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古
還有15天左右,12強賽國足“主場”與阿曼之戰就将打響。誰都明白,這是國足的“生死之戰”。如果能戰勝對手,出線希望尚存。反之,很有可能隻剩下理論上的可能了。而由于疫情原因,主場極有可能不保而被迫移師西亞。此前有報道,阿聯酋的沙迦可能性更大。

為此,阿曼足協代表團日前“造訪”阿聯酋,名義上說是“加強兩國足協間的合作”以及考察U23亞洲杯預選賽。但誰都知道,阿曼足協此行醉翁之意不在酒,最主要的應該就是國足主場如果放在沙迦,那幾乎就成了人家的半個主場了。
那麼,這場比賽國足應該怎麼打才能擊敗對手、全取3分?我認為至少應該做好兩點:
第一、認真研究、分析對手,找準其弱點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戰勝對手,首先就必須了解對手,找到其弱點;其次是了解自己,知道球員的長處和不足,再采取有針對性的辦法。通過前4場比賽,可以看出目前這支阿曼隊實力确實比較強,至少不在國足之下。
從這4場比賽來看,阿曼隊與沙特隊在進攻上有較多相似之處,即球隊整體戰術素養較高,球員個人技術好、進攻推進速度非常快,高位逼搶能力強。但是,它的弱點也比較明顯,就是失球多,防守體系存在非常大的漏洞,比賽過程中容易出現注意力不夠集中的現象。4戰打入5個進球,但失球數也有5個,是目前除越南、國足以外失球數第三多的球隊。
阿曼防守上有哪些弱點呢?
1、左路防守成軟肋。以下簡單複盤阿曼這5個失球:9月7日,與沙特之戰。第41分鐘對手中場斜傳右側,後者再前傳。在這3次傳接球過程中,阿曼隊都對接應球員進行封堵但壓迫性明顯不夠,防守上似乎出現了松懈。結果上述第二名沙特球員左腳輕松将球傳中禁區,穆瓦拉德前點直接腳後跟做球,謝赫裡在4名防守球員的包夾中抽射破門奠定勝局。
10月7日與澳洲之戰,第8分鐘澳洲前場右側傳中,阿曼隊中衛解圍不遠,禁區内馬比爾爆射得分。第48分鐘,澳洲前場右側發邊線球,3人配合後被對手搶斷。但阿曼隊防守球員出球不果斷,複被澳洲搶斷之後下底倒三角回做,博伊爾門前搶在對方中衛大腳解圍之前頭球破門。第88分鐘,澳洲中線直傳,二次傳遞後打到禁區前沿右側,兩人配合後傳中,杜克推射再下一城。
10月12日,阿曼3-1越南之戰,第38分鐘,越南隊中場長傳球吊入禁區,中衛頭球将球解圍到葫蘆頂一帶,隊友再将球橫傳本方左側。皮球落地一瞬間,阿曼左後衛和越南右路進攻球員與球的距離大概是1:2。結果,越南隊球員搶先斷球成功并在對方禁區右側打門,阿曼守門員撲球脫手被阮進靈補射得分。
簡單分析:
阿曼隊這5個失球,有4個與左後衛或者說左路防守有關。
(1)與沙特隊的失球,左後衛(或者左側回防球員)首先對進攻球員的意圖判斷失誤,拿不準對手是要突破還是傳中,稍一猶豫,甚至上搶的一瞬間竟然停止了動作,結果對手非常輕松獲得了傳中并助攻隊友得分。
(2)與澳洲的第二個失球更明顯。當時是對手前場發邊線球,阿曼半場聚集了雙方大量球員,隊形非常密集。第一時間搶斷成功之後,阿曼隊就應該大腳解圍,至少将球踢出邊線。但兩名阿曼球員在狹小的空間内竟然互相傳球,結果又被對手反搶成功最終導緻失球。第三個失球同樣是左路防守出現了非常大的漏洞。對方下底回做時,阿曼隊左後衛與左中衛其實已經實施雙人封堵,但“關門”不緊,導緻對手的助攻。
(3)與越南隊之戰的失球,明顯反映出阿曼隊左路防守的薄弱。當然,失球的原因,首先是後腰解圍太過随意,無人防守之下非常草率地将球橫傳本方左側,但左後衛與另一名隊友可能出現了配合上的失誤。前者或許認為距離皮球更近的隊友會前出要球,沒想到後者卻向進攻方向跑去。但即便如此,阿曼隊左後衛與越南隊進攻球員(13号)距離皮球相比要近得多。如果他迅速并堅決上搶,完全有可能搶先拿到球。結果,“如果”沒有發生,阿曼隊先失一球。
2、中衛防守轉身慢。與澳洲之戰的第一個失球,對手的傳中球落點确實非常刁鑽,但阿曼隊布防時首先就犯了大錯,右後衛搶位置後與中衛“撞車”,倉促間左腳解圍不遠被馬比爾“撿漏”得手。其實,當時澳洲遠端還有一名進攻球員已經處于無人防守狀态,如果前點漏過,這名球員就有打空門的機會。
第三個失球,當時禁區内攻防雙方的人數是6V4,阿曼隊占有優勢。但左中衛與左後衛的“關門”同樣顯得随意,對方回做的瞬間左中衛竟然閃身躲開,防守出現巨大的空檔。而杜克最後射門的時候,阿曼隊中衛(6号)甚至毫無反應。事實上,在此前的第82分鐘,澳洲右路傳中,15号就力壓6号頭球攻門稍稍偏出。沒想到,幾分鐘之内,阿曼隊的這名中衛接連出現兩次緻命的失誤。
當然,阿曼隊輸掉的這兩場比賽,并非全是後衛的錯,更不是完全怪罪于左後衛或者中衛。但從這幾個失球來看,阿曼隊的防線對國足來說确實是有機可乘。
第二、如何出招?建議征召于漢超,強攻對手右路
有媒體透露,國足與阿曼之戰極有可能采用4231陣型,左右邊鋒分别是武磊和劉彬彬。某種程度而言,李鐵應該是對對手作了非常認真的研究,也看到了對手的弱點。說白了,就是以速度撕開對手的邊路防守,再以艾克森的中路進攻尋找破門的機會。
作為邊路球員,劉彬彬近幾個賽季在泰山隊主要是作為吳興涵或者金敬道的替補。實事求是地說,劉彬彬無論是與吳興涵還是金敬道相比,在邊路打得都更堅決。并且相比這兩名主力,劉彬彬的進攻手段更多一些,比如内切及大禁區附近的射門更果斷,還有一腳遠射的功夫。在防守方面,劉彬彬的回撤也更深一些,有時甚至緊跟對手一直回防到本方後場。
但劉彬彬有一個缺點,與隊友配合相對較少。一句話,他似乎很難隔入球隊。另一方面,或許是長期打替補的緣故,劉彬彬的發揮欠穩定,有時甚至顯得遊離于體系之外而近乎隐身。這一點,他與吳興涵倒是有相似之處。
個人認為,如果劉彬彬首發出任右邊鋒,對于國足的右路攻防平衡有一定的好處。但在進攻方面,不見得是最優選擇。如果洛國富體能不足以打90分鐘,可以讓他先打上半場,利用他的個人突破能力沖擊對手的左路薄弱的防守。等到比分領先、或者洛國富體能下降之後,再用劉彬彬替補上去繼續用速度攻其左路,讓對手左路全場處于風聲鶴唳之中。
除此之外,個人認為緊急召入于漢超可能是最好的辦法。
與劉彬彬一樣,于漢超同樣可以勝任左右兩個邊路。雖然年齡已經偏大,但11月份僅有兩場比賽,特别是極有針對性的阿曼之戰,左腳的于漢超打右邊鋒的優勢将更為明顯。而作為相對純粹的邊路球員,劉彬彬突破之後處理球方式與于漢超相比要簡單得多,射門欲望、得分能力都無法與後者相提并論。也就是說,右邊鋒用于漢超和洛國富兩人為主,各打半場,其效果或許比用劉彬彬要好得多。相比而言,這3名球員的對抗、防守能力,最強也是于漢超。
于漢超上場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李鐵擔任主帥以來,他從未入選過國家隊。如果他突然間出現在首發右邊鋒的位置上,就有可能收到“奇兵”的效果,進而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而當對手醒悟過來要加強左路防守的時候,另一側的武磊等人的又将“發難”。顧此失彼之下,對方就有可能陣腳大亂。
如果于漢超能夠入隊,我認為中阿之戰的首發陣容應該作如下安排:
前鋒:艾克森
前衛:武磊、吳曦、于漢超(洛國富)
後腰:蒿俊闵、池忠國
後衛:高準翼、蔣光太、張琳芃、王燊超
守門員:顔駿淩
如果蒿俊闵有傷,或狀态欠佳,則吳曦回到後腰,阿蘭首發前腰。以這套陣容,與阿曼應有一拼。又或者,打了半場之後,或者比賽過程中如有必要,左右兩個邊鋒的位置可以不斷互換,以打亂對方的防守體系。
總而言之,如果大膽用人、戰術得當,臨場指揮沒有大的失誤,戰勝阿曼可能性不小。如此關鍵之戰,李鐵會不會作出改變呢?值得期待。
(今日頭條獨稿,未經許可禁止以非本人名字轉載!圖檔全都是來自今日頭條免費圖檔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