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撰寫抗疫日記、參與新冠病毒研究,江大外教薩拉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

通訊員 劉進 易俊

9月30日,中國政府友誼獎頒獎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政府友誼獎是為表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而設立的最高榮譽獎項,共有來自32個國家的100位外國專家榮獲2020、2021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

撰寫抗疫日記、參與新冠病毒研究,江大外教薩拉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薩拉在領獎現場

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江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外籍教師薩拉副教授獲得2020年中國政府友誼獎。2020年疫情期間,薩拉4次婉拒撤僑,選擇和武漢人民一起堅守家園,并通過網際網路向國際講述武漢抗疫故事。同時她還積極發揮專業特長,與人獸共患病國家權威平台建立合作,積極推動國際抗疫工作。她将武漢的抗疫過程和親身經曆編撰到《早安,武漢》的新書中,在意大利出版。在中國生活14年的薩拉早已将中國當做第二故鄉,此次獲獎她感到很驚喜,表示是榮譽更是激勵,要繼續做中意友好往來的使者。

撰寫抗疫日記、參與新冠病毒研究,江大外教薩拉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2020疫情期間薩拉和兒子在漢

撰寫抗疫日記、參與新冠病毒研究,江大外教薩拉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莎拉和學校老師合影

熱愛中國書法愛吃熱幹面 來中國14年早已當做故鄉

熱愛中國書法,喜歡喝中國茶,愛吃武漢的特色小吃熱幹面,在中國工作生活14年,薩拉·普拉托(SaraPlatto)博士和13歲的兒子利瑪窦(Mattee)早已經把這片熟悉的土地當成自己的家。“雖然還是吃西餐為主,熱幹面我也很喜歡,品嘗起來别有風味。”薩拉分享。

2007年,長期緻力于世界野生動物的保護與研究的薩拉首次來到中國,受中科院水生所邀請參加一場有關人類與海豚的主題演講。在那裡,她遇到了自己後來的導師,成為位于武漢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從此與中國結下了難以割舍的情緣。“我很喜歡武漢,武漢人民很熱情。”回憶起第一次來漢,薩拉談到。

2011年,她成為江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主講動物行為學、動物福利等課程。“動物的情況也會影響到人類,在國際上動物行為學和動物福利很受關注。學生學習這些知識,對學習生命科學、環境學和食品安全都有意義。”薩拉介紹。她号召學校學生積極學習動物行為學、動物福利相關内容,一同幫助人類和動物架起和諧共處溝通的橋梁。

教學科研之餘,還經常利用周末為武漢小動物救助中心奔忙宣講。平常莎拉會在中餐聚會時和大家一邊享受武漢美食,一邊幸福地講述自己年輕時在世界各地救助小動物的傳奇故事。

盡管已經把中國當為第二故鄉,每兩三年薩拉會回一次家鄉意大利北部城市布雷西亞。那裡,有薩拉的父母和妹妹。她曾多次邀請家人來武漢做客,來看她的第二故鄉,“我父母年紀已經大了,不友善來武漢了,不過我的一名摯友在我來武漢之前,來過武漢。我朋友聽說我在武漢了,感到很開心。”

疫情期間4次婉拒撤僑 把武漢的生活點滴發在網上

2020年2月3日,有關部門再次通知她可以回國,已經拒絕一次的薩拉再次婉言拒絕傳回當時沒有一例确診病例的意大利,她說:“武漢是我的家,我相信中國。”

薩拉拒絕回國的消息讓母親非常生氣,當天淩晨3時,她又接到大使館的電話:“你母親要求我們采取強制措施把你帶上飛機。”為了打消父母的顧慮,她在電話中不停向他們解釋在武漢的情況。

撰寫抗疫日記、參與新冠病毒研究,江大外教薩拉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薩拉回憶2020年留漢抗疫經曆

疫情期間,薩拉得到了鄰居和學校的諸多幫助和關愛,江漢大學外教管理者及時定期送來主食、肉蛋、蔬菜和水果,還輾轉多處給她買來急需的芝士。鄰居幫助她線上賣菜,還給她帶來了蔬菜和意大利面。

撰寫抗疫日記、參與新冠病毒研究,江大外教薩拉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疫情期間收到幫助

倍感溫暖的同時,薩拉積極通過國際社交平台分享在漢生活情況,講述中國戰疫故事,“我們留在武漢的意大利好友有一個群,大家平常在群裡分享情況,看到一些關于武漢疫情不實的内容,我們都很氣憤。”薩拉回憶。

是以,她通過國際社交平台上釋出武漢抗疫的真實情況,她在武漢不停地發出一條條圖檔和視訊資訊:學校發放的物資塞滿了小車的後備廂、小區居民送來的食物和“薩拉加油”的暖心字條、社群發放愛心菜、小區嚴格封控、武漢複蘇場景……引起全球網友關注。幾十家海外媒體通過各種途徑聯系上薩拉,她在電話裡、視訊中,向全球的人們展示自己在武漢的生活和樂觀心态。對于有些外媒的誤解,她總是極力現身說法,告訴他們真實的情況。

後來,意大利不幸成為疫情重災區,她還通過視訊給意大利高中生上了一堂生動的疫情教育課。她拿着通訊工具帶意大利學生看武漢的城市街道,真實了解中國的抗疫舉措。她也通過社交平台給其他國家的人們提供一些疫情期間的生活建議。莎拉的特殊經曆引起意大利迪亞哥地理出版機構注意,4月初,雙方簽約出版著作《你好武漢》,這本書譯成多國文字全球發行。

科研團隊的學術顧問 為中國抗疫做貢獻

薩拉長期從事動物行為學、動物福利研究,疫情期間也積極發揮專業優勢為抗疫做貢獻。她作為國内一些科研團隊的學術顧問,參與了13個研究項目,其中有一項研究就是探尋新冠肺炎病毒與穿山甲身上分離出來的一種冠狀病毒的關系。

作為一名動物行為學研究專家,她還參與了COVID-19相關學術研究,與人獸共患病國際權威平台建立合作,積極推動國際抗疫工作。薩拉還接受了全球狂犬病控制聯盟在狂犬病等野生動物流行病學控制預防的監測技術、資料規劃和教育工具等方面的特别指導。此外,她還在社交媒體平台發表多篇關于新冠病毒的科普文章。

撰寫抗疫日記、參與新冠病毒研究,江大外教薩拉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莎拉參與學術活動

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薩拉積極為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提出建議。與全球狂犬病控制聯盟(GARC)合作,建立“狂犬病監測系統”,推出“狂犬病教育人員資格證書”漢化課程。籌辦首屆“動物福利:食品安全與人類健康”研讨會。她多年深入社群傳播狂犬病預防知識,開展疫苗接種,舉辦系列講座。目前薩拉圍繞着此前的研究内容繼續進行探索。

“薩拉教授為江漢大學生物研究和教學作出了貢獻,去年疫情中她的舉措更是加強了中意友好關系,加深了世界對中國的準确認識。”江漢大學黨委書記張幸平談到,對于薩拉此次獲獎,他表示學校全體師生都很高興,也為薩拉感到驕傲。

撰寫抗疫日記、參與新冠病毒研究,江大外教薩拉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薩拉和獲獎國際友人合影

對于此次獲獎,薩拉坦言很驚喜,“我不太相信自己獲獎了,但是拿到獲獎證書後很真實,對我來說是榮譽更是激勵。”薩拉表示自己要繼續做中意友好往來的使者,做中國和國際社會往來的友好使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