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學術成果報告會走進懷柔科學城

複合與耦合納米發電機、摩擦電調制場效應半導體和仿生智能傳感應用……新材料新能源領域多位專家學者齊聚懷柔科學城,交流最新學術成果,探讨前沿技術,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科技盛宴”。10月13日,2021年北京地區廣受關注學術成果報告會(新材料新能源領域)在懷柔科學城成功舉行。

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學術成果報告會走進懷柔科學城

據悉,本次報告會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懷柔區科學技術協會、北京中關村微納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北京化學會、北京科技社團服務中心聯合承辦。報告會現場,來自中科院納米能源所、實體所、理化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科技企業、産業服務平台等機關的專家和代表以及相關領域的教授和在校研究所學生齊聚一堂,圍繞目前新材料新能源領域面臨的瓶頸和壁壘、學術成果和應用場景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學術成果報告會走進懷柔科學城

如何讓模仿人類皮膚建構仿生傳感器能夠像人類神經系統一樣獲得觸感?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研究員孫其君作為學術報告人現場講述了“摩擦電調控場效應半導體和仿生智能傳感應用”方面的研究成果。通過摩擦電進行調控,建構自驅動多功能電子皮膚和人工傳感突觸,實作對外界位移、壓力、溫濕度等變化的感覺,進而打造出能夠模拟人體感覺功能的智能仿生器件,可應用于仿生機器人和混合模态類腦計算等領域。

孫其君告訴記者,目前已經根據研究成果制作出了“摩擦電激活人工傳入神經”樣品傳感器,通過這次學術報告會希望能與同領域專家、企業家展開交流,推動創新技術進一步産業化。

除了孫其君,還有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孫再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洪偉,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楊亞等學術報告人分别以“高效電荷分離的光催化劑體系的建構”、“極化在光催化中的作用”、“複合與耦合納米發電機”為主題進行了學術報告。

學術報告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永法,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科院實體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胡勇勝,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鐵銳,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闫東鵬等專家以及現場的聽衆與報告人進行了深入交流和互動。

此外,會上,北京市科協為“廣受關注學術成果”獲得者頒發了《北京地區廣受關注學術成果入選證書》,感謝他們為推動新材料新能源領域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

配圖來源:中關村微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