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作者:朝經史記

文案丨朝經史記

編輯丨朝經史記

圖檔丨網絡

1972年,90歲的楊森将17歲的張靈鳳納入府中,還美其名曰海誓山盟。這前前後後相差幾輩人的“爺孫戀”也不免被大衆揶揄。一天中午,張靈風好奇地向楊森問道:“你這一生娶了大小12房老婆,那究竟有幾個是你自己心甘情願的呢?”接下來楊森的回答卻讓她始料未及。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楊森

楊森對張靈鳳說到:“我知道他們都是愛慕我的權力地位和金錢,但是不管怎樣,我都愛他們。”一番話倒也說得挺實在。關于楊森的故事還得從他這風流一生開始說起。

楊府的“十二金钗”

民國時期各地戰亂頻繁,軍閥割據,四川地區也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楊森可以說是川蜀地區比較有特色的一個。他除了連年征戰,對老百姓橫征暴斂之外,更出名的就是他非常好色。當時的四川街頭還流傳着這樣一個順口溜:“采花将軍,名叫楊森,妻妾成群,全是美人。”單單楊森公開的妻妾就有12個,兒女43人,沒公開的可能更多,都無法估量了都。

他出生在1884年,當時還屬清朝末期,家中父親也有幾房姨太太,距離一夫一妻制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他從小耳濡目染,這也就直接影響了他以後的婚姻觀。在他看來,隻要他看上的女人就必須娶到手。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他和第一任妻子張氏的婚姻是傳統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楊森剛入學時,父母就已經給他物色好了妻子人選。二人成婚後相敬如賓,二人感情也很是穩定。張氏是他的賢内助,在家溫柔體貼,孝順公婆,一時間二人的生活過得也很是滋潤。

家有賢妻,楊森在外學習也更有動力,不久他順利就考入成都陸軍速成學堂。這裡是培養川軍進階将領的軍事教育機構,楊森考進這裡也為他以後的軍事生涯做了鋪墊。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成都陸軍速成學堂

這本是值得慶賀的一件事,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沒多久,楊森的妻子張氏便沾染暴病,撒手人寰。楊森年紀輕輕便遭受喪妻之痛,他的心中很是苦悶,為此還幾度落淚。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罷了。過了不久,他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向大家宣布了一件事情。

為了緬懷逝去的妻子,表達自己對亡妻的思念,同時也是為了補償妻子這幾年在家中對他的支援與幫助。在楊森發迹做大官時,他把小舅子張元培叫到身邊,并讓張元培擔任軍中的軍需官一職。軍需官可是個肥差,這也算是肥水不留外人田。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盡管生活上遭遇了重大變故,但是他并沒有荒廢自己的學業。1908年他順利從陸軍學堂畢業,但畢竟張氏已經去世幾年了。後來家裡人又給他安排了一位女子。楊森也沒有說什麼,他遵從父母的意見,和廣安老家的譚正德再次結婚。這便是楊森的第二任妻子,婚後二人育有一兒一女。此時的楊森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青澀的少年郎了。随着他的權力越來越大,他身邊的女人也越來越多。亂花漸欲迷人眼,楊森對譚氏的态度越來越冷淡。是以在譚氏進入楊府後,和楊森并沒有多少甜蜜的夫妻場景,反而備受冷落。沒有枕邊人的陪伴,譚氏時常自己一個人坐在廣安老家的窗前,獨守這偌大的庭院,她就這樣終老一生。

這還隻是楊森喜新厭舊,三心二意的開始,剛入軍營的他并沒有完全暴露本性,還是表面上稍稍有所收斂。後來随着他不斷晉升,官職不斷升高,他的本性便展露無疑。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1913年,楊森投奔川軍熊克武,參加“二次革命”後被滇軍将領黃毓成俘虜。楊森并沒有像其他俘虜一樣惶恐不安,他毫不畏懼,膽識過人。于是就被黃毓成留下在司令部當副官。也就是在這裡,楊森結識了自己的第三位夫人劉谷芳。

彼時的楊森在滇軍部隊裡做雜活,負責給上司監督建别墅。劉谷芳的父親劉柱卿是當時負責建造别墅的一個小頭目。他見楊森一表人才,軍人氣息濃厚,便有意将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可劉谷芳也沒有享福多久,便在抗戰時感染肺病去世。後來的楊森也沒閑着,繼續尋花問柳。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1920年,楊森擔任川軍第九師師長,他率領部隊進入阆中地區。他走在大街上,和迎面而來的妙齡女子四目相對。這個女子就是他的第四任老婆田衡秋。他被田衡秋深深吸引,當即派部下去田家下聘。田家在商場上經商多年,生活殷實富足。田父自然是不願意把女兒嫁給别人做妾,而且當時的田衡秋也早與他人訂立婚約。楊森哪裡管這三七二十一,他就一個想法,他看上的女人一定要娶到手。楊森對田衡秋百般讨好,後來他官職晉升,更加肆無忌憚,對田父軟硬兼施。田家被他弄得不堪其擾,又因為忌憚他的權力隻得同意了這門親事。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民國婚禮現場

風流的楊森哪裡會隻在一個女人身上流連,在和田衡秋成婚後,他對這個嬌俏美人很是喜愛。但是田衡秋畢竟生于商賈之家,精明算計肯定也是與生俱來的。他對此也感覺有些疲憊,于是他又繼續尋覓新歡。

第五房姨太太蕭邦瓊是楊森在泸州任職時秘書的的女兒。在一次宴會上,蕭父帶着女兒蕭邦瓊赴宴,期間楊森看到明豔動人的小姑娘,又起了色心。後來經楊森的下屬鼓動,蕭父把蕭邦瓊嫁給了楊森。楊森對聰明伶俐的蕭邦瓊也很是喜愛。但好景不長,1931年,蕭邦瓊在泸州乘船,不慎落入江中,意外身亡。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随着一任又一任妻妾離世,按理說楊森該收斂一番了吧。可怎麼可能呢。這個大色鬼又有了第六個妾室,名叫陳順榮,她原本是三姨太劉谷芳的貼身侍女,被楊森看中強行占有。陳順榮是最不受寵的一任,楊森都沒把她當人看,動不動就對她拳打腳踢,還用馬鞭抽打。陳順榮是以精神受了刺激,得了精神病,後被楊森用鐵鍊拴着送回了老家鄉下,最終在重慶病死。楊森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後來又把自己的養女納為妾室。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為主子侍奉的女仆(右一)

早在楊森率領部隊進駐貴州時,他收留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女孩,名叫曾桂芝。這本是一件善事,可随着曾桂芝慢慢長大,事情就變得不可收拾了。曾桂芝長大後出落得亭亭玉立,身材也是凹凸有緻,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蓬頭垢面,從貧民窟走出來的小女孩了。楊森見到這樣一個漂亮的女孩,色心漸起,什麼人倫道德全都抛出腦後,強行和14歲的曾桂芝圓了房,人性竟可以肮髒至此,讓人不忍直視。在美色面前罔顧禮義廉恥,楊森真是不擇手段。他還是不滿足,又想把自己下屬的女兒占為己有。

第八任妾室汪德芳是楊森在二十軍軍部秘書的女兒,面對汪德芳,楊森一如既往,對汪父恩威并施,強行把她女兒攬入懷中。汪德芳不同于其他幾個逆來順受的姨太太,她勇敢追求自我,還繼續去上海讀書,在社會上小有聲望。她大膽和楊森決裂,後來幾乎不來往,連自己的孩子都随汪姓,但最終還是因為楊森的關系,在十年迫害期間,被逼自殺于樂山。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汪德芳之後,楊森已經年過半百。人五十而知天命,本以為他會收斂心性,可他對美色的追求卻一點也沒有衰減。

在楊森近耳順的年紀,他又看上了泸縣女子中學的校花蔡文娜。他對美豔絕倫的蔡文娜一見傾心,又使出了他的老招數,派人強行說合。蔡文娜的父親也不似楊森之前那些姨太太的父親,他本是一名落魄的窮酸書生,對女兒的終身大事一點也不在乎。在他知道楊森看上了女兒蔡文娜時,他一臉高興,滿眼谄媚,一口就答應了這門親事。女兒的幸福根本不重要,他恨不得能是以再得個一官半職。衆人唾棄楊森不顧廉恥,近六十歲的老頭納15歲的姑娘,但是更為蔡父賣女求榮的行為所不齒。蔡父不以為然,還沾沾自喜說道:“紅粉贈佳人,美女配英雄,雖是九姨太,但大小也是軍長太太。”真是把無恥發揮到了極緻。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就這樣楊森納得少女蔡文娜為第九妾,随後又納17歲的鄭文茹為第十妾,14歲的胡潔玉為第十一妾。後來楊森還在晚年時把胡潔玉帶到大陸對岸侍奉,在楊森86歲時,胡潔玉為他産下一女。

楊森這是有少女情節嗎,接連幾任都是十幾歲的花季少女。而且他年紀越大這種現象隻增不減,到耄耋之年還以招募秘書為名,将17歲的張靈鳳納入府中。這就是所謂的張府“十二金钗”,楊森至此也完成了人生中最後一次姻緣。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楊森這一生可真是頗具傳奇色彩,年輕時征戰四方戎馬半生,70歲又學習開飛機,86歲登上4000米高峰,,90歲娶17歲花季少女。一生妻妾12位,子女43人,最終在93歲時壽終正寝。不得不說楊森真是厲害的一批,身體健康,精力旺盛。可他在面對如雲的妻妾,成群的子女時,又是怎麼保持家庭穩定和諧的呢?山人自有妙計。

楊森獨成一派的家庭管理方法

老話講“三個女人一台戲”,楊森家裡大小有十二房妻妾,再加上仆人侍從,這要是合起來還不炸了鍋。面對這樣一大幫子人,自然是要有規矩。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他本身也沒有太高的文化,軍事理論倒是運用得十分娴熟。是以楊森采用的就是是極其嚴格的軍事化管理。

首先第一就是力求平等均衡,雨露均沾,不傷了和氣

他指定的計劃是,每個妻妾侍奉他的機會是均等的,睡覺時每個老婆輪流陪住,以此減少妻妾間争風吃醋,防止府内争寵亂鬥。他這是把自己當皇上了嗎,每天輪流翻牌子。不過他倒是沒像古代皇上那樣樣在一個人那裡待好幾天,要不怎麼說“從此君王不早朝”呢。他對自己倒還是有清晰的認知,沒有縱欲過度,還每天堅持鍛煉,跑步健身。而且他還要求府裡每個人都要堅持早起,穿軍裝,做早操。這可能也是他能活到90多歲的原因之一吧。

還有就是每房妻妾在生育孩子之後都會領取一份額外補助,生下孩子後還會有獎金。而且每房在生下孩子後,孩子們都會有自己的一份田産,無論男女,機會均等,這樣也就避免了更多因為争家産鬧出的紛争。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然後就是日常行為規範,每個人有嚴格的次序和分工

楊森給府裡的每一位太太都制定了嚴格且複雜的等級分工,根據每個人的進府時間,論資排輩。大太太負責總管全府事務,府内的大事小情都得彙報給大太太。二太太負責家庭财務,而且他還規定,家中一切财物都為公用,任何東西都不能私自挪用,每個月每房大人小孩都必須到賬房内領取定量數額的“月錢”用來吃穿用度。

還有專門負責教育子女的,對于教育子女方面,楊森也是十分上心,他對于每個子女的要求也非常嚴格。絕對不允許上課遲到早退,作業完成不認真的情況出現,一經發現,免不了一頓鞭子教育,是以他的孩子們面對她時,也是戰戰兢兢。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楊森次子楊漢烈

還有的負責管理下人,和穿衣吃飯等等,總之每個人都分工明确,無一例外。

休閑娛樂也是嚴格管控

在楊森看來,那些常見的軍閥太太們聚在一起打牌消遣是在搞破壞。他認為那樣是在破壞他制定的規則。他明令禁止所有的妻妾不準私自請客,不許組織打牌。至于什麼喝酒、跳舞、看戲還有看電影等一衆娛樂方式也必須經過他點頭才行,但一般他也是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的。這些姨太太們就隻要在府中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行了。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民國富裕人家在打麻将

這不就是典型的夫權社會,楊森自己就是個道貌岸然,荒淫無道的僞君子,偏偏又喜歡裝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樣子。在吃飯前還要求子女們做基督禱告,還必須得說完“請”一家人才能再動筷子吃飯。而且他還要求全家人必須要對他行禮,唯他馬首是瞻。這種傳統封建觀念他真是運用到極緻。楊森甚至還親自寫了一首家歌,請專人譜曲,每逢重大節日都要全家人一起合唱。

楊森以此近乎變态的軍事治理方式為傲,還向其他軍閥吹噓:“我不這樣做,不然啷個制得住那一大棒子人噻。”可這樣真能完全制約她們嗎,顯然并不全是,令楊森想不到的事情還在後面。

紅杏出牆,立馬槍殺毫不手軟

重罰之下,必有勇夫。楊森這一生閱女無數,給公開的12房妻妾立下了重重規矩,可偏偏還是有人觸碰了他的紅線,給他帶了綠帽子。

前面說到的七姨太曾桂芝就是出軌的女主角,本來呢楊森把她收為養女,認作幹女兒,一切看似也很是圓滿。

等到曾桂芝長大後,她出落得明媚皓齒,楚楚動人,女生看了都會駐足停留一會兒,更别說楊森這個老色鬼了。他瞬間對曾桂芝起了歹念,霸占了她。曾桂芝年少沒有縛雞之力,隻得先順從了他。後來曾桂芝慢慢開始努力學習,她不想在偏安一隅,想要到外面更廣闊的天地去闖蕩一番,楊森當時對她十分寵愛,就派人把曾桂芝送往北京上海求學。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脫離了楊森的束縛,曾桂芝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她開始大膽地邁向新生活,她美麗大方,熱烈奔放,很快便成了校園裡的風流人物。

在求學期間她遇到了同校一位姓陳的同學,陳同學也是風流倜傥,一表人才。情窦初開的年紀,二人迅速就墜入了愛河。沉浸在甜蜜校園戀愛中的曾桂芝哪裡還顧得上楊森那個糟老頭子,楊森哪裡能容忍這樣的事情,這完全是在太歲頭上動土,他怎麼可能會放過這倆人。

楊森指令曾桂芝趕緊回到渠縣老家,家裡有急事。曾桂芝沒有想到這次回去就是她的死期,還和陳同學你侬我侬地依依話别,陳同學還把自己家祖傳的戒指給曾桂芝戴上,還想讓她在楊森面前替自己美言幾句。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等曾桂芝回到四川渠縣,楊森還假裝歡迎曾桂芝回家。曾桂芝也是天真,還在楊森面前誇耀陳同學,說他多麼有才幹,楊森表面沒有說什麼,實際早已滿腔怒火。他一口答應曾桂芝,還給陳同學安排好了工作,讓他來當渠縣教育局局長。

曾桂芝一聽,趕忙給陳同學寫信,讓他收拾行囊走馬上任。陳同學也是興高采烈,等他到了這裡才發現等待他的不是所謂的高官厚祿,而是早已埋伏好的打手。陳同學剛一一到就被憲兵隊的人亂槍打死了。

這時的曾桂芝還在滿心歡喜的等待着她的情郎,見張同學遲遲未來她便和府中警衛來到河邊迎接,還沒等到她轉頭就被警衛開槍擊斃了。就這樣一對苦命鴛鴦死在了楊森的槍下。

楊森這種殺伐決斷,殘暴寡性的行為也為人所不齒,十二房妻妾他究竟真心愛過幾人呢,難道都是表面做樣子嗎

晚景凄涼,耄耋之年再娶嬌妻,憶及前妻後悔不已

随着大陸兩岸關系的變化,當年的軍閥頭子勢力早已不複存在,後來為了保命,楊森帶着自己的第十一妾胡潔如去到了大陸對岸,剩下的妻妾兒女都留在了大陸,開始了新的生活。十二妻妾的風光不在,隻剩一人在旁伺候,晚年的他還是改不了好色的本本性。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

在楊森90歲壽宴上,一位四川老同鄉張群來拜訪,他對張群歎了口氣:“我就是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這樣多有朝氣。”張群也是打趣道:“那你再讨(娶)一個喽”

可也真是不害臊,果真楊森就又納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也就是前邊提到的他的最後一位妾室,17歲的張靈鳳。

張靈鳳問楊森“這麼多妻妾裡邊你最愛的是哪一個?”楊森對她說道“這些人我都愛,但要說到最愛當屬大太太,大太太陪我吃了許多苦,我實在是對不起她呀。”張靈鳳聽到這,也沒有計較,畢竟人上了年紀是會喜歡追憶過去。

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縱覽楊森這倥偬一生,成群妻妾美眷,可到頭來還是當年那個最讓他難忘。可偏偏這個最令他難以忘懷的人又早早地離他而去。

人在得到一些東西的時候,總會失去點什麼。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四川軍閥楊森:一生娶妻妾12人,晚年卻說隻愛大太太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