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和澳洲的那場比賽,于大寶意外的出現在首發中後衛的位置上。
這個争議真的太大了。
首先,于大寶從來不是一名優秀的中衛。在國足大寶過去是鋒線福将,僅此而已。作為中後衛他踢中超也非常吃力,他俱樂部的南韓隊友甚至公開吐槽過于大寶的防守技巧和選位能力。

其次,于大寶踢了半場就被換下,說明李鐵在比賽中意識到這個位置的人選是失誤了。
最後,于大寶踢中衛,再次帶火了範志毅和趙鵬。
當年,範志毅吐槽趙鵬踢中後衛的視訊再度火了。對陣澳洲,于大寶都在踢中衛,他踢的了嗎?确實踢不了。那麼,接下來對陣日本隊,派誰來踢中後衛好一些呢?
目前看來,最大的可能是張琳芃搭檔蔣光太。不過張5之前在40強賽上的表現也并不穩定,這也許是李鐵在澳洲那場比賽中,讓于大寶上首發的主要原因。
國足目前最大的囧況是:在聯賽中,在幾乎沒有太多外援競争的後衛線位置上,居然也挑不到能挑大梁的球員。
之前很多人都在讨論,因為外援前鋒的引進,導緻國足鋒線缺人,隻能靠歸化外援來解決問題。
可如今看來,讓外援背國足無人的鍋就有點失之偏頗了。
可能故事的正常邏輯是:因為鋒線位置上沒有本土好球員,俱樂部才不得已引進外援前鋒。俱樂部也發現了後衛位置上缺人,也想引進外援,隻是名額有限,沒法引進罷了。
事實一再地告誡我們,足球人才的培養不在頂級聯賽,而在于青少年時。頂級聯賽的賽場上,更多的是球員能力的展現和“表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