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紋夜蛾(Tobacco cutworm)
别名蓮紋夜蛾、蓮紋夜盜蛾

分布為害斜紋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s).,鱗翅目,夜蛾科,分布在各國各地。
為害特征幼蟲食葉、花蕾、花及果實,嚴重時可将全田作物吃光。在白菜、甘藍上可蛀入葉球、心葉,并排洩糞便,造成污染和腐爛,使之失去商品價值。
發生規律在我國華北地區年發生4~5代,長江流域5~6代,福建6~9代,在兩廣、福建、台灣可終年繁殖,無越冬問題。在長江流域以北的地區,越冬問題尚無結論,推測春季蟲源有從南方遷飛而來的可能性。長江流域多在7~8月大發生,黃河流域多在8~9月大發生。以浙江5代區為例,l代幼蟲高峰期在5月20日至6月初,2代幼蟲高峰期在6月20日至7月初,1~2代發生程度不重。3代幼蟲有2個高峰期,第1高峰期在7月上旬,第2高峰在7月下旬l至8月初,發生程度較重。第4代幼蟲第1高峰期在8月中旬、第2高峰期在8月下旬至9月初,發生量大,受害最重,第5代9月中旬後發生,為害輕。貴州省斜紋夜蛾則是冬季較常見的害蟲。
防治措施
(1)夏季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全程用防蟲網覆寫可大大減少蟲量。
(2)江、浙及長江中下遊地區,重點防治3~4代,防治适期可據田間卵量消息确定用藥時
間及防治次數。
(3)提倡用生物農藥10億PIB/mL苜蓿銀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600~800倍液,對3~4齡幼蟲防效高。也可用24%甲氧蟲酰肼懸浮劑2500倍液,或5%甲胺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1000倍液,或15%茚蟲威懸浮劑2000倍液,或5%虱螨脲乳油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