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青網評:以青春奮鬥建美麗香江

10月25日,“時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國建造主題展在香港開幕。作為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香港民生工程走訪活動和“大國建造·築夢未來”校園報告會也陸續展開。探究不同時期的建築史,就是追尋一段段曆史和文明的演變程序,香港青年在領略一個個地标性建築和工程的風采中,看到祖國的綜合國力、經濟實力和創新能力,感受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精神力量。

中國的複興是有“根”的複興。這“根”包括曆史的“根”、文化的“根”和文明的“根”。有人在香港大學演講,問及大家的啟蒙歌曲,聽衆席上,先飄來幾個音符:“一條大河波浪寬……”沒想到,全場很快齊唱起《我的祖國》。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這正是青春的力量。從國家民族看,青年勇挑重擔、勇克難關、勇鬥風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能充滿活力、充滿後勁、充滿希望。

眼下,大灣區建設風生水起。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并實作“一地兩檢”“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通車營運,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成為現實。對于很多港澳青年來看,粵港澳大灣區隻是“家的擴大,是家的延伸。”大灣區的發展,也讓更多青年意識到,背靠祖國,努力奮鬥,才有小家幸福。

粵港澳三地同根同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緣、文化血脈。5.6萬平方公裡的創業熱土上,正閃耀着越來越多港澳青年的身影。他們,心懷獅子山下的拼搏精神,帶着濠江之畔的創業理想勇敢出發,成為這片世界最具活力創新區域裡的亮眼星光。生活在大灣區的青少年,是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見證人,也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文化交流協會成立,一則,搭建灣區青少年文化交流平台,組織青少年學生文化交流活動及賽事,拉動社會企業力量為青少年創造良好的研學交流環境和創業實踐機會。今年6月,來自國内航天領域的“宇宙天團”将走進香港學校,暢談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從首問蒼穹到自建空間站,激勵香港青年傳承航天夢想、弘揚航天精神。二則,通過活動交流,也更加拉進了港澳青少年與内地的距離。隻有熱愛祖國,青少年才能找到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祖國始終是香港堅強的後盾。内心笃定,自有山河。未來數年特區政府的基本工程開支預計每年将超過1000億港元,用以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提升市民生活指數,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香港。這些宏偉藍圖的實作,是要靠每一位香港青年的努力。家是我們的家,國是我們的國,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成就青春之香港、青春之中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步伐更加铿锵。(李群)

來源:中國青年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