
14 勞瘵陰虛火動。加白茯苓、貝母、陳皮、款冬花、杏仁、黃柏、知母(各一錢)、甘草( 三分)有熱。再加秦艽、地骨皮(各一錢)。
15 陰虛喘嗽。或吐紅者。加知母、貝母、黃柏、五味子(十二粒)、人參、麥門冬、桑白皮、 地骨皮、牡丹皮、款冬花、紫菀(各等分如肺火盛者去人參換沙參)。
16 陰虛發熱。煩渴不能坐卧。加麥門冬、山栀、黃柏、知母(各一錢)。
17 陰虛潮熱。加柴胡、知母、黃芩、地骨皮(各一錢)。
18 半身不遂。左邊。加桃仁、紅花(各八分)、姜汁(半盞)、竹瀝(一盞)。
19 血痢。加黃連、荊芥穗、地榆(各一錢)、木香(五分)、枳殼(七分)。
20 風虛眩運。加天麻、秦艽、羌活(各一錢)。
21 香港腳沖心。加炒黃柏(一錢)。
22 口幹煩渴。加麥門冬、烏梅(各一錢)。
23 四肢冷氣痛。加良姜、玄胡索、木香、吳茱萸(各等分)。
24 血氣虛弱。起則無力而倒。加白術、陳皮、人參(各一錢)。
25 血虛刺痛。五心熱。加山栀、香附、烏藥(各一錢)、官桂、青皮(各五分)。
26 血虛甚者。加人參、附子(各一錢)、暑月。再加麥門冬(八分)、五味子(十粒)。
27 腹中積血氣塊。加木香(五分)、三棱、莪術、幹漆(各八分)。
28 乍寒乍熱。加人參、白茯苓、柴胡(各一錢)。
29 血虛成痿。加蒼術、黃柏、下補陰丸。
30 老人性急作勞。兩腿痛。加桃仁、陳皮、牛膝(各一錢)、甘草(生五分)、入姜汁(半 盞)服三四劑而安。
31 少年患痢。用濕藥大過。緻痛叫号。此惡血入經絡也。加桃仁、紅花、牛膝、黃芩、陳皮、 (各八分)、生甘草(五分)入姜汁半盞。水酒煎服三四帖。或十數帖而安。
32 午後嗽。即陰虛嗽也。加黃柏、知母、天門冬、栝蒌仁、貝母(各八分)。
33 貪勞人。秋深發熱。渾身發熱。手足皆疼如 。晝輕夜重。倍川芎、芍藥,加人參(一錢五分)、五味子(十五粒)、如病加喘。手足仍疼。再加人參、白術、牛膝、桃仁、陳皮( 各一錢)、生甘草(五分)、槟榔(七分)、生姜三片。煎服五十帖而安。
34 衄血。加黑山栀仁、黃芩麥門冬、牡丹皮、扁柏葉(各一錢)、入童便(半鐘)。
35 又法、本方加麻黃(三錢)、蔥白三根一服汗即止、
36 吐血。加牡丹皮、黑山栀仁、童便浸香附、犀角、藕節、京墨(各等分)入童便半鐘煎、又法以患人吐出血。取起烙幹。研為細末。以當歸煎湯調下。此吳球子血導血歸之法也。
37 咯血。加麥門冬(一錢五分)、童便(二盞)、姜汁(半盞)、青黛(一錢)、山栀仁(炒黑一錢)
38 唾血。加天門冬、麥門冬、知母、貝母、百部、熟地黃(各一錢)、黃柏(八分)、桔梗、 遠志(各五分)。
39 咳血。痰火傷血也。加貝母、栝蒌仁、青黛香附、杏仁、阿膠(各八分)、童便(二盞)、 姜汁(半盞)腎虛肺痿咳血。加天門冬、麥門冬、知母、貝母、紫菀、桔梗、玄參、杏仁、阿膠、薏苡仁(各等分)。
40 痰涎血。出于脾也。本方去川芎、地黃,加黃 、黃連、甘草、陳皮、山藥、薏苡仁(各等分)
41 大便下血。即腸風下血也。熱者。本方加炒山栀、牛膽、槐實、黃連、枳殼、阿膠、荊芥穗、升麻(少餘各等分)虛者。加人參、白術(各一錢五分)、黑幹姜、升麻(各五分)、陳皮(八分)、甘草(三分)。
42 小便溺血。加山栀、木通、小薊琥珀(各等分)或本方煎調下牛膝膏亦妙。(按小便血痛者為血淋。自有本條。不痛者。為溺血也。)。
43 小兒尿血。本方煎調發灰。(一錢五分)、生甘草末(五分)或本方煎調五苓散,加棕榈灰發灰(各一錢)大人小兒俱妙。
44 血淋。加木通、大黃(各一錢五分)、桃仁、紅花(各一錢)、車前子、琥珀(各八分)赤茯苓、甘草梢、澤瀉、青皮(各七分) 或本方調下牛膝膏。
45 女人血崩。加白術、黃連、地榆(各一錢五分) 虛崩。加人參、白術、黃 、麥門冬、山藥、陳皮(各等分)、升麻、甘草(各三分)。
46 血虛眼暗。或腎水虛不能遠視。加甘菊花、枸杞子(各一錢五分)。
47 風熱赤腫。火眼。加防風、甘菊花、黃連、黃芩、龍膽草(各分)。
48 痔漏。加人參、白術、黃連、生地黃槐實(制)、條芩(各一錢)、荊芥穗、枳殼(各七分)、升麻、甘草(生各三分) 腸風髒毒加同。
49 脫肛血虛。加阿膠、枳殼(各八分)、升麻(三分)。
50 下焦無血。小便澀數。加黃柏、知母、牛膝、甘草梢(各等分)。
51 瘧疾。若間一日連發二日。或日夜各發。加人參、白術、黃 、知母、柴胡、青皮(各等分)。
52 老人氣短。小便不通。加人參、黃 芪(各一錢) 煎吞滋腎丸。
53 性急人味濃。常服燥熱之藥 。左脅紅點痛。必有膿在内。加桔梗、生甘草(少)、香附(多) 生姜煎服、十餘帖。痛處腫。針出膿。再用本方十餘帖調理。
54 老人因疝多服烏附熱藥。發疽淋痛。叫号困憊。加牛膝濃煎大劑。服五七帖。
55 中風血虛。加姜汁(半盞)、竹瀝(一盞) 能食。去竹瀝,加荊瀝。
56 筋骨痛。及頭痛。脈弦如瘧狀。加羌活、防風、北五加皮(各八分)。
57 喉幹躁痛。加玄參、桔梗、荊芥、黃柏、知母(各等分) 立已。
58 血虛頭痛。加天麻、細辛、甘菊花(各八分)、倍川芎。
59 血虛兩脅肋痛。加木香、玄胡索(各七分)、官桂、青皮(各四分)、枳殼(六分)、香附 (一錢)。
60 小腹遶疞痛。加官桂、木香、玄胡索、沒藥(各等分)
61 瘀血結塊作痛者。加桃仁(一錢五分)、大黃(三錢)、芒硝(一錢五分)。下盡黑血。痛即止。
62 婦人血滞。同此加用。
63 男婦虛勞氣弱。加人參、白術、陳皮、黃 (各一錢二分)、甘草(三分)。
64 喘嗽胸滿。晝輕夜重。加枳、麻黃、杏仁、半夏(各一錢二分)
65 煩躁加人參、知母(各八分)、石膏(一錢五分)、竹葉(二十片)。
66 心血虛。不得眠。去川芎,加人參、黃 、酸棗仁、圓眼肉、麥門冬、石菖蒲(各等分)煎服。仍服朱砂安神丸。或補心丹。
婦科
67 婦人下元虛冷。無子息。加附子(制)、肉苁蓉、蕲艾、香附(各等分以下并婦人症)。
68 血氣上沖心腹。肋下滿悶。經水閉。加木香、槟榔、青皮、烏藥、紅花(各五七分)。
69 赤白帶。腰腿疼痛。加防風、白芷、赤石脂、黃柏、蒼術、烏藥(各等分)。
70 臍下冷。腹痛。腰脊痛。加木香(五分)、玄胡索、吳茱萸(各八分)、官桂(五分)、苦楝(七分)、香附(一錢)。
71 氣沖經脈。月事頻并。臍下痛。加官桂、香附、倍芍藥、
72 經水欲行。臍腹絞痛。加玄胡索、 牡丹皮、槟榔(各八分)、木香、吳茱萸、紅花(各五分)。
73 經水過多。别無他症。加黃芩、白術、荊芥穗(各等分)。
74 經水如黑豆汁色。加黃芩、黃連、荊芥穗(各等分)。
75 經水少而色紅和。加紅花(五分)、倍當歸、熟地黃。
76 癥瘕血積。加三棱、莪術、官桂、幹漆、瓦楞子( 粉各等分)。
77 經水适來适斷。往來寒熱者。加小柴胡湯。
78 胎動。加艾葉、香附子、紫蘇、大腹皮、白術、黃芩、枳殼(各等分)。
79 血枯經閉。加桃仁、紅花、鹿角屑(各一錢)、倍當歸、熟地黃、
80 下血過多。肌肉黃瘦。加人參、黃 芪、白術、茯苓、甘草(少)、官桂(五分)、陳皮(各等分)。
81 婦人損傷血氣。或憂郁所傷。緻五心煩熱。加麥門冬、黃芩、柴胡、百合、地骨皮、山栀、香附(各等分)。
82 經水或前或後。加牛膝、澤蘭葉、益母草(各等分)
83 赤白帶。日久不止。加人參、白術、 本、牡丹皮、川續斷(各等分)。
84 經水過期者。血虛也。加參、 、白術、陳皮(各一錢)、升麻(四分)。
85 經水不及期者。血熱。加芩連之類。肥人兼痰治。加半夏、茯苓、貝母、陳皮、山栀、香附之類。
86 經水紫黑有塊者。加芩連、香附(各等分)。
87 經水将行作痛者。血實兼郁。加桃仁、紅花、牡丹皮、玄胡索、黃連、香附(各等分)。
88 經水行後作痛。加參術各一錢,紅花三分
89 經水不調。而血色淡白者。亦虛也。加參術、阿膠(各等分)。
9 0 軀脂生滿經閉者。加南星、半夏、香附、黃連(各等分),去地黃。
91 臨經時遇煩惱。作心腹腰脅痛。不可忍者。加桃仁、紅花、玄胡索香附、青皮(各等分)
92 經水過多。旬餘不止。加荊芥穗、續斷、黑幹姜炭(各八分)、炙甘草(四分) 虛者。再加參術調理。
93 經水色如黃漿水者。此胃中濕痰也。加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細辛、蒼術(各等分)
94 經水下如屋塵水者。加續斷、蔓荊子、赤石脂(各等分)。
95 經水感寒。本方。去地黃,加白芷、柴胡、幹葛、紫蘇(各等分)。
96 婦人血虛。往來潮熱。加柴胡、白茯苓、地骨皮(各八分)、荊芥、薄荷(各六分)、甘草(三分)。
97 胎痛。皆由血少。加砂仁、香附、紫蘇葉(各八分)。
98 半産。多在三個月。或五個月者。加人參、白術、陳皮、阿膠、艾葉、條芩、甘草(少餘各等分)。
99 瘦弱婦人。子宮幹澀。加阿膠、香附、黃芩、紅花(少餘各等分)。
100 婦人性急。血下如注。倦甚。加香附、側柏葉、童便煎、
101 妊娠調理。加黃芩、白術(各一錢五分)、枳殼(七分)、砂仁(五分)。
102 胎損不安。或胎漏。加白術、黃芩、地榆、阿膠、艾葉、香附、續斷、枳殼(各等分)
103 胎痛。加香附、紫蘇梗、砂仁、枳殼(各一錢) 倍熟地黃。
104 妊婦寒熱。加小柴胡湯,去半夏、氣虛。再加參術(各一錢五分)。
105 臨月服催生。加大腹皮、陳皮、白術、黃芩、紫蘇梗葉香附、白芷、甘草(少餘各等分)、或用益母丸。
106 瘦婦血少。胎弱難産。加枳殼、乳香、木香(各五分)、甘草(三分)、益母草(一錢)、血餘灰 (一錢)或用兔腦丸。
107 産後補虛。加參術、陳皮(各一錢)、甘草(炙四分)、幹姜(五分)、去芍藥、如發熱。再加茯苓、柴胡(各八分)。
108 産後去血過多。昏運。加荊芥穗(二錢)、去芍藥、地黃、
109 産後生腸不收。由氣血虛。加人參、白術、黃 、甘草、升麻,去芍藥、地黃。
110 産後着惱。加香附(一錢五分)、幹姜(炒)、青皮(各五分)、去芍藥、地黃
111 産後驚風。加茯苓、天麻、防風、黃 、官桂、甘草(各等分)去地黃、有痰。加半夏、陳皮(各一錢)。
112 産後痢。加黃芩、桂枝、枳殼、木香、槟榔(各七分)、去地黃。
113 産後多汗。加黃 (一錢)、桂枝(五分)。
114 産後血風。四肢螈 。加天麻、荊芥穗(各一錢)。
115 産後惡露。欲行不行。作痛。加牡丹皮、玄胡索、紅花、澤蘭葉、官桂(各等分)、五靈脂
116 産後咳嗽。加旋複花、前胡、杏仁、白茯苓、陳皮,去地黃、芍藥。
117 産後心虛。怔忡不定。言語錯亂。加人參、茯神、遠志、麥門冬(各一錢)、甘草(三分)、去白芍藥、地黃。
118 産後惡露不行。結成塊。疼痛不可忍。加沒藥、血結、官桂、桃仁、紅花(各等分)、莪術、五靈脂。
119 産後浮腫。加白術、白茯苓、陳皮、大腹皮(各一錢)、去地黃、鯉魚湯煎
120 産後臍腹痛。加炒幹姜、官桂、香附、沒藥(各等分)。
121 産後血塊痛。加蒲黃、玄胡索、牡丹皮(各等分)、官桂(少許)。
122 産後瀉。本方。去當歸、地黃,加白術、茯苓、陳皮(各一錢)、甘草(少)、幹姜、白扁豆(各等分)。
123 乳不通。加白芷、青皮(各七分)、木通、穿山甲(炙各一錢)。
124 惡露不止。加炒黑蒲黃、白芷、百草霜、荊芥穗、地榆(各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