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馮小剛的賀歲大片《甲方乙方》裡,葛優有句經典台詞“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這句話是對何冰說的。
當時葛優已是葛大爺,而何冰中戲畢業8年,還是個跑龍套的,上影上映後,才發現他很多鏡頭都被删了。
6年後,何冰靠央視大戲《大宋提刑官》宋慈一角爆紅,17年演《白鹿原》裡的鹿子霖又讓他火了一把,從業30年,他獲獎無數。
後來成了戲骨,被問以前為何想考中戲,他說,被騙了。
當時聽說中戲招人不看臉,他長得“磕碜”,隻能去那。

到學校後,正填報名表時,一個身高185的帥小夥推門進來,他心裡嘀咕,不是說不看臉嗎?填好表要走了,又來了兩個帥哥,何冰心裡涼透了。
雜志上說北電招的都是俊男靓女,中戲不看顔值他才來的,現在沒戲了,回去吧,不甘心,他就逛逛校園。
他不逛還好,一逛更難過了。
還沒走多遠,就碰到兩個青春靓麗的女生,下身穿着緊身褲,上身松松垮垮的背心,濕哒哒的頭發歪歪地墜下來。
他看愣了,後來才知道,是剛上完形體課的鞏俐和伍宇娟,後來影視圈裡有名的大美女。
好在中戲招人的确不隻是看臉,外貌不出衆的何冰被錄取了,而報名時遇到的三位大帥哥,胡軍、賈宏聲、關海龍都是他同學。
一,不被在乎的孩子,心裡卻揣着演員夢
1968年,何冰出生于北京一個教師家庭,雖然父母都有工作,但家庭非常一般。
過年時,别的小夥伴有糖吃,有新衣服穿,他沒有,放個炮竹還得拆成一個一個的,都舍不得一次性放完。
記憶裡,童年除了物質的匮乏,還有老師的懲罰和父母的暴打。
上課時,老師讓背着手坐好,那會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根本坐不住,他就經常被罰站。被罰了,他還不消停,一天都在說話,老師把女生調他旁邊,最後,周圍同學的成績都被他帶偏了。
剛上學那會,他雖然調皮搗蛋,成績還是不錯的,經常考滿分。當時他們一張卷子,印兩次考試的題目,父母要求至少得有一個100。有一次,他有張一面考99,一面98的試卷,要拿回去給家長簽字,他不敢,怕罰跪。
爸媽對他的管教特别嚴格,不好好寫作業、考得不好、跟同學打架、家務做不好都要被打,簡直是幹啥都要被收拾。
父母的高壓,讓他無所适從,為了“過得好點”,他開始模仿家長簽字,考試再也沒有心裡負擔了,但他成績也越來越差。
雖然生活過得不太如意,但何冰八九歲那會,還不知道表演為何物時,就想當演員了。
有年上影辦了一次演員劇團的聯歡晚會,别人送了張票,他就去了。絢麗的燈光下,演員衣着光鮮地彈鋼琴、唱歌,他覺得帥極了,以為當演員每天的生活都這麼浪漫。
那會中國影視蓬勃發展,湧現出很多優秀的作品,看着畫報上劉曉慶、陳沖等明星,他更堅定自己想當演員的想法。
到了高中,他非常叛逆。成績不好,也不想學,有時候早上假裝出門,騎車去龍潭湖公園,一個人在湖邊坐一天,想着自己的演員夢。
老師看他一天混日子,讓他請家長,也請不來。就覺得家長都不管,說他這輩子廢了。
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弄了重點班,他當時考得很差,離重點班錄取分數線還差300多分,可分班時,發現重點班名單上有自己的名字。他以為弄錯了,就在門口站着,也不進去,怕老師發現後,把他趕去普通班,很丢人。
老師看他站着,喊他趕緊找個位置坐,上了一周的課,也沒人說分錯了。
他忐忑不安地去問原因,老師說,你這成績的确進不了重點班,但因為你在初、高中,都代表學校參加朗誦比賽,還拿到區市兩級的獎項,是以對你破格錄取。
雖然進了重點班,但何冰很自卑。
鄰居的孩子,大多是“考不好”,也能進清華、複旦等名校的,而他靠朗誦特長才進了家門口學校的重點班。
加上父母對他要求高,希望他以後能去協和當大夫,他自知不是那塊料,隻想當演員。
但從小就是個小胖墩,外形不出衆的何冰,從來敢跟任何人說自己的“白日夢”,跟做賊似的。
二,把業餘愛好練成吃飯的本事
上高中時,他成天照鏡子,愁自己的長相,别人說中戲招人不看臉,他跟小姨借了5塊錢,逃學去報名。
去了中戲才知道,他真是個“小醜”,好在中戲沒嫌棄他,把他錄取了。
可進中戲的高興勁就維持了一星期,噩夢就來了。
當時他以業餘愛好考進了專業學校,開始還有天之驕子的得意,一上課,發現自己真是啥都不行。聲音是散的,說話不對,聲台形表都沒接觸過,所有基本功得一個個學。
咬着牙熬過噩夢般的大學四年,91年進了人藝,工作了,他想這會應該好了吧!
結果還沒高興三天,迎接他的是比在中戲還殘酷的噩夢。
人藝都是于是之、鄭榕、林連昆這些藝術家挑大梁,剛去的時候,看了前輩的演出,他都不敢上台跑龍套。過了一段時間後,才大着膽子拿杆大槍在台口站着。
那會人藝一個月有22場演出,參演一場有2.5的補貼,但他不可能每場都演,一個月下來,基本工資加上各種補貼,隻有99塊,一斤羊肉8塊,根本吃不飽。
他想投份履歷,到别的劇團掙點外快,但騎車跑了好一陣,人家嘴上客氣地說,好的好的,回去等電話,可根本不留他的聯系方式。
沒辦法,他隻能天天在人藝的劇場待着。
下午四五點起來,髒着就出門,不洗臉,不刷牙,到了劇院沏碗茶,去背景洗個熱水澡,覺得自己像個人了。
有他演出呢,就上台;不到他戳大槍,就跟同僚侃大山,看老前輩表演,晚上10點回去吃碗泡面。
成名後接受采訪,何冰說,隻記得那幾年的冬天,太難熬了。
買一斤羊肉,一次抓一小撮,把白菜、大餅煮一鍋,算是改善夥食了,餓了就聽曲、看書,一盒錄音帶能溫暖一個星期,一本小說,溫暖半個月,實在熬不住了,就厚着臉皮回家蹭飯。
為了打發時間,讓自己不要老想着空空的肚子,他看了很多書。從劇場回來,看一夜小說,困了就睡,有時睡一早上,有時直接睡到下午四點多,騎車到劇院開始跑龍套。
再回首,他慶幸自己在吃不飽又迷茫的時候,沒有走歪路,而是去看書,17年讓他大火的《白鹿原》,就是那時候看的。
轉眼到了92年,有次演完《舞台上的真故事》後,一個胖胖的身影走進來,他後來才知道那是英達。
大導演誇他演得不錯,說以後有機會合作,他隻當是人家客氣,畢竟這樣的話,他聽多了,可從來沒人找過他,還是踏實在人藝跑龍套吧!
93年,何冰的龍套生涯上了一個小台階。
話劇《鳥人》裡演黃毛,雖然隻有短短7分鐘的演出,但他的表演讓上司很滿意,後來再也沒安排他跑龍套了,而是開始演有台詞的小人物。
同年,他在英達執導的輕喜劇《我愛我家》中出演一個小角色。
在表演上有了點經驗,也接觸過電視劇後,他開始四處接小活,在影視劇裡各種打醬油。
三,蟄伏十年,一夜爆紅
畢業四年後,何冰終于不再為生計發愁,他能養活自己了,但依然前途渺茫,不管是話劇還是影視劇,他一直在小人物裡打轉,而中戲同學,畢業一兩年就出來了。
91年,陳小藝靠電視劇《外來妹》獲飛天獎最佳女主角提名,93年憑電影《離婚》獲得第十七屆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江珊一畢業就主演了電視劇《愛在雨季》,94年因電視劇《過把瘾》火遍全國。徐帆95年因《阮玲玉》獲得第十三屆梅花獎,話劇的最高獎項。
同學的優異成績讓他很焦慮,那時候,他覺得老天太不公平了,就欺負他一個人,别人都幸運至極。多年後才知道,人藝很多演員跑9年龍套是常态,他算是幸運的了,隻跑了四年。
所幸的是,盡管當時覺得大材小用,但他沒有眼高手低,看輕過任何一個角色,不管是話劇還是影視劇,演再小的人物,他都盡心盡力。
《三國演義》的諸葛恪,《甲方乙方》裡的梁子,《洗澡》裡的何壯,《筒子樓》裡的白五...。後來有人跟他說,他演的小人物很不錯。
在小角色裡摸爬滾打多年後,何冰的演藝事業也蒸蒸日上了。
1999年,他憑借話劇《雨過天晴》拿到第16屆梅花獎,2001年他出演《空鏡子》裡的翟志剛,這部劇,他不再打醬油,成了主要演員。
他和小陶虹演夫妻,劇裡的他市儈、自私、心胸狹隘、陰郁,卻也不乏深情。
劇中,他們的孩子不幸流産,他因為難過,聲音沙啞,說話都是帶着哭腔,看他表情,觀衆都可憐他,但一開口,說話太過刻薄,又讓人氣憤得想揍他。
因為演得太好,觀衆直接把角色和他本人劃等号了,以至于别人問小陶虹,現實裡,何冰是不是很小氣啊?
導演楊亞洲更是稱贊他,把翟志剛演得入木三分。三年後邀請他演《浪漫的事》,他是眼高手低、好高骛遠、口齒伶俐,有些小聰明的市井小人,角色不讨喜但真實接地氣。
那是央視04年黃金檔的熱播劇,這一年,他還憑借《趙氏孤兒》裡程嬰一角再度獲得梅花獎。
05年,他一鳴驚人,主演的《大宋提刑官》成了央視爆款劇,第二周收視率為7.85%,超過《新聞聯播》。
而這部讓他家喻戶曉的劇,最初選的主演并不是他,陳道明、陳寶國、王志文等沒檔期了,才找他的。
接戲的時候,他沒考慮片酬,因為自己一直在小人物的船上沒下來過,第一次演男主,還是央視大戲,他想借此翻身。
這部戲,他有大量的台詞,還有很多閃回鏡頭,但拍攝時沒法閃回,得接着往下說,一個3分鐘的長鏡頭,他一遍過。拍完後,别人對他的台詞功底贊不絕口,但何冰覺得這都不算啥,他是話劇演員,背台詞是天職。
四,人生,月亮和六便士都很重要
因《大宋提刑官》大火後,他片約不斷,有次采訪,主持問他為何08年後作品少了很多,是因為接戲品質提高了嗎?
何冰的回答很實誠,因為窮。
他當時進話劇院時,跑龍套養不活自己,拿了梅花獎後,還是買不起房,後來他結婚生子,壓力很大,隻能瘋狂接戲。
2001年到2007年,他每年都拍100多集電視劇,平均一年4-5部作品,7年三十多部作品,有爛劇也有好的,那些讓他出圈、爆火的戲就是這個時間段拍的。
對他而言,演話劇是維護自己的夢想,拍影視劇是養家糊口,在他身上,對表演藝術的崇高追求,和為了賺錢而去接戲的單純目的,是可以并存得。
雖然拍劇是為了賺錢,并不意味着他就瞎糊弄,他說幾十年的演藝生涯,也會有偷奸耍滑的時候,但大部分都過得去,而且不管是演話劇還是影視劇,行的都行,不行的都不行,二者沒有高下之分。
從業三十多年,他拿過行業内的最高獎項,在同行眼中,他是能耐大于榮譽的演員。面對外界的吹捧,何冰大部分時間很清醒,說自己算合格,被誇得多了,也有抖機靈的時候。
有次跟導演徐昂聊天,對方小他十多歲,他直接來一出前輩教做人的戲碼,等他“高談闊論”完,人家一開口,他被降維打擊了。
徐昂雖然比他小,但讀書比他多、見識比他廣、思想也比他深刻,那時他意識到,為了賺錢,自己很久沒讀書了,好在他善于反思,重新拾起書本。
《白鹿原》拍了9個月,不能回家,他讀《與神對話》,何冰通過這套書,完成了和自己的對話。
有能力,有成績還願意沉下心學習,他又拿到了更好的成績。
11年和陳道明演話劇《喜劇的憂傷》,導演是徐昂,開票第一天就賣出60萬的好成績,總票房超過1000萬,重新整理人藝60年的票房紀錄。15年,他又出演徐昂導演的《十二公民》,榮獲18屆上海電影節最佳男主。
如果當時他狂妄自大點,估計這些榮譽就沒他啥事了,但被打擊過,他低調了很多。做客《圓桌派》時,表示自己非常有危機感。
現在流行小鮮肉,他接到的片約明顯少了,他很怕哪天真的被淘汰,不過資曆和演技擺在那,再加上勤奮好學還敬業,他根本不愁戲演,經常能接到好劇本。
那個從小不好看,長得胖,成績差,連夢想都不敢告訴别人的少年,揣着自己的演員夢,像蝸牛一樣一般,慢慢爬行,終于還是到達了金字塔頂端。
欣玥:喜歡文字,熱愛生活。
參考資料:《影視風雲》《金星秀》《可凡傾聽》《追夢之開合人生》《中國故事大會》《光榮綻放》《非常道》《圓桌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