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警惕民進黨當局操弄“港獨”與“台獨”合流圖謀所濫打的“三張牌”

陳本铿

2021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下稱《決定》),這是香港發展優質民主邁出關鍵一步,也是跨出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重要一步。但民進黨當局對此卻說三道四,并借香港“反修例風波”,公然營造“台獨”和“港獨”合流的氣氛,提出“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荒謬口号。為操弄“港獨”與“台獨”合流圖謀,民進黨當局開始濫打“三張牌”,不斷恐吓港台兩地群眾,企圖抹黑和醜化“一國兩制”,更加劇兩岸緊張對立形勢。

一、打宣傳輿論牌。“港區國安法”正式出台後,民進黨當局呼籲國際社會關注,污蔑大陸不斷幹預香港内部選舉,嚴重破壞“一國兩制”。香港“反修例風波”後,台灣當局相關部門釋出多項所謂“涉港公告”,皆是憑空捏造、颠倒是非,與事實嚴重不符。《決定》正式出台後,民進黨當局更是妄加評論,惡意攻擊“大陸人大片面修改香港選舉辦法,不僅踐踏香港民主人權,更讓香港所謂‘一國兩制’徹底被毀壞”,并污蔑“這凸顯中共政權毫無實踐其對港人與國際承諾的意願,這既無法赢得國際社會尊敬,更非一個負責任的國家該有的作為”。同時,蔡英文當局還呼籲,面對大陸對民主價值的“脅迫”,台灣不分藍綠,應共同堅定捍衛“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也應共同摒棄大陸的“‘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主張,“政府”将持續給予香港人民必要與充分的人道支援。蔡英文當局不斷叫嚣大陸“借改變選制、政治檢查黨同伐異,以達其‘愛黨者治港’之真實目的”,再次暴露其公然營造“兩獨”合流的氣氛,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欺騙輿論,不斷醜化“一國兩制”的醜陋嘴臉。

二、打民粹主義牌。民進黨當局不斷鼓噪“港獨”勢力,采取街頭暴力形式進行抗争,向中央與港區政府發難,并試圖獲得更多的國際社會支援與同情。在民進黨當局推波助瀾下,民粹主義在香港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展現為:香港本土意識不斷崛起,年輕世代的政治參與熱情和自主性大幅度提升,表現為在追求對“權威”的反抗及追求民主正義方面,顯現出非理性及焦躁的情緒。雖然從目前看來,香港的本土意識不完全等同于“港獨”思潮,但一旦披上有香港“主體意識”的本土外衣,往往容易被境外别有用心人士所利用,甚至淪為“港獨”勢力的“嫁衣”。而民進黨當局恰恰利用這點,大打民粹主義牌,于是在香港“修例風波”的前前後後,處處可見到民進黨當局身影,組織并利用香港民粹情緒的蔓延,訴諸香港群眾進行抗争和街頭暴力,将改善民生與否定“一國兩制”進行捆綁,把香港社會對民生暫時無法得到有效改善的不滿情緒,直接對準中央和港區政府。

三、打網絡平台牌。香港回歸以來,中央與港區政府面對話語傳播模式創新性的認識,仍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特别是網絡話語對大衆傳媒話語權的重要影響認識還不足,而民進黨近些年來,很善于利用社交網絡平台,進行“港獨”和“台獨”理念文宣、社會動員以及尋求外部支援等活動。網際網路的社交網絡平台,已然成為民進黨當局勾結“港獨”分子,進行社會動員和勾結外部勢力的重要媒介之一。民進黨當局不僅通過網際網路,公開宣揚“港獨”和“台獨”言論,還培植一大批“綠色網軍”,在網絡上混淆視聽,不斷霸淩攻擊“一國兩制”、支援愛國愛港和兩岸統一人士,導緻大多數人不敢或根本不願為香港未來的出路,發出正義的聲音,成為“沉默的大多數”。

民進黨當局操弄“港獨”“台獨”合流圖謀,大搞“政治攬炒”“暴力攬炒”,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最終統一、對“一國兩制”在港實踐、對港台兩地的社會發展治理,都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視。“勿謂言之不預也。”警告民進黨當局,勿要繼續幹涉香港事務,企圖挑戰大陸的底線。“港獨”和“台獨”勢力合流,是逆曆史潮流而動,終究是死路一條。

[作者系福建省委黨校博士,本文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岸關系與南海海疆風險治理的相關性研究”(21BZZ088)資助。]

來源: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