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評:破除“中遊意識” 力争上遊貫徹新發展理念

作者:宣講家網
時評:破除“中遊意識” 力争上遊貫徹新發展理念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全黨必須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2021年是“十四五”時期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我們要想邁出漂亮的“起步之姿”,赢得“滿堂彩”和“開門紅”,就必須樹牢立行立改、創新創造、敢打敢拼的“上遊精神”,破除差不多、還可以、過得去的“中遊意識”。

目前,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既要看到“全球唯一正增長主要經濟體”“GDP首破百萬億”帶來的機遇,更要看到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風高浪急帶來的挑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此時此刻,我們隻有破除了“中遊意識”,才能以“乘風破浪”的姿态、“中流擊水”的狀态、“風雨無阻”的心态,頂着壓力幹、冒着風險擔、開動腦筋想,切實發揮主觀能動性,為新發展理念的落實落地落細提供堅強作風保障。

破除“中遊意識”,以“猛虎下山”的闖勁貫徹新發展理念。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創新是實作高品質發展的第一動力。然而,有些黨員幹部不敢創新、不願創新、不會創新,看問題、幹工作、做決策還是老觀念、老辦法、老套路,以至于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

貫徹新發展理念,實作創新發展,要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善于與時俱進向前看、登臨絕頂向遠看、海納百川向外看,不斷增強法治思維、市場思維、改革思維、制度思維、大資料思維,多用市場化、法治化、現代化的手段,推動高效能治理,實作高品質發展。我們要以“猛虎下山”的闖勁,闖過思想關、時代關、本領關,學會用資料說話、用資料管理、用資料決策,真正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最強能級”。

破除“中遊意識”,以“老牛爬坡”的拼勁貫徹新發展理念。2021年是農曆牛年,正所謂“九牛爬坡、個個出力”,各級黨組織、各個部門、各條戰線、各行各業都要錨定目标、合力攻堅、争取勝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國内國際兩個大局,統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然而,有些黨員幹部對“國之大者”缺乏了解,隻會“守攤攤”;對潛在的風險挑戰缺乏認識,隻能“當鴕鳥”;對暢通雙循環缺乏對策,隻管“拍腦袋”。

貫徹新發展理念,就要有“九牛爬坡”的拼勁,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在科技領域中,我們要面向最高端、最前沿去“拼”,解決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在民生領域中,我們要面向群衆最急、最難、最愁、最盼的問題去“拼”,更加注重讓衣食住行、業教保醫等各類資源向農村、基層、欠發達地區傾斜,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領域中,我們要圍繞國内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去“拼”,不斷提高供給品質、不斷做強實體經濟、不斷提升消費能力、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真正以一流的拼搏精神創造一流的發展環境。

破除“中遊意識”,以“燕子壘窩”的恒勁貫徹新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動綠色發展,不僅是經濟問題、社會問題,更是政治問題。然而,有些黨員幹部重顯績、輕潛績,眼睛隻盯着眼前的GDP。面對需要長期治理的生态問題得過且過,面對需要“回爐淬火”甚至“騰籠換鳥”的傳統産業逡巡猶豫,缺乏“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恒心。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點贊的“右玉精神”。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山西省右玉縣生态環境十分惡劣,多年來,右玉縣秉持着“換班子不換路子”“換金山不換青山”,一樹接着一樹栽、一沙接着一沙治,硬是把黃沙漫漫的不毛之地,建設成“塞上江南”。貫徹新發展理念,就要像“燕子壘窩”那樣,逐漸淘汰落後産能,以釘釘子精神寫好生态修複、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真正用水清岸闊、魚翔淺底的“生态畫卷”,吸引現代農業、智能制造業、高端服務業等好項目落戶生根,貫通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生命一分鐘,奮鬥六十秒。奮進“十四五”,讓我們以“清晨之問、靜夜之思,案無積卷、事不過夜”的工作狀态和力争上遊的過硬作風,一路豪情萬丈、一路踏歌而行、一路精彩綻放,實作好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以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作者:肖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