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馬上就要迎來一波高頻的久别重逢了。久别重逢總讓人湧動起伏,其中最湧動起伏最富有戲劇性的,自然莫過于與“前任”的重逢。是以,這也是電影鐘愛的一個題材。

假酷:既不懂得也不慈悲
前一段時間,豆瓣給《夜行動物》打的分出奇的高,頗有幾位有名有姓的影評人,已經将之鎖定為年度最佳。
這也可以被看作是一部關于重逢的電影。雖然男主角爽約了,隻有女人孤零零地坐在桌邊,在别人的觥籌交錯中體會着被放了鴿子的尴尬。托尼,她的前夫一定在某處偷窺吧?他費盡心思地設計了這麼一個自以為可以羞辱到對方的“局”,如果不能親眼目睹,勝利的快感豈不要大打折扣?從電影給他的人設來推斷,他必不能忍。
電影故事其實很簡單,某一天,女主角蘇珊意外地收到了前夫的一封郵件,他把自己最新創作的小說《夜行動物》寄給了她,扉頁上寫着“獻給蘇珊”。在捧書夜讀的過程中,小說裡的故事、她的此刻當下、他們的曾經當年……三條叙事線交相穿插前行,兩人的恩怨情仇也漸漸清晰。家境優渥的蘇珊年輕時愛上了哥哥的好朋友、文學青年托尼,不顧媽媽的反對兩人結婚。但兩人價值觀的沖突慢慢開始侵蝕信誓旦旦的愛情,她終于再也不能忍受他的平凡和軟弱,在婚姻解體的過程中,她不僅偷偷拿掉了倆人的孩子,還被丈夫目擊了她的外遇。棄舊迎新多年之後,她的第二段婚姻顯然也進入無話可說的厭倦期。沉浸于前夫描寫的跌宕起伏的故事,女主也心潮湧動,依稀仿佛又重新燃起了對托尼的愛,于是兩人相約見面,于是女主為這重逢不斷斟酌着衣服口紅,然而托尼并沒有來……
本劇編導原本是時尚界的人尖子湯姆·福特,跨界作業,擁趸頗衆。并且據說本人是同志,民間一直有一種傳說,同志更容易了解女人,這部電影将證明此乃謬見也。這是一個自以為是的男人對女人實施的一次根本沒有什麼殺傷力的報複:十九年沒見,他寫的故事還是那麼的平庸,最糟糕的是,在那個平庸的故事裡他依然那麼軟弱。這樣的故事真的會讓一位個人意志十分強大的女人悔不當初嗎?并且男主還設計出“我就是要讓你重新愛上我然後我揚長而去不理你”的戲碼——親愛的,時間都到哪兒去了,十九年未見,您還這麼幼稚!女人哪裡會失落隻會笑場好不好?
好吧,這是一個既不“懂得”又不“慈悲”的故事。除了三線并進的叙事機巧,其他實在乏善可陳。剛剛又到豆瓣上去看了一下,這部電影的評分已經跌出了8分區。
真暖:含笑重逢含淚分離
是以,講到意氣難平的聚散,與其虛張聲勢反不如老老實實還原生活——畢竟,殺人放火搶劫強奸都是小機率事件,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一段未果的愛、一段久别重逢的邂逅已經足夠震蕩足堪回味,比如,《藍色傑伊》。
多年未見,她已遠嫁。某一天在超市購物,一擡眼,哦,一對曾經的高中戀人就又見面了。
為了那得到又失去的美麗,以為天長地久想不到下個路口就分手。這是一個三言兩語就能講完的故事,電影是黑白的,這大概是它唯一“文藝”的地方,它平鋪直叙得像一篇清淡的散文。男女主角都不是什麼漂亮人物,平凡如你我。講真,它遠算不上一部上乘之作,但自有一股打動人的力量。兩個曾經親密的人,相視刹那驚喜又迅速收回的目光,手足無措不知從何說起的尴尬,終于可以平靜交流後的回憶……他仍記得你最喜歡的口味,而你也隻是把記憶完整封存,一旦啟封便曆曆在目。他們兵棋推演般彩排了一下當年真情熾烈時想象過的白頭到老兒女成行,如果沒有分手,亨德森先生亨德森太太将怎樣度過他們美妙的一生?
當然,推演戛然而止,因為發乎情止乎禮,但更要緊是觸碰了那個哀怨的開關,那裡有從來沒有放下的對彼此的怨怼:當年到底該怪誰!
最好的段落在收尾,又到了分手的時刻,這是二次别離。笑着哭了,哭着又不好意思地笑了,中年的紋路裡依稀純真少年。誰都知道這第二次的别離,才是真正的别離,但好在心結已解,可以在釋然的輕快中各自上路,歧路處不必沾襟不必多言,畢竟曾經青春作伴,總會有不開口也了然的默契:珍重,再會。
很暖很克制,久别重逢的模範樣式。
無語:你的頹唐我的尴尬
上面這倆電影都是美國的,一個有點強行耍酷,一個小清新。然而,說起與前任久别重逢這個題材,焉能不提最是“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直面淋漓的鮮血”之英國?
比如,艾瑪·湯普森和艾倫·裡克曼聯袂主理的《午宴之歌》。
它由一首叙事長詩改編,電影隻有48分鐘,但這48分鐘何其……尴尬。
分開15年後,兩人再度相約在以前常去的餐廳共進午餐。滿懷期待赴宴的“他”卻發現,餐廳已面目全改,曾經熟悉的一切無迹可尋。而“她”依然亮麗,他忍不住想入非非,但望向性感女服務生的目光卻很不體面地沒有節制,當年寫詩的小夥伴已經變成了生活中随處可見的猥瑣怪“蜀黍”。期待中的把酒言歡迅速跌入話不投機的泥湯,鬼使神差般迷離沉醉,酒醒處伊人已去,空餘中年大叔獨自狼狽在天台……
《午宴之歌》把久别重逢的失落尴尬呈示得這樣不忍直視。難道隻是因為“哥哥你不成才”?那麼,假如他不是這樣的loser,那會怎樣?《午宴之歌》是一個“他視角”的電影,“他”自然是塌鍋倒竈頹唐敗興的,那麼,“她”過得是不是真像看起來的那麼好呢?十五年未見,收到他的一封電子郵件,她就從巴黎巴巴地趕過來,僅僅是出于“我就是想看看當年的他如今怎麼樣”的好奇嗎?
多麼巧,剛好“雙艾”在另一部更有觀衆緣的電影中演繹過一對人到中年的夫婦。那就是許多人每到聖誕節就會重溫一次的《真愛至上》,電影包含了十個愛情故事,卡司陣容豪華得驚人,但我印象最深的,恰恰是這對中年伉俪。
如果說《午宴之歌》呈現的是痛癢惱人的虱子,那《真愛至上》裡的這一對就是那襲華美的長袍。男人是成功人士,女人是精緻主婦,一雙兒女乖巧可愛,看起來就是完美家庭的模闆——可惜隻是“看起來”。她無意中在丈夫的口袋裡發現一條精緻的項鍊,識趣地放回去,自信滿滿欣慰滿滿的她,單等到時候好好配合丈夫表演一番妻子的驚喜。然而,平安夜拆開禮物以後,是一張CD,那條項鍊不是給她準備的。之後的那幾分鐘,艾瑪·湯普森的表演簡直堪稱宇宙級别!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爆擊,她強顔歡笑表現如常,随即躲在卧室裡淚如雨下,客廳裡的老公孩子歡笑燕燕,她一邊應答着他們的歡叫,一邊調動着洪荒之力努力平複自己,然後擦幹眼淚重新“登場”,誇張地大笑着,迎向兒女歡喜的笑容。在這阖家團圓幸福美滿的幻影裡,無人知曉一個女人已經心碎。
《真愛至上》
要怎樣?又能怎樣?有仁波切們這樣講過,勘破不說破,才是智慧。
其實,每一個在這世間行走的靈魂——是的,每一個,都在時間的河流裡被千磨萬擊,然後在東西南北風裡做堅勁挺拔狀。
總有小朋友在背後嘲笑爸媽群裡的雞湯文養生篇,圖樣圖森破的你們不知道,為了對付這王八蛋的生活,進擊的你需要打雞血,疲乏的長輩需要喝雞湯。而殘酷真相是:從你到他們,其實就是一眨眼。
文| 得得
◆ ◆ ◆ ◆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态度
北青藝評
往期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