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一個水熱條件非常好的地方,這裡的亞熱帶氣候,非常适合生物的生存。作為外貿的一個重要視窗,廣東不可避免地成為了許多外來物種侵入的第一站。外來入侵物種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相比人見人愛的小龍蝦,絕大部分入侵物種不讨人喜歡,比如水葫蘆,薇甘菊等。

除了植物之外,還有來自非洲的大蝸牛,來自美洲的鳄雀鳝,鳄雀鳝是一種體型碩大的魚類,按理說什麼都吃的廣東人,應該不會放過這種大魚,但迄今為止,鳄雀鳝依然是廣東最讓人束手無策的美洲巨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鳄雀鳝是一種原始物種,它是魚類中的活化石,最早在白垩紀時期就已經誕生了。
這種大魚的身上,長滿了硬質的鱗片,嘴裡還長滿了尖牙。鳄雀鳝可以長到3米多長,體重近百斤,這是一種十分著名的兇猛淡水魚類,幾乎和長江白鲟是一個等級的存在。鳄雀鳝在美洲有天敵,比如短吻鳄,但是在廣東沒有天敵。它一次可以産卵十幾萬枚,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野外泛濫的速度會非常快。
早年間人們還很喜歡鳄雀鳝,因為它的外觀很漂亮,但到了野外環境下,廣東本土魚類資源受到了嚴重威脅。對付鳄雀鳝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開發成美食。但這很困難。鳄雀鳝本身無毒,但在産卵期會産生毒素,鳄雀鳝本身的肉質還行,在美洲算是一種受歡迎的美食。但是在廣東廚師的眼裡,鳄雀鳝實在是不能算是什麼好食材。
鳄雀鳝肉質口感很差,外表附有硬鱗,加工的時候甚至還要用斧頭才能劈開。一旦鳄雀鳝長大,一兩個人很難捉到它,好幾個人才能完成捕捉,捕獲的成本也太大了。鳄雀鳝的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就看廣東的廚子們有沒有創意了。
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