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喜劇本身就難,它快速捧紅了小沈陽,也讓嶽雲鵬更認清了自己

喜劇本身就難,能快速捧紅一個人,也能快速扼殺一個人,能讓一個人失去初心,也能讓一個人迷失。

嶽雲鵬對自身認知很清楚,春晚火是前面紮實的功底作為鋪墊,他參演的電影他自己并不拉胯,他參加的綜藝也都能制造讓人舒适的笑點,他為人處世應該不錯,一直在京圈,應該也有一定的人脈和朋友,小嶽嶽的長相也是賤的可愛的,就是憨厚有觀衆緣的長相,相聲越來越走向大衆化,小嶽嶽能表演的平台很多,德雲社本身就很火。

喜劇本身就難,它快速捧紅了小沈陽,也讓嶽雲鵬更認清了自己

小沈陽就不一樣了,獨幕喜劇向來要靠春晚才能走進千家萬戶,平常很少有人能接觸到,小沈陽長相是 有點土氣的,在電影裡演的多是醜角,且很多是爛片,獨幕喜劇走紅後沒有新的作品更新,反複表演走紅作品(同一個獨幕喜劇并不适合反複演),也沒有新的有分量的電影角色固粉,上綜藝前期給人感覺是紅飄了,後期給人感覺是賣慘,師傅輩一個混京圈,一個混東北圈,雖然火熱程度當初都很高,但人脈應該是不一樣的,對徒弟的資源相差很多,作為看着他倆爆紅到現在的不同境遇感慨萬千。

喜劇本身就難,它快速捧紅了小沈陽,也讓嶽雲鵬更認清了自己

當然,主要還是實力問題,小沈陽或者說趙家班幾個弟子的套路其實很單調,秀下重複度極高絕活,比如高音飙幾句流行歌詞,或者胖子翻幾個跟頭,然後是故意賣醜獲得廉價笑料,這種方式注定火不了多久, 和他們師傅趙本山差距太大。過去舞台演員的長青是建立在表演平台比較單一的基礎上,包括趙在内的老喜劇人們每年隻在春晚上露一次臉,不會過度透支才華。而那段時間小沈陽的知名度與才華是在各種平台上井噴式的壓榨,注定隻能絢爛而短暫的發光。

喜劇本身就難,它快速捧紅了小沈陽,也讓嶽雲鵬更認清了自己

還有,不差錢以後也沒少用他啊,他從這兩三年才開始過氣的吧,那也是被市場自然淘汰的,老趙也沒雪藏他啊,這些年電影電視劇綜藝啥的都沒少上啊。你們總說趙本山敲打他了,雪藏他了,罵他了,甚至抽他了,是有誰親眼看見了咋的?反正我這麼多年是沒看見實錘,營銷号看了不少,沒看見老趙或者小沈陽本人真正說這些事的視訊,如果有那肯定早就炒作的翻天了。老趙是說過小沈陽上了春晚以後一段時間有點飄了,但及時給他做心理輔導了,哪有什麼“不用小沈陽”之說?

喜劇本身就難,它快速捧紅了小沈陽,也讓嶽雲鵬更認清了自己

同為舞台上的喜劇演員,趙老師表演風格,包括後來的唱我心永恒,功夫令唱有神功,不是不好聽,而是有點做作,實際上趙老師表演風格很接地氣,反映老百姓生活,根本用不着硬加唱段,同樣唱段,英雄母親一天的昨夜星辰就很自然,追星族的鬧花燈就很自然~而且趙老師就是電影電視劇也很厲害,絕對演技派,比如紅樓夢電影版的劉外婆,農村題材的蒼生,還有電影過年和李保田葛優等明星配戲,都非常生活化,自然。

喜劇本身就難,它快速捧紅了小沈陽,也讓嶽雲鵬更認清了自己

我連續好幾年沒看春晚了,說實話之前看春晚就是為了看獨幕喜劇,說白了就是看趙麗蓉、趙本山、範偉、高秀敏這些藝術家的作品。不是說現在的獨幕喜劇演員不夠好,是之前的前輩太強。現在的獨幕喜劇我真的笑不出來,都是電視機裡有笑聲,我是全程冷漠臉,真的沒啥共鳴和快樂感。獨幕喜劇和相聲這類節目的主要特點。就是針砭時弊,但是現在普通國民都不能接受自己本身成為嘲諷的對象,一旦脫離現實,獨幕喜劇相聲很快就失去了發展的土壤。

喜劇本身就難,它快速捧紅了小沈陽,也讓嶽雲鵬更認清了自己

說實話,隻要看過這些獨幕喜劇,那麼20歲的人和60歲的人評價這些節目都是沒問題的。順帶一提,曾經有段時間我很閑,把1983年以來的每一屆春晚都看了一遍,雖然有一些節目因為演員被封殺了之類的原因現在看不到了,但是每一屆春晚看個原貌的八九成還是沒問題的。90年代我認同當時有很多優秀的演員和節目,我也是看過很多屆90年代春晚的現場直播的,但就我的感覺,黃宏除了打撲克外,90年代的春晚作品裡沒有一個能讓我覺得是一流的,90年的超生遊擊隊不錯,但很可惜這個獨幕喜劇不是春晚的節目。也許我很懷舊,但也許經典隻存在于過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