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姿三四郎》:黑澤明說出了平凡到非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作者:綠與藍

柔術和柔道,雖然隻有一字之差,卻彰顯了黑澤明對平凡和非凡的了解。

《姿三四郎》:黑澤明說出了平凡到非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1943年,當時43歲的黑澤明懷着胸有成竹的心情拍攝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姿三四郎》,這部處女作至今看來,仍具有交響樂般的激動人心的鼓舞力量。影片叙述一位名叫姿三四郎的青年學習柔道、後經曆一番艱苦的磨難終于成長為柔道界傑出人物的故事。這個故事的素材屬于武俠題材的範圍,來源于日本作家富田常貴的暢銷小說,是黑澤明在做副導演期間路過一家書攤時于無意間發現的。書中描繪的關于1882-1887年時期的柔道與柔術之間的争鬥以及主人公種種波瀾壯闊的傳奇經曆立刻在崇尚陽剛壯美的黑澤明心中引起劇烈的共鳴,書中人物蘊涵的剛毅精神、智慧哲理與黑澤明的内心世界産生了奇妙的呼應和對答,這種撞擊的結果使黑澤明産生了如火一般熱情的創作沖動。這是黑澤明作為導演獨立拍攝電影的開始。這個開頭,成為黑澤明日後漫長電影創作生涯中的一個光輝起點。

《姿三四郎》:黑澤明說出了平凡到非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這之前,世界電影的發展在默片和黑白有聲電影的拍攝方面已經取得十分輝煌的成就,許多導演正在從事着彩色電影的探索與創作。僅就塑造人物形象而言,在描寫傳奇人物或者說英雄人物方面,就已經形成一個良好的創作局面。如在日本,已有拍攝柔道題材的創作基礎,并确立了清晰的類型意識,即是拍攝武俠片。同時在西方電影界如美國好萊塢也有風格相近的電影類型,例如西部片。這些都對黑澤明的創作産生着影響。例如《姿三四郎》中的武士形象與西部片中的牛仔形象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同屬于典型的英雄式人物,同具有正直的性格和天生的助弱精神(這一點在《姿三四郎》續集中表現得更加突出,如開頭主人公勇救人力車夫的段落),電影的主題通常是表現如何懲治惡人,并以塑造擁有戰無不勝的力量和充滿男性智慧的正面人物見長。然作為日後一個時代的電影巨匠,黑澤明的偉大之處在于進行藝術形式上的創新,使之更具有電影的美感和欣賞快意,把電影在處理這類人物以及藝術手段方面的表現力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姿三四郎》:黑澤明說出了平凡到非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例如《姿三四郎》的結構,以人物成長作為叙事線索,帶有傳記片性質,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傳記片,沒有多方面地從各個角度叙述人物的種種不平凡之處,而是隻圍繞着“國術”這一件事情進行和展開,追求簡潔明了的美。影片開頭先是用了兩個鏡頭交代環境(車來人往的小鎮街景,遠景)和風情(婦女們唱着小調,鏡頭前推、左移),之後姿三四郎以求學問路的方式出場,并且迅速被卷入一場糾紛:代表舊有的柔術(注重技巧、本領)與代表新生的柔道(注重道義、理性目的)之間的較量惡鬥。一場精彩的武打戲之後,姿三四郎正式拜師學習柔道。這個“觀戰”段落,既推動了情節向它應有的方向(顯示人物成長)發展,避免主人公誤入歧途,又充滿動作美學的趣味性。接下來的一系列事件均是叙述姿三四郎代表柔道參加各種比武大賽,一一挫敗代表柔術的各派,直至最終取得完全勝利。而這個關于“勝利”的形象化主題表述,其實便是黑澤明電影思想中一貫弘揚的“為人之道”乃是天地自然之真理的勝利。

結構上的焦點是揭示人物精神成長的線索的設定,是一個“求道”“悟道”“得道”的過程。“道”作為東方文化的一個重要審美對象,放在藝術的表現中便是極其重視描繪人物的精神境界。姿三四郎把柔道(或劍術等其他功夫)作為學習的方式,追求境界的修煉,迫不得已時才趨向世俗,用來防身懲惡,這是很典型的東方式的英雄主義風格特色。而英雄精神的驅動力在人物臨戰前(電影中的一個場面)背誦《正氣歌》這一細節中有着十分出色的刻畫,這說明在黑澤明的藝術思想裡“道”與“氣”是相通的,“氣”也是東方文化中一個很重要的審美對象,“道”“氣”合一,這是典型的東方哲學思想的表達。

《姿三四郎》:黑澤明說出了平凡到非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又例如關于人物精神境界刻畫這一點,便與西部片中注重人物性格動作刻畫有所不同,首先在于作為英雄的條件不同,武士不象牛仔那樣充滿七情六欲,而是世俗化的成分較淡,較強調深層的意念活動,例如“跳入水池”這一“悟道”場面的拍攝,以及随後反複出現木樁的象征寓意,尤其是在重要關頭人物精神出現動搖時刻荷花影像的多次出現,均拍得極為漂亮,運用蒙太奇技巧,一面引導觀衆聯想人物經曆的精神飛躍,另一面又暗示劇中人物堅定信念向往追求高潔品質的含義。這樣的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物處理方面的差别,說明了英雄行為的含義及目的之間存在着差異。

黑澤明電影中的正面人物不是更多地為了拯救别人而顯出某種英雄本色,而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正義信仰追求而顯出某種英雄本色。然而,與此相關的其他主題内容譬如宣示做人的道理和教訓惡人的意圖,則是一緻的。這兩種類型的英雄雖然都擁有高強的功夫本領,然由于促使人物行動的動機出發點各有側重,是以演繹出來的故事情節以及某種細節,表面上看好似大同小異,因為它們同屬于英雄片範疇,其實思想的價值、觀賞的趣味相差很大。就拿決鬥場面來說,牛仔手中的槍十分重要,畫面突出的是血,講究激烈、火暴,然武士,或是赤手空拳或是刀,突出的是力,講究對峙、斂聲靜氣。雖然叙述内容相同,然拍攝形式的差異,給觀衆的感覺便兩樣。這便是藝術風格的個性化魅力。

《姿三四郎》:黑澤明說出了平凡到非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另外,還有關于愛情的叙述。對這部分内容,黑澤明沒有花費過多的鏡頭渲染,而隻把它視為“插曲”來處理,仿如一朵小花般,起着點綴的作用。例如好萊塢西部片十分推崇的英雄救美女的行動描述,在《姿三四郎》中隻用一個十分普通的細節展示。在石階上行走時,女主人公小夜的木屐鞋帶斷了,姿三四郎俯下身子為她穿上,這個舉動刻畫了姿三四郎細心溫柔的一面。以及随後從中生出的遺落手帕以及歸還手帕等情節,并由此展開感情戲的叙述,這類描述愛情的古典手法至今已常見。但其中黑澤明流露的英雄對美女的态度,值得重視。英雄不是懷着救贖的責任,而是懷着欣賞的心情(例如目睹小夜祈禱時的姿态贊歎),是以,美貌作為一個叙事因素,成為英雄成長必須面對的一個障礙,必須克服的一個困難,并由此構成了戰勝美貌的叙事段落。是以黑澤明電影中的英雄人物,有一個重要特點是人格十分高尚。除注重刻畫人物精神理智方面的提升修煉(如思索過程的刻畫)外,還重視刻畫人物感情方面的純潔,缺少世俗化色彩。這是武士與牛仔不一緻的地方。

《姿三四郎》:黑澤明說出了平凡到非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這之後,黑澤明似乎十分鐘情于“武士英雄”的世界,拍攝了10 部武俠片,盡管《姿三四郎》與後面拍攝的作品比較起來,在關于人物關系的描繪上顯得過于簡單,場面氣氛的緊張度也不夠飽滿,但對于導演的第一部作品來說,卻是格外值得珍視的,這便是處女作特有的流露導演純真氣質的東西。正如在這部影片的結尾,“告别”場面所表現的寓意。姿三四郎與矢野正五郎關于嬰兒與成人的一段對話:“ ”“不,他永遠是嬰兒。”這句固守童心的話語成了黑澤明的創作誓言。的确是意味深長。畫面中的火車“轟隆”“轟隆”地向前開去,預示着黑澤明的電影創作事業向前開始進發。而這一切的開始均是建立在《姿三四郎》的基礎上的。

《姿三四郎》:黑澤明說出了平凡到非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