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裡斯托弗·尼森(Christopher Nissen)是一名丹麥的流行歌手。在本土之外的歐洲和北美市場,克裡斯托弗并沒有太大名氣,歌曲從來沒有跻身過 Billboard 100 單曲榜。
不過在中國,克裡斯托弗相當有名。自 2014 年以來,他發行的 12 首單曲都排進了 QQ 音樂榜單的前十,網易雲音樂上,像是《Told You So》《Nympho》等作品的評論都超過了 1 萬。在過去的四年裡,這位被中國歌迷稱為“小 C”的 27 歲歌手八次到中國演出,在華為 Mate 20 系列全球釋出會上,他也登場助陣。根據《彭博商業周刊》,他現在在中國掙的錢已經超過了在家鄉丹麥掙的。
“還沒有成熟的經驗表明如何可以在中國發展,它是一個年輕的市場,對于國際藝人而言尤其如此。我們能夠從零開始發展起來嗎?我算是一個實驗。”克裡斯托弗對《彭博商業周刊》表示。
這個實驗背後,或許仍有邏輯和規律可以探讨。中國音樂市場自身的演變、他個人風格以及圍繞他的宣傳政策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2014 年,克裡斯托弗憑借專輯《Told You So》征服了家鄉的歌迷。他随後在德國、挪威和瑞典的演出卻反響平平。不過,有一個好消息,專輯在 QQ 音樂上表現出色。當時從來沒有聽說過 QQ 音樂的他在簽約廠牌 EMI Denmark(現歸于華納音樂)的安排下,踏上了前往中國演出的旅途。
由于盜版的猖獗,那時候中國的音樂市場并不受青睐。2013 年,中國音樂市場的體量還比不上克裡斯托弗的家鄉丹麥。這種情況随着正版化發生了改變。而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網易雲音樂和蝦米各自推出的流媒體的帶動下,中國音樂市場獲得了令人驚訝的發展。根據 IFPI 的報告,2017 年中國音樂市場在全球排名第 10,比前一年上升兩位,中國第一次在這份榜單上跻身前十。
中國音樂市場的崛起讓它對更多國外的藝人産生了吸引力。如果說克裡斯托弗第一次來中國演出是抱着嘗試的心态,有偶然性,後來持續造訪顯然是希望長久發展的表現。克裡斯托弗還學起了中文。流媒體成為主要聽歌媒介,則意味着人們的選擇更加豐富也更加分散,進而給了相對小衆的音樂和藝人更多的機會。
克裡斯托弗走的是情歌路線,這種風格其實也不算小衆。他在美國沒有獲得成功,一方面可能是美國國内流行歌壇已經可以用飽和來形容,另一方面,情歌系的流行音樂在與嘻哈、搖滾和電子的比拼中也不再具有強大吸引力。作為對比,在中國乃至亞洲範圍,流行情歌仍然能捕獲大批聽衆。當然,克裡斯托弗帶一點“污”,被解讀成“小黃歌”的風格也助長了傳播效果。
華納音樂亞洲區業務拓展進階副總裁馬秀興協助克裡斯托弗制定了在中國的發展政策。他表示,要在中國站穩腳跟,除了上海北京,還要在成都、廣州、南京、武漢等二線城市演出。這些表演未必賺錢,但是如果不去的話,觀衆是不會記住你的。
音樂并不是唯一的宣傳路徑。早在 2014 年,克裡斯托弗就在《快樂大學營》和《天天向上》等綜藝節目中出鏡。馬秀興告訴克裡斯托弗,對于主持人提出的各種奇葩的挑戰,要來者不拒。克裡斯托弗在電視上展示過腹肌,吃過海蜇,還上演過“聞女人識香”的測試。
音樂綜藝節目讓觀衆更容易接觸到新的歌曲和藝人,比如《歌手》就讓來自哈薩克斯坦的迪瑪希和保加利亞歌手克裡斯蒂安·科斯托夫進入中國觀衆的視野,與之相比,生活娛樂化氛圍更濃的綜藝讓克裡斯托弗有了更多方面的展示,也顯得更親民。《天天向上》播出後,就有不少人在網上詢問,那期節目的“小鮮肉”是誰。
連同情歌種類一起,輕松搞怪的風格也讓克裡斯托弗不會受到審查的壓力。許多歐美的藝人都曾因為表達政見或者行為不端而被禁止來中國演出,Katy Perry、Maroon 5、U2 和 Justin Bieber 等人都在此列。對于這些大牌藝人而言,禁令并不會降低他們的知名度,他們也未必會在意,但對于遠沒有達到國際巨星等級的克裡斯托弗來說,類似禁令可能對其職業生涯産生毀滅性打擊。
題圖來自:《Tulips》專輯封面,有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