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小栗子
編輯 | 嘈坊
2017年,電影《速度與激情8》上映。
主演傑森斯坦森宣傳期間,有人拿出郭達的照片,戲稱道:“你在中國有個兄弟你知道嗎?”
傑森笑道:“不會是個喜劇演員吧?”
一旁的女演員順手接過照片後,直接驚呼:“他真的跟你很像,傑森!但比你更加迷人更性感!”
這件事随即上了熱搜,郭達喜提“郭達斯坦森”的名頭。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有網友發現,曾經的“春晚釘子戶”郭達,似乎很長時間沒有出現在大家視野中了。
曾幾何時,與蔡明組成經典搭檔的還不是“濃縮就是精華”的潘長江,而是人高馬大的郭達。
相較于“堕落”地去賣酒的潘長江,郭達則顯得低調很多,低調到快要“查無此人”了。
那麼,曾經的“春晚釘子戶”郭達去了哪裡呢?
他又是為何與蔡明“分手”的呢?
今天,我想來點老藝術家郭達的故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3">01</h1>
在郭達的獨幕喜劇中,他常常操着一口道地的陝西話,讓觀衆們倍感親切。
而在現實生活中,郭達也是這樣一個淳樸親切的人。
1955年,郭達出生在陝西西安一個普通家庭中。
與其他孩子不同的是,郭達是個“遺腹子”,父親在他沒出生的時候就過世了。
後來郭達出生時,頭上留下了一個大青包,醫生分析,正是母親孕中悲傷過度以及營養不良導緻的。
郭達在母親和姐姐拉扯下長大。
沒有了父親這個頂梁柱,郭家人過得很是清苦。
幸運的是,郭達遺傳了父親高大魁梧的身材,15歲的時候就被招到鐵路上做勞工了。
鐵路上的人看郭達年紀小,不忍心讓他幹重活,就讓他去後勤上養豬。
養豬也不易啊,夏天豬圈又臭又髒,郭達還要來往豬圈,給豬喂食挑糞,常常弄的一身臭味。
好在他還有一些休息時間。
利用這些時間,郭達常在廣播上聽聽相聲和說書,并對此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其實做勞工不是郭達的夢想。在郭達家裡的櫥櫃中,放着一頂灰色八角帽和小提琴,這是父親當年留下的。
看着那把線條流順的小提琴,郭達的心裡種下了一個藝術夢。
他白天上班、晚上看書,起早貪黑,期望這個藝術夢想有天會實作。
1974年,19歲的郭達終于收到了來自上海戲劇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他歡呼雀躍着收拾行李,開始了為期三年的專業話劇表演訓練。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78">02</h1>
其實郭達不是一畢業就開始演獨幕喜劇,最初的時候,他被配置設定到了陝西省話劇院,成為一名話劇演員。
到底是科班出身,加上郭達自己善于鑽研,是以他的演技受到了話劇院的認可,開始嶄露頭角。
劇院有一位導演很喜歡郭達,覺得他身材魁梧、演技精湛,便欽點他主演話劇《于無聲處》。
沒想到這個決定卻引來了劇院其他演員的不滿,他們覺得郭達初來乍到便被委以重任,倒顯得他們無能了。
在一片反對聲中,導演隻好将郭達換了下來。
郭達感覺既委屈又生氣,但他還是忍耐了下來,并且暗下決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實力做出一番成績。
在接下來的10年中,郭達潛心提高演技,能力有了質的飛躍。
他出演大大小小的舞台劇30多台,逐漸成為劇院的“台柱子”,讓其他演員心服口服、無話可說。
那麼郭達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轉演獨幕喜劇的呢?
這還要從陳佩斯與朱時茂為觀衆們帶來的精彩節目說起。
1984年開始,陳佩斯搭檔朱時茂,在春晚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絕倫的獨幕喜劇。
《吃面條》、《拍電影》、《羊肉串》……這些獨幕喜劇在觀衆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給郭達帶來靈感——
為什麼我不能往喜劇方面發展呢?
于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郭達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獨幕喜劇上。
努力又優秀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容易成功。幾年後,郭達受到了獨幕喜劇圈的認可,而一個絕好的機會,也向他走來。
1987年,春晚獨幕喜劇《産房門前》的一位演員臨時缺席,導演在衆多演員中,最終標明郭達。
原本導演還擔心郭達的表演效果會不盡如人意。沒想到郭達上場後落落大方、一颦一笑都拿捏得恰到好處,将一個等待妻子生産、重男輕女的喜劇形象演繹得淋漓盡緻。
這次表演讓郭達在獨幕喜劇界開始爆火。
次年春晚,他再次搭檔楊蕾,表演獨幕喜劇《清官難斷家務事》,使兩人的名氣大大提升。
然而,就當郭達準備在獨幕喜劇領域大展身手的時候,卻遭遇了“滑鐵盧”。
原來,“獨幕喜劇之王”趙本山此時異軍突起,帶着他的東北喜劇風,給春晚的舞台帶來新氣象。
而郭達的作品卻頻頻被斃,陷入事業低谷期。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84">03</h1>
這個低谷持續了多年,直到一個女人的出現,才有了轉機,而這個人就是蔡明。
想當年,蔡明還不是“毒舌老太婆”。面容俊麗,性格活潑的她,經朋友介紹認識了郭達。
兩個人一“土” 一“洋”,對比鮮明,讓觀衆感覺很是新鮮。
1993年,兩人登上春晚合作獨幕喜劇《黃土坡》,利用中外文化差異、語言差異頻頻抖包袱,惹得觀衆哈哈大笑,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次成功,開啟了蔡明與郭達長達十多年的合作,在這十多年中,郭達與蔡明時而變成夫妻,時而變成父女,有時候還是售樓小姐與顧客。
他們也為觀衆帶來了許多精彩絕倫的作品,如《越洋電話》、《機器人趣話》、《馬大姐外傳》、《夢幻家園》等等。
由于兩人的合作關系密切,加上總是雙雙出鏡,竟導緻有些觀衆誤以為他們是夫妻。
事實上,兩人隻是合作關系,在現實中各有各的家庭。
而除了演獨幕喜劇以外,郭達還沒有放棄自己在其他領域的演藝事業。
2005年,他還參演電影《舉起手來》,飾演樸實聰慧的趕驢農夫郭大叔。
說着一口道地陝西方言的郭大叔,巧妙地騙過了漢奸翻譯和日軍的搜查,幫助八路軍殲滅鬼子小分隊,并且成功地保護了國家文物。
這部小成本喜劇電影,懸念疊出、笑料頻抖,再加上郭達與潘長江的聯袂出演,讓觀衆們看的捧腹大笑。
直到現在,CCTV電影頻道還在頻繁播放這部電影,不管看了多少遍,總能讓觀衆回味無窮。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3">04</h1>
按這樣的發展趨勢,郭達如今也該是獨幕喜劇界的又一個“喜劇之王”了,但為何卻銷聲匿迹了呢?
外界留言紛紛。有人說郭達得罪了人被封殺,也有人說郭達與蔡明理念不和,分道揚镳了。
那麼真相是什麼呢?
原來,郭達是一個性格認真,對外界評價非常在意的人。
每年春晚結束以後,郭達都會在網上看網友對他的評價,并且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然而随着“網絡鍵盤俠”突起,他們開始将郭達貶的一無是處,甚至進行人身攻擊,說郭達年紀大了,段子老了,看見郭達就惡心煩悶,還不趕緊退下來給年輕人讓位。
郭達也是個普通人,看了這樣的評論心裡很不是滋味,精神也受了不小的打擊。
再加上随着年齡增長,他的身體也有些吃不消了。
要知道,每次春晚都要進行反複的稽核和彩排,而且節目随時又被斃的風險,演員們壓力都很大。
有時候蔡明和郭達彩排時,就感覺郭達的臉紅樸樸的,一開始蔡明還以為郭達害羞,後來才知道,他是高血壓上來了。
而在經曆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思考後,郭達決定退出春晚這個舞台。
最先知道郭達這個想法的人,還是他的搭檔蔡明。
他告訴蔡明:“我的身體大了,身體吃不消了。”說的時候,眼中還含着淚水,這讓蔡明很為這個老哥哥感到痛心。
于是在2010年春晚之後,大家再也沒有在春晚的舞台上看到“菜鍋”組合演獨幕喜劇。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7">05</h1>
退出了春晚的舞台,并不代表退出了演藝圈。
如今的郭達老師還在從事着自己熱愛的演繹事業,他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話劇。
他與濮存晰、宋丹丹合作的話劇《白鹿原》獲得了業内的認可,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2020年,在觀衆的千呼萬喚中,郭達還和蔡明老師一起登上綜藝節目《王牌對王牌》。
節目中,與其對陣的王祖藍“嘲笑”郭達上台還帶“小紙條”,讓第一次上綜藝節目郭達有些措手不及,站在原地尴尬。
而蔡明則貼心的為他解圍,表示“小紙條”才是郭達工作認真的态度。
蔡明的這席話引來觀衆掌聲陣陣,也讓觀衆對郭達這位老藝術家更加敬佩。
的确,像郭達這樣态度認真、謙虛踏實的老藝術家真是越來越少了。
雖然離開了春晚的舞台,但是郭達老師的經典獨幕喜劇卻足夠我們去反複回味。
而如今他六十多歲的高齡,仍舊在藝術領域發光發熱。
最後也祝願郭達老師在未來的生活中身體健康、家庭美滿,希望我們還有機會看到郭達老師更多優秀的喜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