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學課還可以這樣上?浦東這所市級項目化學習種子校帶來新探索

如果秋遊去迪士尼樂園,遊玩時間是4小時,如何做攻略才能讓全班盡可能多的玩到想玩的項目?面對這樣一個“難題”,浦東新區福山外國語國小二、三年級的同學很淡定。因為他們已在數學課上,通過項目化學習的方式,從真實生活情境出發,探索“資料”的奧秘,并由此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答案。

9月27日,上海市義務教育項目化學習三年行動計劃專題工作坊第三輪第一場活動在福外舉行。面對來自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浦東新區教育發展研究院、上海市教科院教育評價與PISA研究中心的專家,以及全市30多所國小的數學教師,福外數學教師團隊呈現了對“指向大概念學習的數學項目設計與實施”的探索成果,獲得了高度肯定。

數學課還可以這樣上?浦東這所市級項目化學習種子校帶來新探索

巴斯光年、小飛俠、七個小矮人……十個項目每一個都有學生想玩,到底該如何選?在卡通片的背景音樂中,王潔羽老師為二年級學生帶來了數學課《迪士尼秋遊攻略——最喜愛項目的調查》。她将問題驅動引入課程,讓學生從情境中産生角色代入感,進而産生統計需求。從熱烈讨論“我想玩哪些項目”,到統計出“班級可以一起玩哪些項目”,學生在小組讨論中鍛煉傾聽與合作的能力,嘗試全班投票和小組投票這兩種不同的資料收集過程,從中思考表格和資料的意義,進而讀懂表格資料所蘊含的資訊,再作出合理的推測。當一個小時的課程接近尾聲,5個班級想玩的項目已經標明,有學生提醒王潔羽:“很多人喜歡玩的項目,排隊可能時間更長!”“通過事先安排讓兩個班級錯開,這樣就能減少排隊時間。”

“學生自主生成問題、自主思考探求,學習熱情更高,學習效果更好,正是項目化學習對課堂帶來的改變。”王潔羽表示,一年來福外數學組不斷研讨推進項目化學習,并設計了資料統計和重量機關這兩個項目化學習單元,不僅打破了年級、課時的限制,還颠覆了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課堂教學方式,這一切都讓這位入行6年的青年教師感歎:“原來課還可以這樣上,學生的收獲會有這麼多。”

數學課還可以這樣上?浦東這所市級項目化學習種子校帶來新探索

“開展項目化學習的初衷,是希望教師的教有改變,讓學校主陣地課堂更加高效;也希望學生的學更深入,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校長錢芳介紹, 浦東新區是第一輪義務教育項目化學習三年行動計劃建立區。福外是浦東唯一一所上海市項目化學習三年行動計劃種子實驗學校。從去年9月開始,堅持秉承“做中學”的原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在活動項目、學科項目以及跨學科項目方面開展項目化學習設計與實踐。 活動項目闆塊,在學校傳統項目如外語節活動中的探究闆塊、五年級職業體驗、國文傳統文化探究項目、英語獨立主題探究學習項目中植入項目化學習要素。學科項目闆塊,嘗試在“大概念”視角下,以數學、音樂等學科先行實驗,融入項目化學習,統攝單元學習内容,開展結構化學習設計,引導學生發展高階思維活動。跨學科項目闆塊,通過 STEM、國際了解教育的主題研學課程,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數學課還可以這樣上?浦東這所市級項目化學習種子校帶來新探索

“這樣的探索是非常具有挑戰性、前瞻性的。”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長、上海學習素養課程研究所所長夏雪梅在點評時表示,此次工作坊是第一次在市級層面種子學校工作坊中用學科項目的方式來進行核心數學概念的探讨,福外的老師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文傑期待,在未來的探索中,福外能持續發揮市種子實驗校的輻射引領作用,提供更多更多可推廣的經驗,帶動浦東新區和上海市項目化學習的實踐創新。

欄目主編 張琪

責任編輯 倪莉琪

圖檔來源 受訪機關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