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湖評論:讓黨史之光照亮前行路

作者:荊楚網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從南湖紅船到領航巨輪,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複興路,建黨百年是一部矢志奮鬥的壯麗史詩,承載着百年大黨永葆生機的經驗智慧。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幹部,我們要在黨史學習中找到成長的有益啟示,汲取智慧與能量,以青春之我扛起時代重任,交出精彩答卷。

撥開曆史的煙雲,走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路,是極其艱難和不易的。1840年鴉片戰争以後,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野蠻入侵,封建統治腐朽無能,國家戰亂不已,人民饑寒交迫,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見的深重苦難。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馬克思主義,“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将傾”的中國共産黨應運而生。從最初50餘人的小黨發展到如今91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一批又一批始終代表中國最先進、最進步的社會力量懷着滿腔熱血前赴後繼,曆盡艱難,不負人民重托推翻了舊世界、建立了新中國。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建國初期,面臨着内憂外患,國家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各種風險猶如一道道溝壑、一座座險峰,我們的領路人帶領全國人民艱苦創業,不畏強權,走上了新中國逐漸發展的曲折探索之路。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經過一個又一個五年建設,新中國成功造出了飛機坦克,在積貧積弱的新中國建設初期,在一窮二白的不息奮鬥中,中國崛起于世界的東方。曆史經驗告訴我們,關起門來搞建設是行不通的,世界是一個整體,地球是一個村,各國必須緊密聯系起來,共同發展。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栉風沐雨的40多年間,真正做到了“改革開放富起來”。新時代的我們不斷重新整理着輝煌成就,繼續書寫着更多“春天的故事”。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是中國共産黨的初心和使命。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深刻了解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的一把金鑰匙。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通過發展增進人民福祉,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平均每年減貧1300萬人以上,“貧困”一詞在我們這一代共産黨人手中成為了曆史,“汔可小康”的千年夢想逐漸變為現實。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上司下,我們從容應對和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和挑戰,取得了抗疫鬥争重大戰略成果,時刻踐行着“江山就是人民”的信仰理念。曆史和現實都證明,堅持中國共産黨的上司是抵禦風險挑戰、聚力攻堅克難的根本保證。

百年峥嵘路,風雨兼程行。在慶祝建黨百年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交彙時刻,新時代的我們更應學思踐悟百年黨史,汲取精神力量,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讓百年黨史照亮青春之我的成長之路,以昂揚的精神開局“十四五”,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