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話說西晉:西晉末年,不僅有趙漢,還出了個成漢,這是怎麼回事?

作者:二成文史說

晉世海宇分裂,首起割據者,實為巴氐,其事尚在劉淵創亂之前,特其地較偏,為能牽動大局耳。

在劉淵反叛之前,其實早就已經有人反晉朝了,隻不過,是在四川而已,古語有雲,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是以四川這個地方就算是反叛也很難輻射到全國,對晉朝整體局勢最開始并沒有很大影響。但是等到晉朝中央混亂以後,巴蜀的叛亂就不可輕視了。

話說西晉:西晉末年,不僅有趙漢,還出了個成漢,這是怎麼回事?

前面文章中所說,為什麼成都王司馬穎不在成都而在邺城,原因就是蜀地叛亂,去不了了,是以隻能待在京城,最後還被丢到邺城去了。巴蜀的叛亂的原因并不稀奇,就是因為外鄉人進了蜀地,對這些流入蜀地的流民沒有安排好而導緻的叛亂,當然,牽頭的肯定是各地官員。

公元294年,陝西的氐羌叛亂,公元296年,氐羌擁立氐人齊萬年為帝,想要反了晉朝,之後齊萬年就和晉朝軍隊打來打去,打到公元299年,齊萬年被殺死,這場叛亂結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一波拉扯下來,關西給攪得亂糟糟的,糧食都被軍隊吃完了,沒有糧食的百姓,化為流民流入漢中。

到了漢中,朝廷就不讓他們南下了,因為亂民的流竄不僅僅是對地方官員治政的極大考驗,更有化為流寇的危險,朝廷派禦史李苾持節慰勞,順帶監督流民不要南下到劍閣。但,李苾并不是個好人,到漢中以後就被流民賄賂,進而上奏說流民太多了,漢中養不起,往東也走不了,還是放進巴蜀吧。

話說西晉:西晉末年,不僅有趙漢,還出了個成漢,這是怎麼回事?

前線傳來的資訊還是得尊重一下,于是朝廷同意讓流民入蜀,于是十萬關西流民散落梁、益兩州,想禁止都禁止不了了。此時的益州刺史是趙廞,公元298年到益州上任,自然知道朝廷開始敗壞,到了益州之後就想着能不能在蜀地割據,正好碰上流民入蜀,于是大肆恩賜流民,開放倉廪,收服流民的心。

當然,為了收複流民,也重用流民,比如李特。李特是他爹是東羌校尉,李特小時候也是有見識的人,流落到蜀地以後被趙廞厚待也是應該的。

成都内史耿滕看出來趙廞割據的心思,偷偷上書朝廷告狀,于是公元300年,朝廷下诏,讓趙廞回來當大長秋,刺史就給耿滕當。

話說西晉:西晉末年,不僅有趙漢,還出了個成漢,這是怎麼回事?

趙廞本有反意,這麼一逼,幹脆就揭竿而起,殺了耿滕,自立為大都督、大将軍。之後李特的弟弟李癢因為軍容整齊且戰力非凡受到趙廞的提防,最後被趙廞殺了。為了平息李癢的部下,趙廞讓李特和李流兄弟為督将,掌控這部兵馬。

李特雖然比較聽話,但好歹李癢是自己的弟弟,這麼當作豬狗來殺,是個人都不爽,是以他就自己帶着兵馬回了綿竹。趙廞這邊也不好過,因為朝廷經過一陣動亂就被司馬倫坐穩了,自己叛亂指定會來平定的。趙廞為了防備朝廷,遣長史費遠、犍為太守李苾和督護常俊帶着萬餘人去阻截北方的道路。

李特一看,朝廷要來兵馬,那就可以當朝廷的走狗了,于是帶七千人把這萬餘人幹爆了,又反攻成都,關西漢子還是猛的,趙廞逃往廣都避難,被手下殺了。李特占領成都,寫奏疏給朝廷使勁編排趙廞的壞話,然後又誇自己。

話說西晉:西晉末年,不僅有趙漢,還出了個成漢,這是怎麼回事?

朝廷當然是高興了,畢竟省了一筆軍費,但官員還是要定下來,經過研究決定,讓益州旁邊的梁州刺史羅尚當益州刺史,以及其他一些官員總共七千人馬進入蜀地。李特一聽,好家夥,這官員一來就來七千人,到底是上司班子還是兵痞子。

沒辦法,為了讓自己好過,隻能使出賄賂的手段,把這些大爺伺候好。但是羅尚手下的廣漢太守辛冉和督牙門将卻說,要趁着宴會把李特殺了。這倆人心裡都清楚,李特能夠憑着自己的兵馬把趙廞打下來,至少說明勢力不下于朝廷,現在這一批人過去,兩邊一鬧沖突指定又是叛亂,還不如一口氣殺了。

但是羅尚很自信,沒有接納他們的意見。等羅尚到了成都,又宣布一件事,就是原來流竄蜀地的關西人都要遣還回家,不能在這待着了,限時七月份完成遷徙。

要說這個政府也是夠可以的,人家都在蜀地生活一兩年了,莫名其妙又要長途跋涉回去,這不是有病麼。人人都不願意,李特的哥哥也看出朝廷的昏庸,就和李特說:“中國方亂,不足複還。“

話說西晉:西晉末年,不僅有趙漢,還出了個成漢,這是怎麼回事?

李特是以而有了割據的想法,或者說,早就有了,隻不過這次朝廷給了借口和機會。廣漢太守辛冉和督牙門将王敦看得門清,就是因為知道朝廷有這道指令才會那麼急切想殺李特,但最終沒有實作。

于是他們在遣還過程中,使勁把那些有錢人的财貨給截下來。因為有錢的人心思最容易亂,沒錢的人亂起來也隻是流寇,不足成事。

李特也學了趙廞的那招,别人不要,那我就招攬,屢次為流民說話,流民漸漸都彙合到李特手下,一個月不到,手下就多了兩萬人。李特有人之後自然也就有了底氣,把流民軍分為北營和東營,自己帶北營,兄弟李流帶東營。

又讓人去找羅尚說情,希望寬限一點期限。羅尚自然知道李特在幹什麼,但能怎麼辦,隻能安撫,就說,你們不要亂動,聽我旨意。李特鬼精,一聽就知道羅尚是個繡花枕頭,但是辛冉和王敦他們倒是有能力,還得防備。

話說西晉:西晉末年,不僅有趙漢,還出了個成漢,這是怎麼回事?

辛冉也和李苾在謀劃,李特等人拖着不走,肯定是有什麼企圖,羅尚這個人又優柔寡斷,不足為某,還是要早早除掉李特。于是遣廣漢都尉曾元、牙門張顯、劉并等人帶三萬人突襲李特北營。羅尚知道以後,沒辦法,隻能跟着一塊派兵,不然指不定這些人就把自己給殺了。

巧的是,辛冉和李特互相忌憚,李特也是早有準備,等曾元到了,還沒怎麼打就死了。李特還把曾元的首級還給羅尚和辛冉。可想而知,李特有多兇殘了。

這時候基本上就是舉旗子反了,從關西一起逃到巴蜀的六郡人士都推李特為首領,加鎮北大将軍,李流則為鎮東大将軍。這時候是公元301年10月。也是司馬倫篡位當皇帝的那一年,同時這一年也是三王起義,反了司馬倫的那一年。

話說西晉:西晉末年,不僅有趙漢,還出了個成漢,這是怎麼回事?

李特反攻廣漢,想殺辛冉,羅尚再傻也知道現在可不是懷柔的時候,派遣李苾和費遠去救辛冉,但這兩個人不敢去。李苾本來就是個禦史不會打仗,費遠原來就輸在李特手下,更加不敢去了。辛冉恨死這些豬隊友了,隻能逃了。

沒有攔住李特,他打下廣漢以後,又進軍成都,李特還寫了一封書給羅尚,意思就是羅尚收到奸佞的蠱惑,要殺關西六郡子弟。果然李特是找了這個借口。羅尚收到這封信以後就知道李特的志向不小,求和是不可能的了,隻能向梁州和甯州求救。

司馬颙在長安知道這件事以後,派督護衙博和廣漢太守張征去讨伐李特,南夷校尉李毅也派兵幫助。羅尚以為這麼多人幫就可以了,沒想到的是,李特面對三方勢力,一點不慫,還把他們打得到處逃。之後李特自稱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軍事,大将軍。

話說西晉:西晉末年,不僅有趙漢,還出了個成漢,這是怎麼回事?

李特一直壓着羅尚打,但始終沒有殺掉羅尚,要說愚忠的人就是這點,不管怎麼樣就是要守着,打不過也要守,除非把他殺了。李特、李流打得好不快活,整個益州真要被他們打下來了,這時候晉惠帝看不下去了,這怎麼能行,于是讓荊州刺史宋岱和建平太守孫阜去救羅尚。

這一次倒沒有像衙博那次被李特打散,反而被羅尚搞了個圍魏救趙,一舉把李特給殺了。李特這個首領一死,蜀人大多數都叛亂了,流人沒地跑但也十分害怕。李流和李蕩以及李雄(這兩個人都是李特的兒子)收拾部隊逃到綿竹東邊的赤祖。李流保住東營,李蕩和李雄保住北營。李流自稱大将軍、大都督、益州牧。這是準備将抗争進行到底。

羅尚當然不會讓他們好過,就硬打,結果就是李蕩死了。李流這時候就不想打了,李含也勸李流投降,但是李雄不想,他還是要繼續反抗。

于是在李流準備和羅尚講和的時候,李雄帶兵打了羅尚,渡江到汶山。但是這時候李雄的不對也差不多山窮水盡了,堅壁清野,沒有糧食,軍隊隻會餓死。沒想到天無絕人之路,羅尚的參軍涪陵人徐轝因為羅尚不給他汶山太守而叛變,還幫着李雄勸涪陵人範長生給糧食。

話說西晉:西晉末年,不僅有趙漢,還出了個成漢,這是怎麼回事?

李流死了之後,李雄自立為益州牧、大将軍。羅尚還想打,但已經打不過了。範長生資助李雄代表的可不是一家,這說明,當地士紳決定選擇李雄,而羅尚本來就是進攻方,很是吃虧,完全打不下來。

李雄從容很多,還派人去截羅尚的糧道,最終結果就是羅尚輸了,李雄赢了。公元304年,僭稱為成都王,兩年後稱帝,建蜀國,之後也叫成漢。範長生也當了蜀國丞相。稱帝這一年也正好是司馬越攻破長安,迎回司馬衷,并且害死司馬衷的一年。

話說西晉:西晉末年,不僅有趙漢,還出了個成漢,這是怎麼回事?

相比北方劉淵在308年建立趙漢,李雄建立蜀國還要早兩年,但是因為蜀地和關中地區的道路難行,不管是平叛還是北伐都略顯困難。當時晉朝正面臨着劉淵叛亂,為寇太原,并且,司馬颙、司馬穎和司馬越這幾個司馬家的人打得不亦樂乎,蜀地就隻有羅尚一個人硬頂着。

打來打去,打了三四年,朝廷就派了兩撥人過來,最終李雄稱帝也就不算什麼意料之外的事兒了。辛冉和王敦兩人想直接就殺了李特,這個事情其實也不好,直接殺了李特,流民對朝廷就不會信任,加上之後要遣還的旨意,指不定就叛亂了,是以羅尚選擇保綏。

隻是沒想到,重點就是在那道旨意上面,不論怎麼樣,隻要有那道旨意,益州生亂就是必然的。

(本文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