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羅斯将在蘇丹建海軍後勤基地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俄羅斯正準備在紅海建立一個海軍後勤基地。俄羅斯與蘇丹簽署的相關協定草案已在法律資訊網站公布。

根據該檔案,俄羅斯新基地配員不超過300人,可在蘇丹港水域同時駐泊最多4艘俄方軍艦,其中包括核動力艦船。

協定内容

根據俄蘇協定草案,雙方緻力于 發展軍事合作,加強雙方防禦能力,認為在該地區建立俄海軍後勤基地“符合維持和平與穩定的宗旨,具有防禦性質,不針對其他國家”。蘇丹政府同意在靠近蘇丹港的本國領土上建立一個後勤基地,并對其基礎設施進行更新,用于俄羅斯軍艦的修理、補給和人員修整。基地所占領土(包括岸上區和水域)和不動産設施無償提供給俄方使用。

俄方将自費進行基地建設,安裝必要裝置,從事更新和修理工作及基地維護。俄羅斯有權建立一個配員不超過300人(包括軍人和文職專家)的後勤基地,并且這一數字可經蘇丹方面同意擴大。基地允許同時駐泊最多4艘俄方軍艦,包括核動力艦船。俄羅斯有權往基地運送任何武器、彈藥、裝置和材料,蘇丹方面不征收任何費用和關稅。後勤基地及人員享有《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規定的豁免權和特權。俄方船舶、飛機和運輸工具不受侵犯,并享有從檢查到扣押的豁免權。基地領土屬俄羅斯司法管轄範圍。

俄羅斯軍隊将保衛基地水域邊界和領空。俄方可以根據蘇丹政府的請求協助組織和從事蘇丹領海及内水水下反破壞保障,參加搜救行動,協助保障蘇丹港海軍基地和當地海軍的空中防禦,協助發展蘇丹武裝部隊力量。上述幫助将是無償的。協定規定,為此俄方将按單獨議定書規定的程式和期限,向蘇丹提供武器、軍事裝備和特種裝備。

主要影響

早在去年,俄羅斯和蘇丹就簽署了軍事合作架構協定,協定有效期為25年,如無任何一方反對,可自動延長10年。

俄羅斯已在十幾個國家建立軍事基地,主要位于前蘇聯國家。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專家伊利亞·克拉姆尼克(Ilya Kramnik)認為,俄早就在尋找立足紅海的機會,況且蘇聯在附近有過一個基地,即達赫拉克群島諾克拉島後勤基地。在蘇丹紅海岸邊建立俄羅斯海軍基地的建議,是由蘇丹前總統巴希爾三年前通路俄羅斯并與俄總統普京會晤時提出的。雖然蘇丹2019年發生軍事政變并導緻政權更疊,但這并未影響兩國相關計劃。

俄總統直屬國家行政學院法律和國家安全分院國際安全系俄羅斯國際安全和外交活動教研室主任亞曆山大·米哈伊連科(Aleksandr Mikhailenko)表示:“從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角度看,俄羅斯在蘇丹建立軍事基地是好事。從地緣政治層面來說,這對俄羅斯最近表現明顯的對非洲政策有利。是以,強化在該地區的軍事地位很重要。”他認為,俄羅斯在蘇丹建立基地,可向自己的非洲夥伴表明其對非洲大陸的興趣是長期的,不是暫時的。米哈伊連科說:“在地緣經濟方面,在該地區建立基地同樣有利。海運在世界經濟中舉足輕重,有資料顯示,全球約10%的海上貿易需要通過蘇伊士運河。俄羅斯在蘇丹部署軍事基地,意味着有能力影響這一繁忙的海上大動脈。”

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内容由《俄羅斯報》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