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牧羊犬(German Shepherd Dog),别名德國黑背(貝),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德國狼犬,此犬種據說原産德國,唯一能夠确認的就是,于1880年此犬已經在德國各地固定下來,并做為牧羊犬使用。他們體型高大,外觀威猛,且具備極強的工作能力,且适合動作式的工作環境,它們經常被部署各種任務。而後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德軍募集,做為軍犬随軍。
外形
德國牧羊犬體形适中,有輕微的延展性;強壯,有強健和發達的肌肉,以及強壯的骨骼;通體緊奏和諧。重要的比例資料普遍的看法是,雄性犬的身高在60—65厘米之間,雌性犬的身高在55—60厘米之間。體長必須超過體高,超出幅度在10%—17%。

德牧的來曆
1890年,德國育犬家史蒂芬尼斯與馬艾爾先生開始改良繁育德國古老的牧羊犬——艾爾沙奇亞犬。據說,施特凡尼茨在上個世紀末産生了培養優秀工作犬的想法,為此,他跑遍了德國去搜尋能夠實作他自己願望的牧羊犬,在這個過程中,他經常會使用到一隻名字叫Greif(格裡夫)的牧羊犬作為種犬來進行他的繁殖實踐,而這隻名字叫Greif(格裡夫)的牧羊犬就是一隻白色牧羊犬。戎馬出身的馮斯蒂法尼茨當時夢想着培育出一種既不咄咄逼人,但又不膽怯怕生的犬。他首先在自己的桌子上描繪出了他心目中的牧羊犬,然後才用多種優良犬進行配種,直至達到理想的原型為止。
1902年4月17日,德國牧羊犬正式誕生于德國西部的卡爾斯魯厄。當年,在一個犬展覽會上,一位名叫馮斯蒂法尼茨的騎兵隊長首次向人們展示了他經過無數次的配種試驗,精心培育出的優良犬種。養犬風源于英國,當時在上流社會把養犬視為時尚和富貴權勢的象征。但牧羊犬的培育者馮斯蒂法尼茨卻反潮流而行,他認為養犬不應該隻成為一種觀賞和消遣,更重要的是為社會服務。本着這種精神,他在同年成立了“德意志養犬業餘愛好者協會”。德國牧羊犬于是成為當時極受人們歡迎的最優秀軍、警犬和牧羊犬,許多國家都将它用它幫助軍、警搜查毒品、緝捕逃犯、邊防巡邏等。此外,它還是極優秀的牧羊犬和護院犬。
德牧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大量的德國牧羊犬引進英國,爾後又迅速輸至世界各地。德國牧羊犬成為分布最廣,最受歡迎的犬類品種之一。但最鐘愛牧羊犬還是德國人,德國境内大約有50萬隻德國牧羊犬,其中90%是由家庭飼養的,這些犬成為居民的好夥伴和守衛者;剩餘的10%由警署、海關、救援組織等機構馴養。
然而,牧羊犬也曾有過一段不光彩的曆史。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牧羊犬被派往前線作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曾指令他的軍隊招募20萬隻牧羊犬,這些經過嚴格訓練的德國牧羊犬成為護送炸藥的犧牲品和納粹集中營的看門犬。再後來,在柏林牆築起之後還充當了東西德邊境的守衛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和平年代中,德國牧羊犬成為影視明星,在許多電視系列片中擔任重要的角色,深受人們喜愛,特别是令青少年朋友癡迷。在電視系列片《雷克斯警官》中,德國牧羊犬有出色的表演。該片被譯成26種語言在世界各地放映,廣為流傳,德國牧羊犬也是以名揚四海。
1999年4月,德國牧羊犬迎來“百歲誕辰”。德國各牧羊犬協會與養犬愛好者以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來紀念“世界犬中之王”問世百年。
<b>解放軍的德牧</b>
教會軍犬一個科目,需要訓犬員重複上千次甚至上萬次密碼和動作。一隻從訓練隊“畢業”的軍犬相當于7歲孩子的智力,可以抵7名戰士看守倉庫,且不用換班。軍犬能将炸藥包送到車下,咬開導火索并迅速撤離。軍犬一般服役到7歲退役,這相當于人類45歲的年齡。退役軍犬回到訓練隊養老,安度晚年。
首先,不是啥狗狗都能當軍犬。比如上圖這隻京巴,比如被網友玩壞的二哈等等,隻有智力與體格素質相當的狗狗才行。全世界普遍選用的軍犬犬種不超過10類,其中包括大家熟悉的德國牧羊犬(德國黑背),以及我國原産犬種昆明犬。
德國牧羊犬,超過85%的世界軍警在使用它們。
解放軍”汪星“戰士是怎樣煉成的?
一條聰明的軍犬能準确了解訓導員給出的信号,哪怕隻是一個眼神。這種意識的形成,需要訓導員從軍犬幼年起就跟它們互相磨合。
“軍犬醫院”裝置完善,能夠對病犬進行檢查、拍片等項目,還能進行犬科的初級手術。
超過5%的淘汰率
把一條懵懂無知的犬仔培養成合格的軍犬,需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勞動。以“嗅覺訓練”為例,由于午夜和清晨環境清靜,是軍犬嗅覺訓練的最佳時間,是以,訓導員常常要半夜12點多鐘就起床。
為鍛煉軍犬的超常體力,訓犬員每天都要和軍犬進行每次半小時的長跑,一天5次,每天訓練時間12個小時,跑20公裡路程。
感謝解放軍,以及感謝這些忠誠的朋友。
部分圖檔轉自微信:當代海軍雜志社。