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少年夫妻老來伴。”對于現在的很多老人來說,除了一些離異的就是喪偶的,誰也不想讓自己的晚年太過寂寞,是以夕陽之戀對很多老人來說也正常。
不過,現在的老人相親可不像年輕人那樣,隻講究愛情浪漫的感覺了,雙方還得要求有共同的愛好,能有物質金錢保障,才能保障今後度過幸福的餘生。
近日,吉林伊通縣67歲的齊占江大爺,兩個女兒已經成家。作為村裡曾經的養豬大戶,在經曆過兩段失敗的婚姻之後,還想找個幫自己管家的老婆,自信女方就是鐵打的心髒自己也能幫對方捂熱了。
我是“不會吃人的老虎”,和你一起追蹤社會熱點,感受百姓生活,解讀人間百态。

而電視台的記者也根據齊大爺的要求,找到了一位九台區,其塔木鎮的66歲喪偶的趙連芳大媽,有兩個兒子均已成家。希望兩個人通過現實中的見面進行相親,看是否能夠成就一段姻緣。
按照齊大爺的話說法,自己曾經是村裡的養殖大戶,最多的時候有四五百頭豬。可惜的是“家财萬貫,帶毛的不算。”十年前的一場瘟疫,導緻齊大爺的經濟一落千丈,而第二任相處十年的妻子也離他而去。
現在齊大爺的話就是,現在自己雖然隻有三十多頭豬,但也年收入可以達到十萬元。隻要女方答應嫁過來,家裡的經濟大權完全可以交給女方管理。
趙連芳大媽沒有經濟收入和獨立住房,如今在長春打工,為了和齊大爺相親,特地請假半天時間,一起和記者來到齊大爺的家裡進行相親。
按照趙大媽的話說:“想找一個忠實的,感情專一的,别抽煙别喝酒的,過日子像回事就可以了。我身體挺好的,咱們都是農村人,啥也都能幹,咱找一個好好過日子,也不能說是今個兒走明個兒撂了。”
等記者和趙大媽來到齊大爺家門口之後,齊大爺立馬就出來迎接了。齊大爺對趙大媽的印象是:“挺好的,像正經過日子的人。”趙大媽對齊大爺的印象是:“好像是歲數太大了!”
記者告訴趙大媽說:“看着歲數大,其實齊大爺比你剛大一歲。”趙大媽也沒有再說什麼,認為齊大爺看起來倒是挺實惠的一個人。
而齊大爺見到趙大媽就說:“你說你别看你後來的,我不拿你當後來的,拿你當親生的從小的一樣。”記者糾正齊大爺說:“原配一樣!”齊大爺意識到說錯話了,立馬改口說:“不是親生的,原配的!”
接下來齊大爺又對趙大媽說:“我這個人不坑誰,不害誰,明白不?咱不像有些人咱對付在一起,自己花自己的是吧,我就找個把這家料理起來,你把我當那個打工的就可以了,錢咱也不像有些人幾萬塊錢這個那個,你沒有真心換不來真意。”
趙大媽回答說:“那倒是。”齊大爺說:“你得憑真心能換人家真意,你就鐵打的心,我指定給你溫乎熱了。告訴你一句話,就是鐵心我能給你溫乎熱了!”
齊大爺的一番話說得趙大媽心裡暖呼呼的,女人想要的不就是真心對待自己的男人嗎,何況齊大爺不計較金錢,願意把所有的收入都拿來讓媳婦經管,一看就是奔着要好好過日子的。
從趙大媽一進院子開始,齊大爺就一直介紹家裡的情況,還準備了好幾個肉和菜要大家等下到桌子上聊。記者以為齊大爺想要自己露一手,結果是齊大爺催着趙大媽自己炒菜露一手。
但趙大媽卻沒有急着幫忙炒菜,而是要求齊大爺坐下來再聊一會兒。齊大爺問趙大媽:“那你說還有啥唠的?”趙大媽回答說:“你不得聽我說,我得要求點什麼玩意嗎?”看來齊大爺有點性急了。
趙大媽坐下來說道:“我老頭病了12年,整整伺候了12年,反正拉下點饑荒,拉下四萬多塊錢饑荒,這不出來打工嗎,就是為了還這點饑荒。你要能幫我還四五塊錢饑荒,我不打工了,我就過來過跟你日子,就這麼個意思!”
齊大爺回應說:“知道,知道。我說這個意思吧,你想現在拿那四萬塊錢,是那個不行。豬吧這不還有20多天下來,不得經濟大權,也就你經管着,你樂意還就還,樂意花就花,咱過年合計還得多整豬咱好好幹,我就這麼個意思。”
按照趙大媽的意思,自己着急把這四萬塊錢饑荒還了,才能安心過來陪齊大爺過日子。而齊大爺的意思,等豬到八月份賣了之後,經濟大權交給趙大媽自己想咋還就咋還,但是立刻拿出四萬塊錢肯定不行。
最終,趙大媽表示自己暫時還得回去繼續打工,要是齊大爺真的誠心再處處看看,不能說馬上見面就成了,今後可以和齊大爺電話聯系,你要真同意了,把錢拿來了我就過來了。
齊大爺立馬回答說:“不用了,她就是說打工這一句話就夠了,沒啥處的,都八百歲了還當年輕啊,十七八是二十歲啊?你能說給老頭做一頓飯,老頭大權都交我你了,又出來打工這絕對不行。我這脾氣就是倔,另外咱倆也處不來。”
大家認為現在的老人相親,女方要求男方給“彩禮錢”合适嗎?歡迎跟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