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模拟野外覓食、實行保護性接觸……新加坡動物園這樣實作人象和平共處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新加坡動物園是全球聞名的“開放式”動物園,在這裡,動物園為動物提供了類似于野生栖息地的生活環境。新加坡動物園有一個亞洲大象園,象群在這裡能保持着天性自然生活。在保育野生大象的同時,新加坡動物園還參與到印尼韋卡巴斯國家公園大象保護中心的研究項目中,探讨在大自然中如何保持人類與大象互不越界,和平共處。

在新加坡動物園的亞洲大象園裡,生活着極度瀕危的蘇門答臘象,以及亞洲象中最大的斯裡蘭卡象。

動物園對象群采取了“保護性接觸”的管理方式,就是飼養員隔着防護欄飼養大象,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保持象群的天性。動物園每天會給每頭大象提供150公斤的草和樹葉,但每個小時隻配發20公斤,分多次投放,和大象在野外進食的頻率一緻。

飼養員還會将飼料和大象們最喜愛的香蕉、胡蘿蔔、蘋果等食品放到一個零食包裡,讓大象們自己用鼻子勾出食物,模拟野外覓食的方式。

模拟野外覓食、實行保護性接觸……新加坡動物園這樣實作人象和平共處

此外,新加坡動物園還和印度尼西亞的韋卡巴斯國家公園大象保護中心合作,研究人類如何在大自然中保持與大象和平共處,互不越界。上個世紀90年代,韋卡巴斯國家公園成立大象保護中心,新加坡動物園通過資助的形式,直接參與到相關研究項目中。從業人員在韋卡巴斯國家公園内及周邊地區展開社群教育、定期巡邏和監測活動,普及保育知識。同時,廣泛教育訓練象夫,成立大象反應小組。反應小組在森林中巡邏,對人類非法侵入公園起到威懾作用。與此同時,反應小組還利用保護中心裡的馴化大象将野生大象從田野和村莊趕回公園,減少人類直接幹預,實作人類與大象的和平共存。

來源:央視新聞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