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茶葉行業協會10月24日訊】第八屆中國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産節新都龍和國際茶文化周将于2021年10月28日--11月1日在四川新都龍和國際茶城舉行,本次活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導,成都市人民政府、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首屆非遺鬥茶大賽和首屆非遺茶藝大賽引起同行高度關注,截止到目前為止,已收到來至國内外的茶樣上百種,長嘴壺和文茶道比賽報名上百人。這将是一場高水準的比賽,為了展現本次比賽的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10月24日上午九點在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四樓召開首屆非遺鬥茶及茶藝比賽工作會議。

同交流,共分享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黨委書記、四川省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雲,四川省茶葉流通協會秘書長陳書謙,四川省茶葉行業協會會長覃中顯,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會長何修武,四川省茶文化協會常務副會長、芙蓉掌門人劉昌偉,中華蒙山派茶藝掌門人成昱,四川省茶文化協會常務副會長、成都二松堂文化傳播創辦人廖大松,成都市銅壺茶藝非遺立項人、傳承人曾小龍,國茶聖手正泓茶道傳播人何正鴻等參加本次工作會議。
會上王雲會長對四川長嘴壺大師對川茶文化的推廣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大家團結一緻,求同存異辦好首次非遺的茶藝大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覃中顯會長闡述了第八屆中國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産節新都龍和國際茶文化周活動重要性。
陳書謙秘書長認為本次的首屆非遺長嘴壺的高峰論壇,主題要充分展現四川長嘴壺項目的傳承與發展。
積極對話,共尋發展
芙蓉門掌門人劉昌偉,中華蒙山派茶藝掌門人成昱,成都二松堂文化傳播創辦人廖大松,成都市銅壺茶藝非遺立項人、傳承人曾小龍,國茶聖手正泓茶道傳播人何正鴻在工作會議上各抒己見,深入研究長嘴壺茶文化内涵及其未來産業發展,既是對長嘴壺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也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豐富與發展。同時,他們還認為把長嘴壺理論和實踐帶入時代潮流發展,在保護的同時,思考如何讓長嘴壺文化活起來,真正的生活化,讓更多的人認識這一民族文化瑰寶,是他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責任。
傳承非遺,永不止步
首屆非遺鬥茶及茶藝大賽工作會議,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進行,确定了首次非遺鬥茶、茶藝大賽的獎項設定等相關的比賽細則。長嘴壺底蘊深厚,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傳承者們在日複一日的守藝中,将最美好的技藝助于國之瑰寶。但如何更好傳承、發展非遺,卻是永遠的課題。
曾小龍
成都市首位茶藝工匠、成都市銅壺茶藝非遺立項人、傳承人。四川省茶藝冠軍、中國西部茶文化藝術功勳獎獲得者、四川省十大茶文化傳承人。四川第一代花式長壺茶藝的開拓者和領頭人。參加過國内外衆多節目,曾随國家上司人出訪俄羅斯,在克裡姆林宮為普京等中俄上司人現場表演茶藝,被媒體譽為功夫茶神。他培養徒弟數百名,給徒弟們編排的茶藝,囊括了四川乃至西部許多茶藝大賽的冠軍。2019年中日韓三國上司人會晤,全程茶藝由其弟子負責沖泡和表演,受到李克強總理親自點贊。
何正鴻
國茶聖手 正鴻茶道傳播人
蜀茶學院院長 蜀茶集團品牌推廣大使
窩托泉礦泉水•茶道上水品牌推廣大使
《蒙頂山茶·禦石花》品牌創始人
長嘴銅壺•龍行十八式茶技開創人
2010年上海世博會“龍行十八式茶技”展演總編導
劉昌偉
芙蓉門掌門人
國家進階茶藝技師
四川省茶文化協會常務副會長
“諸葛工匠”“成都工匠”榮譽稱号
非物質遺産道家易容變臉術表演傳人
芙蓉門茶藝、川劇變臉“芙蓉綠雪”茶葉創始人、掌門人
熊貓變臉、三頭戲曲變臉、街舞變臉表演形式總指導;
變臉萌寶、熊貓茶倌全自動電動變臉裝置國家專利發明者
成昱
中華蒙山派茶藝掌門人
國家進階茶藝考評員
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
中國蒙山茶十大茶人
廖大松
國家一級茶藝技師 進階評茶員
長嘴壺茶藝第一人
成都二松堂茶文化傳播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