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三廠三礦後面的風雲湖
湖畔蘆葦花
風,牽住了雲;雲,落進湖裡。湖畔蘆花着白紗,像盛裝的新娘。蘆花恬靜,淡雅。她超凡脫俗,拒絕媚俗。從古老的《詩經 秦風》走來,隐含高貴的身份。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所謂伊人,渲染了一懷情思。伊人,似花,像霧中花;非花,如水中月,讓追尋的人,目光繞過一片茫茫遙望遠方,順流還是逆風,路漫漫而上下索求。
一懷情思,浸淫了大慶的秋,秋風十裡,蘆花浩蕩。
蘆花輕歌曼舞,婀娜多姿的腰身就是一首美妙的詩。葦絮似成群仙鶴的白羽展翅,輕盈灑脫,一幅動情的畫挂在天地間。陽光下,蘆花閃着金色的光芒,花穗飽滿颔首;微風裡,團團花絮結伴嬉戲,惹得樹上的喜鵲“喳喳喳”說着羨慕,誘來水中魚兒也悄悄送上祝福。
一朵朵蘆花,映在湖水裡,似從荒野走進了樓閣。像極了少女的臉,絨絨的絲滑,溫軟如玉。水波襲來,一開一合,怎麼都得借來詞人東坡寫楊花的嬌媚:語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如何不醉呢?醉在蘆花,醉在湖水,醉在美的夢中不肯醒來!
一枝枝蘆葦,與湖水偎依;一片片蘆葦,與荒原相伴。她以素潔、高雅的色彩,在大油田上描繪迷人的一筆。 她柔順中藏着傲骨,以無限的韌性紮根泥土,身軀不枝不蔓,挺直地秀向高空。她滄桑中留着虛懷若谷。無論春夏秋冬,身姿亭亭玉立,踏實安然,從未飄飛走遠。在大地風景畫中,蘆花又以她的甯靜來鋪墊,将抽油機的陽剛偉岸映襯,表達淋漓。一場風雲際會,昂揚大美。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一種閑适優雅的韻味,染上心頭,盈盈蘆花捧在手裡,從納蘭性德的惆怅裡走來,穿越到晴空麗日的當下,甯靜緻遠的境界油然而生,
在時光裡遇見,又别離,還是重逢,都是歲月枝頭搖曳的安暖。所謂伊人,托物于蘆葦,興起為詩,無疑是我們芸芸衆生不斷求索的美好人生,亦或說崇高的精神境界。相當于王國維人間詞話三境界的了解和呼應。
四季輪回,日月更替,無論陰晴圓缺,無論悲歡離合,都能摯愛堅守。歸路修遠并風雪交加,但願牽得“伊人”,輕松道一聲:長相随。
秋風十裡,蘆花浩蕩。
聽聞你在荒原,我願意跋涉千裡跟随你。
一機一湖一蘆花,大自然的一幅畫
水中有個太陽☀️
美女笑魇如花,手捧蘆花,美得驚天動地,日月充實。
慢慢走慢慢聊,偶爾對望。
藝術加工後的蘆花,紅得徹底。
從來沒這樣靠近,如此親密!
作者:一位既懂教學又會寫作的人。中學進階教師,黑龍江省作協會員。出版散文集《手捧書香》《雪落無聲》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